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在被加速,AI不是只有大模型

作者:金磊
什么样的技术能经历时间洗礼还历久弥新?
答案或许可以归总为一个“三部曲”般的规律——兴起、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外加这个过程再一次演进式的迭代。
以史为鉴,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蒸汽机,当它演进成为内燃机并开始普及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颠覆者——电能本身以及与它相关的各种设备正处于初创期,而在电力设备走向微电子的迭代革新时,各种燃油引擎还在持续改良和普及中。
从这个规律来看,大语言模型(简称llm)出现后虽然霸占了所有与ai相关的关键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这并不代表“llm之前无ai”。
在大模型出尽风头的同时,此前以决策为特长的老一代机器学习应用,以及侧重感知能力的“传统”深度学习应用也没闲着,它们正走过喧嚣的青春期,步入稳扎稳打的实战阶段。
何以为证?
某芯片大厂就推出了一连串的ai实战手册,分别锁定制造与能源、医药、金融、交通与物流,以及教育行业的ai实践。
在今年更新的物流交通和医疗健康ai实战手册中,就记录了很多已经或正在落地的ai应用,及如何将它们顺利部署和充分释放其性能加速潜力,当然还有它们在一些耳熟能详的头部企业深入一线的应用实例。
所以,ai不是只有大模型。ai的大模型时代也 ≠ 只有大模型的ai时代。
成熟的ai,早就已经上岗了
或许你还不敢相信,现在哪怕小小的快递背后,都已经有ai技术在加持了。
没错,而且近乎涉足了物流全流程:下单、发货、分拣、转运、配送……ai现在统统都要“管一管”。
以经典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为例,它在物流“技术界”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发货时的寄件人填报地址、身份信息,电商仓库核对出货的货品信息,都可以借助ocr,“啪地一下”,实现一键录入。
随着ai技术的愈发完善和应用的加深,这种速度做到了“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我们熟知的韵达快递就是如此,在三段码ocr识别过程中,它原本希望ai能将ocr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
结果现在的ai却给韵达“上了一课”,不仅准确率直接飙到接近98%,甚至时间也给“打了下去”:从130ms降至114ms。
性能测试结果基于韵达于2022年10月进行的测试
而且ocr识别还仅仅是ai涉足物流行业的小小一隅,一张图来看感受下它现在所起到的power:
嗯,ai如此all in,怪不得国内物流的速度都要起飞了呢。
不过朋友,这还仅仅是ai加速千行百业的一个案例,其实我们现在每天的出行,同样也是充斥着ai的“味道”。
例如ai视频分析技术,可以针对高速公路上的路况做到实时地分析。
不论是车流流量监控、车辆车牌识别,亦或是事故预警等等,ai可谓是将一切尽收眼底。
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且精准地对路面状况做到把控。
再如机场,在ai技术加持下的摄像头,也可以细粒度识别航空器、车辆、人员,以及违边等情况,这样便对飞行区域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从以上几个小小用例中不难看出,“成熟”的ai,或者说几年前那些当红明星类的ai应用看似风光不在,但它们实则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主打的就是一个“节支增效”。
那么如此“节支增效”背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卖关子,直接上答案——
提供帮助的正是英特尔的平台,特别是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同样,我们前文所指的某芯片大厂也是英特尔,给出多个行业ai实战手册的还是它。
但解锁如此能力的,可不仅仅是一颗cpu这么简单,而是有英特尔软件层面上的优化加成;换言之,就是“软硬一体”后的结果。
简单归结: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及其内置的ai加速器,以及openvino ,oneapi等一系列ai框架和优化软件打辅助。
当前影响ai应用性能的要素无非两个:算力和数据访问速度。
目前最新的第四代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单颗cpu核数已经增长到最高60核。而在数据访问速度上,各级缓存大小、内存通道数、内存访问速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另外在cpu max系列中还集成了hbm高带宽内存技术。
此外,在cpu指令集上也做了优化,内置了英特尔 高级矩阵扩展(英特尔 amx)等硬件加速器,负责矩阵计算,加速深度学习工作负载,堪称cpu加速ai应用的c位。
它有点类似于gpu里的张量核心(tensor core)。
amx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kb大小的2d寄存器文件,另一部分是tmul模块,用来执行矩阵乘法指令。它可同时支持int8和bf16数据类型,且bf16相较于fp32计算性能更优。
有了amx指令集加持,性能比前一代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内置的矢量神经网络指令集vnni提升达8倍,甚至更高。
除了核心硬件平台外,实际情况中帮助这些行业实战ai应用落地的,还有一系列英特尔“亲生”但不“私享”的ai软件工具。
例如前面提到的ocr加速就离不开openvino 的优化,它删减了很多训练部分所需的冗余计算,主要支持推理部分。
而且也是专门针对英特尔硬件打造的优化框架,只需5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原有框架的替换。
