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股权结构梳理,已拥有大连黄海和中顺汽车两张汽车生产资质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是威马汽车投资人入股的核心企业,100%持有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并参股了永安行低碳(运营哈罗单车)和北京大梦科技(运营ezzy)。
ezzy 是一款城市自驾出行产品,专注于多场景的城市短途自驾出行服务。ezzy 主打核心服务为即时出行,全城随时随地取还,一键轻松出行。并针对用户不同出行习惯推出 ezzy go 服务,包括早送车、接送机等场景的预约服务。
ezzy 创立于 2014 年,其“凛冽”的个性在出行领域独树一帜。全球首家使用宝马 i3 提供自驾出行服务,除纯电动车外,更覆盖奔驰、宝马、奥迪等多款汽油车型。ezzy 自主研发了汽车智控制管理系统,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实现了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和完全无钥匙操作。区别于传统汽车租赁、分时租赁市场,ezzy 打造了以品质服务为核心的出行文化,更通过场景化服务连接城市生活。
对ezzy的投资也体现了威马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的雄心,共享出行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跨城市出行里程焦虑的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一直是新势力造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可谓“一票难求”,截止目前,获得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5家,其中同时获得工信部资质准入的车企仅有五家。然而,自2017年6月起,国家发改委已暂停对该生产资质的审批,且短期内重启可能性不大。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18年智能网联国际研讨会上直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乱象。
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品牌的核心运营主体,通过控股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对比大连黄海11.8亿元的交易对价,预计交易对价至少超过10亿元,且需承担中顺控股的遗留债务,代价不可谓不大,
2018年1月15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04批),在拟变更企业准入信息一栏中,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
威马旗下另一个汽车生产资质是,大连黄海汽车,2016年12月威马全资公司大连新敏雅与曙光股份签订了收购协议,交易对价11.8亿元,2017年5月,威马大连新敏雅股权转让给湖北星晖投资,湖北星晖大股东为湖北和武汉国资旗下的股权投资基金,预计这一手段主要为获取政府融资,并且为下一步在武汉落地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做准备。
目前,威马已经拥有大连黄海和中顺汽车两张牌照,覆盖了燃油和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的全部产品线生产资质,在这一方面,已经领先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威马汽车核心团队多来自吉利和沃尔沃系
沈晖是汽车业老兵,并拉来了其在吉利和沃尔沃工作期间的众多同事组建威马核心团队。
2017年底,威马汽车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已超过800人,团队中70%-80%来自整车行业,20%-30%来自互联网,并在全球设立了5大中心,分布在德国(技术中心)、上海(总部、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北京(大数据中心)、成都(研究院)和温州(整车工厂)。
威马汽车产品规划—引入了德国整车平台
以此衍生出系列车型
2017年底,威马汽车发布未来产品规划的“128战略”,即:
(1)基于德国技术,调动全球资源,围绕1个核心架构,即teke架构;
(2)延伸出“std”、“pl”2个整车平台;
(3)至少8款高品质主流智能汽车。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8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并通过创新的销售、运营、金融、服务、信息策略等价值链解决方案,形成基础的硬件平台铺设及智能车网覆盖。
2018年4月25日北京车展,威马发布了第二款纯电动suv ex6 concept, 定位是“2+2+2”的纯电6座suv。而在同一展馆的蔚来也发布了es6的六座版本,座位布局同样是“2+2+2”。
威马产品核心定位—
“用户用得起、用得爽的大众化智能电动汽车”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辉将威马产品定位是“用户用得起、用得爽的大众化智能电动汽车”,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结合的方式。该品牌的产品主要是弥补在乘用车细分领域,a级车到b级车之间的纯电动智能suv的。
威马汽车的产品核心是“连接”,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人和车的连接。第二、车和云端的连接。第三、车和车的连接。此外,为了让产品更被用户接受,威马汽车还成立了威盟社区并组织线下活动,让潜在用户参与进威马汽车的产品设计和讨论。
威马极低的产品定价和本土化供应链
是亮点,也是隐患
威马ex5车身尺寸4578 * 1835 * 1665mm,轴距2703mm,车型定位与紧凑型suv,是中国人最喜爱购买的车型。从新能源汽车角度来看,2017年大量上市紧凑型新能源suv,其主要竞争对手销量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威马的车型定位非常聪明,可以说深得“吉利”真传,在纯电动紧凑型suv领域,当前竞争对手主要是比亚迪、上汽和华泰。
对于号称600km的续航里程来说,显然威马是打了个擦边球,传统车企一般会采用nedc综合工况作为对外宣传的标准续航里程,而不会采用等速续航,否则可能导致消费者在实车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达到企业宣传续航里程而产生质疑和反感。
注:威马共享出行版售价低至9.9万元,但这款车型是简配,并主要是面向分时租赁团体客户,普通消费者无法购买,故表内未列明。
威马三电的核心供应商,电芯外购catl,威马自行做pack;驱动电机采购精进电动;驱动电机控制器采购汇川技术;整车控制器采购中德合资的沈阳希科泰,均为本土供应商。而内外饰和智能交互方面,也大多采用了国产本土化供应商。
一方面为了大力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本土供应商更有意愿满足威马的c2m客户定制式生产模式,但这可能导致的最大问题则是,威马供应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不如其他竞争对手,不够成熟的供应商,可能出现大规模生产导致的产品良率和一致性不足等问题。
