作为5g演进的标志性技术,轻量化5g(redcap)问世以后便备受关注。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要打造5g轻量化完整产业体系,实现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应用规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强。这不仅吹响了5g轻量化(redcap)技术规模商用的号角,也必将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数字化进程。
5g redcap:化繁为简,让5g“轻”下来
5g reduced capability(redcap)是3gpp在5g r17阶段推出的一种新技术标准协议,旨在通过降低5g的能力和成本,来满足中等速率物联网场景的需求,所以也被称之为“轻量级、简配版的5g”。
相较于传统5g终端,redcap通过减少终端带宽、收发天线数量、降低调制阶数等手段使得终端复杂度和成本相较传统embb终端分别降低约50%至65%,对于物联网产业中不需要极高传输速率的应用场景来说,5g redcap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g redcap:补齐“5g空白地带”
在redcap出现之前,5g定义了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高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和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三大应用场景,以满足用户高速率、低时延和低速率的物联应用需求。但对速率和时延要求中等的物联网应用还没有覆盖到,redcap技术的出现则填补了“空白地带”。
redcap作为5g演进的一部分,可通过软件升级平滑引入5g现网。同时继承了5g nr低时延、高可靠、数据不出厂、低功耗、强覆盖等各类优秀特性,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按需引入,有效满足业务需求。redcap技术犹如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介于embb和nb-iot之间广阔的“中档”物联网市场空间。
聚焦工业、视频、可带穿戴设备和电力场景
5g轻量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轻量化的设备更容易部署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室内、室外、移动车辆等,为用户提供更快速、可靠的网络连接。同时,轻量化的5g网络也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典型应用场景:
运营商加速推进redcap进程
为加速推动5g redcap产业成熟,各大运营商纷纷探索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创新应用部署:
中国电信 自2021年起便不断探索redcap的应用场景,2023年在深圳进行了“redcap城市”试点,并同时启动全国15个行业试点单位的场景验证,目前中国电信对接redcap行业终端超过50款,验证了超过20个行业应用场景。
中国移动 携手产业链十余家合作伙伴发布了5g轻量化技术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平台。与此同时,芯片厂商、模组厂商、终端企业也纷纷发力,积极推进redcap端到端测试、技术验证及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
中国联通 首发百站连⽚试验⽹,同时启动了多个省市分公司的⽹络试验,开展覆盖⾃有频段、相关⼚商的redcap功能、性能、⽹络优化、端⽹协同等技术验证。
聚焦5gredcap,推动5g赋能千行百业
作为物联网行业深度参与者,才茂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并发挥专业研发能力,不断更新升级产品,目前才茂5g路由器不仅融合了5g sa/nsa、5glan、网络切片等技术,产品也将支持5g redcap。大大降低了企业部署5g的门槛,助力5g实现大规模化应用发展。
1、3gpp r17标准:5g lan、5g redcap;
2、5g高速全网通:5g蜂窝接入,支持sa和nsa组网,全面兼容支持四大运营商5g网络;
3、超强wifi覆盖能力:独立wifi芯片,支持高速wifi接入,高达600mbps的网络,信号稳定,性能优越;
4、支持丰富的工业协议:内嵌tcp/ip,udp,icmp等多种协议,为数据流提供安全隧道;支持二次开发,实现数据本地存储和处理,解决工业设备多样化、通信协议多样化、工业数据采集难的问题;
5、支持云端管理:支持多种云平台进行适配和接入,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电力云等,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
6、工业标准:支持-35℃~+70℃宽温设计、ip40防护、电源防反接等硬件防护,适合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北京首次允许载人载物测试 助推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DG645的技术参数
这样的配置简直没谁了?三星s8:大屏占比+骁龙835+2K屏+虹膜识别
华为悲壮的487天是中国芯片产业处境尴尬的现实折射
NVIDIA助力机器人技术的提升 为构建自主机器统一平台树立了里程碑
5G RedCap规模商用在即!轻量化5G打开物联网“中间市场”
亚马逊开始转向另一个开源虚拟化技术KVM
如何利用连续分组连接技术降低智能手机的芯片功耗
Vishay发布的新款光电二极管---VEMD8080,其可见光敏感度为可穿戴传感器设备带来了超薄体验
五遥技术应用,动环监控系统方案,打造可视化智能机房
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突破1.5亿台
长城汽车:坦克将独立成越野品牌
自制摩托车防盗报警喇叭
物联网怎样逐步走向市场
我国5G基站80%应用在哪里
Type-C接口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成为市场的主流
iphone14出来后13系列会降价多少
三格电子:工业以太网(Profinet、EtherNet/IP、ModbusTCP等)转无线设备
商汤科技成为全球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
浅谈排针排母镀层提高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