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的诞生,代替了密码等传统的识别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极大的便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识别方式都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人脸识别技术同样褒贬不一。近日,小蛮腰科技大会上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据科技日报消息,在广州召开的小蛮腰科技大会上,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报告指出60%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3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该报告列举了十类人脸识别场景,包括诸如支付转账、开户销户、实名登记、解锁解密、换脸娱乐、政府办事、交通按键、门禁考勤、校园/在线教育和公共安全监管等。报告在确认人脸识别的功绩之余,为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出相应质疑,受访者充分认可了人脸识别的便捷性,但对安全性表示质疑,此外,受访者还反馈了人脸识别的“强制使用”问题,27.39%的受访者表示在“交通按键”场景遇到了强制人脸识别,其他的有实名登记、开户销户、支付转账、门禁考勤等。
不仅如此,有63.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的趋势,《报告》指出了六类人脸识别技术的争议场景,42.68%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接受“部分商城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顾客的行为和购买手段”,28.36%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接受“一些高校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学生的抬头率、微表情、上课姿态”,还有19.01%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接受“基于人脸图像分析的换脸、美妆、性格判断、健康状态预测等应用”。
但受访者普遍认可基于安防场景的人脸识别应用,比如公共安全摄像头、闯红灯记录系统等。另外,《报告》显示,超过30%的受访者表示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隐私被侵犯。
作为“指纹识别”之后的又一大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确有着可圈可点之处,但聚焦在闪光灯之下,同样遭受人们的质疑、口诛笔伐。那如何确保人脸识别尽可能的安全,相信在有关法规的限制下,社会监管、用户监管和平台监管都要提上日程。
功率电感的选型步骤和实例
网络上对芯片解密的定义,解密方法与原理解析!
主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升级GPU Turbo才是华为Mate 10 Pro完全体:吊打iPhone X
电池内阻的基本知识
基于安防场景的人脸识别应用,如何确保人脸识别尽可能的安全?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
虹科案例 | HK- Dimetix激光测距传感器:运输车的位置监测
IGBT逆变焊机的应用和优势
2021年智能汽车最应该关注的技术变革点:L4级自动驾驶
广西开展绿色照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助活动
情人节OPPO F1s玫瑰金版来袭,国外电商开启预订,仅1939元
低功耗蓝牙(BLE)模块——EMB1061
乐视网CEO梁军脱离乐视,张志伟即将回归
怎样用18650制作9v电池组
RFID藏品管理系统-智慧文物仓库管理系统
高压放大器在油纸绝缘介电响应的非线性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TE Connectivity推出用于超薄便携电子产品中锂聚合物电池的热保护器件
三大主流开源硬件对比:Arduino vs Raspberry Pi vs BeagleBone
索尼将扩充最高像素的车载图像传感器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