用户可以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来优化openvino 运行参数。
这样一套软硬件组合拳打下来,英特尔不仅充分释放了cpu计算潜力,而且在实际的推理场景中也实现了近乎gpu的性能,同时还有成本低、门槛低、易上手等附加优势。
然而,这些仅仅是已经成熟上岗的ai技术在英特尔 平台得到的优化,英特尔的能力还远不止如此。
这就要说回大模型了。
当红大模型,也在被加速
目前大语言模型正被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竞相追逐,毕竟现在科技圈都将它视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虽然相比那些成熟的ai技术和应用,它距大规模落地还有段距离,但其技术领先性不容置疑,乃至“老一辈”的ai应用也有望在与它结合,或被它改造后重焕新生。
英特尔作为基础算力输出者和应用性能加速器,同样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竞技场中未雨绸缪,早有布局。
首先,大模型再先进,也需要有更多人用上它,才可充分变现其价值。要想“玩转”它,在其庞大的体量面前,成本便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因此,英特尔就祭出了一款增强型的“减(量)重(化)神(工)器(具)”,可以让一个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瘦身3/4,增强其准确性,还能有效地提升大模型在英特尔 平台上的推理性能。
具体而言,所用到的是smoothquant技术,英特尔将其适配到自己的平台,并实现其增强。此方法已经整合至英特尔 neural compressor。这是一个包含量化、剪枝(稀疏性)、蒸馏(知识提炼)和神经架构搜索等多种常用模型压缩技术的开源python库,它已经支持多款英特尔 架构的硬件,并且已经兼容tensorflow、pytorch、onnx runtime 和mxnet等主流框架。
其次,在硬件层面上,英特尔也有所发力。
例如最近大火的chatglm-6b,其借助第四代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内置的英特尔 amx,让模型微调计算速度得以大幅提升;利用至强 cpu max系列处理器集成的hbm,满足大模型微调所需的大内存带宽。
英特尔 amx 技术架构
除了cpu,英特尔还有专用的深度学习加速芯片habana gaudi2 ,其能在单个服务器内部署8张加速卡(称为habana处理单元,即habana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hpu),每张卡内存高达96 gb,可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大模型。
因此即使是bloomz这样拥有1760亿参数的千亿级大语言模型,经英特尔优化后也能将性能时延控制在3.7秒。对于参数量为70亿的较小模型bloomz-7b,在gaudi2的单设备时延约为第一代gaudi 的37.21%;而当设备数量都增加为8后,这一百分比进一步下降至约24.33%。
bloomz 在 gaudi2 和第一代 gaudi 上的推理时延测试结果
而后在软件层面上,针对像chatglm这样大受欢迎的大语言模型,英特尔还可以通过为其创建 openvino stateful模型来实现优化:压缩权重以降低内存带宽使用率,提升推理速度。
这便是英特尔“软硬一体”打法在大模型应用上的直接体现了。而且硬件还不再仅限于cpu,更是有可在训练和推理性能上都可与gpu比肩,在性价比上馋哭大家的gaudi 。
最后在安全方面,英特尔也是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基于英特尔 sgx/tdx的可信执行环境(tee)可为大模型提供更安全的运行环境,还不需要拿性能做交换。
这便是英特尔在ai大模型时代中的“加速之道”了。
还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纵观ai技术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英特尔在其中履行着一条非常清晰的准则——用起来才是硬道理。甚至只在数据中心和边缘中用都不够,最好每个人的每台电脑,每个信息终端设备都有独立加速ai应用的能力才能“芯”满意足。
因此英特尔已将创新使命调整为:在各种硬件产品中加入ai能力,并通过开放、多架构的软件解决方案,推动ai应用的普及,促进“芯经济”的崛起。
英特尔的“加速之道”不仅是让技术更快落地和普及,更是要以用促用,以用促新,以用促变,为下一世代的技术变革埋下伏笔。
那么英特尔这条路上是否有一个终极目标?
或许正如intel innovation 2023上不断重复和强调的:让ai无处不在(ai everywhere)。


SunLike LED可以减少眼睛不适并改善睡眠质量
Apple TV+的商业模式:产出优质影视内容,然后收费
大型BGA返修台的应用介绍
东芝已开始量产M3H组的21款新微控制器
小米6亮蓝色开箱评测:你觉得黑色好看还是蓝色好看?
大模型正在被加速,AI不是只有大模型
深圳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专业展
苹果公司获折叠屏幕技术专利 可以对折并卡在衣服上
英创信息技术ARM9工控主板扩展矩阵键盘的方法
余压监控系统是什么,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PROTEL98软件问题集汇
迅准科技低功耗(BLE)蓝牙和ZigBee模块, 简化并加速物联网应用
英特尔5G基站芯片凌动P5900推出,满足当前和未来5G基站的需求
有关光电测径仪的介绍
一文读懂5G消息和短信微信的区别
华为荣耀9和荣耀v9哪个好谁更值得买?华为荣耀9和荣耀v9区别对比
飞利浦推出24英寸的小型智能电视,支持Google Assistant智能助理
Salesforce与微软的竞争加剧
光刻机到底比原子弹难在哪?
银河微电子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