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机器人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从猴年央视春节晚会上的机器人舞蹈到现在遍地开花的各大机器人操作系统、控制系统企业,从全国各地的机器人大会、机器人论坛到机器人与互联网运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结合,机器人早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重复性重体力劳动的人工替代品,而是越发智能与常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寻常企业,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如何,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就目前来讲,业界尚没有专门针对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标准,在机器人行业,提到性能规范,一般是针对整机而言。评价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的指标有很多,基于不同的的设计目的以及用途,其整机配件搭配、结构设计以及参数调整也有所差异,控制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发动机(伺服电机)、变速箱(减速器)、底盘/悬挂(结构件)等对机器人整体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国标《gb/t 12642 - 2001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 》中针对十几种机器人的性能指标进行界定,其中经常提到的有三种:重复定位精度、位姿精度、轨迹精度。
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由机器人的位姿精度和轨迹精度来间接表示。
1、位姿精度(pose accuracy):
机器人的位姿精度一般指位姿重复度。
机器人的位姿是指机器人相对于某一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其重复位姿精度是机器人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该指标集中反映机器人的机电性能和使用效果,即机器人对同一指令位姿从同一方向重复响应n次后实到位姿的一致程度。一般采用激光跟踪仪进行位姿精度的测量,如下图所示:
想要达到较高的位姿精度,需要控制系统提供以下功能:
补偿机械连杆的运动学参数误差,如连杆加工误差、装配误差、机械公差等;
补偿关节柔性及连杆柔性;
提供高精度的机械零点标定功能。
2、轨迹精度(path accuracy):
机器人的轨迹精度,一般是指轨迹重复精度,表示机器人对同一轨迹指令重复n次时实到轨迹的一致程度。一般采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试,让机器人重复走某一条轨迹n次,然后取由n条轨迹组成的轨迹条横切面的半径。如下图所示:
一般采用模型的控制(model based control)来提高轨迹精度。abb公司对其quick move和true move进行了对比演示,在使用模型控制后,可保证机器人在系统允许的任何速度下保持非常高的轨迹一致性。
另外,想要达到较高的轨迹精度,对机器人进行关节摩擦补偿也十分必要。
终于,苹果还是打了“灭霸的响指”,但那些严肃、重要且专业的问题需要讨论
典型案例分析:车速表指针跳动故障排除方法
快商通首席科学家:语音识别的后半段路,从语言处理走向语言理解
关键点检测器光度和几何变化的不变性
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利用数据实现价值提升
提高机器人的动作精度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UWA推出全新GPU性能测评工具,支持多款PowerVR芯片优化
看索尼电视魅力有多大?让球王奥斯卡和宝宝其乐无穷
变频器抗干扰安装布线措施
解决工业传感难题,工业激光雷达的多种选择
MPM3805A汽车级降压模块变换器产品特性和优势
MAX1792 500MA,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三星Galaxy Mini:小身材也能完成大功能
瑞基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e络盟新添Fluke多功能钳表系列
如何利用1200 V EliteSiC MOSFET 模块,打造充电更快的车载充电器?
SpaceX Falcon 9火箭克服引擎故障部署卫星
飞凌嵌入式受邀亮相2023统信UOS生态大会,开启国产OS新探索
一套NVH仿真在整车开发中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云存储的分类_云存储的数据存储在哪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