本土化供应链是威马定价能够大幅低于主要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为日后的实车量产、销售和售后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威马毛利率预计低于15%,风险与机遇共存
从利润测算来看,以高配的ex5 500为例,官方指导售价22.48万,而按照市场惯例,一般会预留10%左右的经销商渠道利润,因此该车型的出厂价预计在20万左右。
而从成本端来看,三电系统方面,威马ex5 500预计搭载70-75kwh的电池,电芯采购成本按1元/kwh计算,约为7.0-7.5万元,威马自己做bms和pack,相对外采便宜一些,但也应在1-1.5万元左右,峰值功率160kw的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成本在1.5万元左右,算上其他非核心部件如dc/dc、充电机、热管理系统等,威马的三电系统总成本预计在10.5-11.5万元左右。
车身、内外饰、智能交互等方面,扣除三电系统成本后,若威马ex5整车成本控制在6.5-7万元,则整车生产成本约为17.5万左右,则威马可获取15%左右毛利率。由于威马ex5定位于a级suv,这一成本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由于上述数据测算均为理想数据,即供应商给予威马较低的供货价格,但我们都知道汽车采购供应链会随着采购量的增长,供应价格阶梯下降。因此,威马目前的预期销量级别,基本无法从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手里拿到足够优惠的价格,只能转向本土供应链。而上述文章中,已经阐述了这一策略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
威马的竞争对手并不仅限于蔚来、小鹏的互联网企业,更大的对手是广汽、上汽、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这些车企的产品供应链由于有燃油车作为量的保底,往往能获得国际大牌供应商比较低的供应价格,因此其整车的做工、品质和细节可能会强于威马。众所周知,各大城市新能源汽车摇号一号难求,那么消费者在最终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对于产品细节的考量也将决定威马这一定价和经营策略能走多远。
此外,15%的毛利对于燃油车来说不低,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往往研发投入大、量级小、且需考虑大数据监控、充电运营等外部因素,因此一般新能源车企会将毛利定在20%-25%左右,如特斯拉毛利长年保持在25%左右。若按笔者的测算,威马15%的极低毛利水平,能否维持其庞大的工厂运营、研发投入开支,也是需要考虑的。虽然如沈晖所言,威马的盈利未来将主要来自于汽车服务、出行、大数据等后市场环节,威马有成为汽车界的“小米”的意愿,但汽车作为大件商品,和手机不可同日而语,且这一商业模式尚未得到汽车产业界的普遍验证。
威马ex5配置和核心卖点
威马汽车核心卖点包括:
搭载了“威马 id”的功能,即用户账号体系;
车窗带有威马独创的交互功能,可以显示内容并和车主进行人机互动;
中控台装有一块 12.8 寸的可旋转式大屏;
车门把手采用隐藏式设计,类似于特斯拉 model 3
实现了低于0.3的极低风阻。
从配置来说,ex5车型与ex5 pro车型相比,主要是缺少了运动座椅、20英寸轮圈、空气动力学套件等装饰性部件,比较关键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2.8英寸的中控屏幕以及车载系统在低配的ex5车型都有保留。
两辆车的动力系统也保持一致,都是前置前驱,电机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15牛米。ex5 pro版本与普通版ex5的差别在于基础上加了空气套件,风阻系数低至0.28,百公里加速要快两秒,达到了7.9秒。ex5 pro由威马合作伙伴—德国手工超跑工作室isdera参与设计。
威马的核心理念—
c2m(顾客对工厂)定制化产品
威马位于浙江温州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总占地约1000亩,一期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能20万台,是一个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于一身的“工业4.0”产业园,2018年3月28日对外开放工厂,并宣布首台量产车ex5试装车正式下线。
“智能制造c2m”概念将是威马工厂的主要亮点。所谓c2m,即顾客对工厂(customer-to- manufactory),是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和节能化的现代工业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将不同的生产线连接在一起,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
在前端,将让用户自己去最大可能的定义产品和需求;在后端,将以真正的工业4.0方式实现前段用户的选装要求。
威马汽车以“车”为基础立足点,倾听用户需求,首要任务是造一台用户在没有牌照和补贴的情况下,也愿意购买的主流的智能汽车,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开放硬件平台,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去接触用户,发现价值,共同打造整个智能出行价值链。
威马的另一重身份--智能出行服务商
2018年4月11日,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威马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推动基于旅游业务的共享出行服务。这一举动也印证了威马的另一重身份--智能出行服务商。此前,威马发布出行品牌getngo 即客行,推出威马充电app、投资共享单车hellobike,与海南交控的合作将是威马智慧共享出行的新一步战略。
使用Allegro PCB Editor制作Logo封装
丰田TNGA继续扩大产品线,未来电气化或成短板
如何利用DS1841对数电阻优化雪崩光电二极管偏置范围
雷尼绍RoLin™非接触式磁编码器系统,采用最先进的传感技术
“瓶盖挑战”火遍网络,我们的机器人也来挑战了
威马汽车股权结构梳理,威马汽车核心团队多来自吉利和沃尔沃系
基于TDK-Lambda新型的多路输出方案提高交叉调整率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中规定的标准
一文知道晶振生产加工的流程
stm32怎么烧录程序
亿光发射管的参数、应用范围与使用注意事项
光耦继电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地位简析
区块链怎么解决落地难这个问题
ipadmini6最新消息,ipadmini6上市时间价格
4G远程温湿度传感器在药房/药店/仓库的应用
光幕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一加3T和荣耀V9哪个好?硬件、外观、性能对比
MEMS:对消费类电子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继龙科中芯之后,国内又有一家CPU厂商开始进军科创板
来电科技与阿狸、时尚天河达成战略合作 治愈拾光巴士全国巡游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