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半导体将成为众多新闻的焦点,当中也不乏话题。“半导体短缺”一词现在甚至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2022年只剩下几天了,但下半年大处理器正在陆续出炉。虽然很多芯片都比较紧缺,获取起来有些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尽可能多采购芯片,拆开芯片继续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拆解分析amd的“ryzen 7000”和intel的“第13代intel core”系列,以探索两大芯片巨头的演进之道。
图1为amd于2022年9月发布的锐龙7000系列的外观。ryzen 7000系列采用第4代“zen”架构“zen4”作为cpu。处理器顶部有一个形状不寻常的 lid,凹槽中嵌入了一个电容器。
图 1:amd 于 2022 年 9 月发布的“ryzen 7000”系列
ryzen 9 7950x拥有16核/32线程的cpu和64mb的三级缓存。ryzen 5 7600x拥有6核/12线程的cpu和32mb的l3缓存,几乎是规格的一半(顺便说一句,ryzen 5 7600x上面有“ryzen 7 7700x”,8核/16线程。)。在 lid 下,顶部的 ryzen 9 7950x 有 3 个硅,下面的 ryzen 5 7600x 有 2 个。这是一种称为chiplet的安装方法。io 硅和 cpu 硅的结合具有能够创建各种规格的优势。
这是amd从上一代“锐龙3000”系列开始就一直在使用的技术。在pc方面,我们将cpu芯片的安装数量从1个改为2个,形成了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阵容,通过将芯片从4个增加到8个,我们打造了一个性能和功能都得到提升的产品阵容。
图 2显示了 ryzen 9 7950x 芯片拆解。硅是表面贴装在封装中的,拆下来翻过来可以看到电路面。io 芯片采用台积电 6nm 工艺节点制造。芯片上是 2021 年和 amd 标志,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在略小的面积内实现了比上一代 io 硅更高的性能。两个 cpu 芯片是相同的。台积电5纳米制造。面积比上一代的7nm有明显的缩小。芯片上没有 amd 标志或年份信息。
图2:amd的芯片拆解
图3是上一代“锐龙9 5950x”与新芯片锐龙9 7950x的芯片走线面积对比。面积不是以平方毫米为单位的数值,而是以锐龙9 5950x为1的数值。
图3
新旧io外观、外观、新旧cpu外观、外观几乎一样。与在 globalfoundries 的 12nm 制造的上一代 io 硅相比,尽管采用了 tsmc 的 6nm,但新一代 io 硅的面积仅减少了 3%。
pci express从4.0变成了5.0,ddr内存接口从ddr4变成了ddr5,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此外,ryzen 9 5950x 中没有搭载的 gpu“rdna 2”也被搭载在 ryzen 9 7950x 的 io 芯片中。由于cpu芯片的架构从“zen3”变成了zen4,cpu部分的比例比上一代略大。
cpu芯片每侧4个cpu核心,共8个,l2(共16mb,上一代8mb)和l3 64mb(l3大小与上一代相同)被8核cpu包围。如果说上一代锐龙9 5950x的面积是1,那么锐龙9 7950x是0.83,这意味着在性能和内存容量提升的同时,面积却实现了大幅缩减。图3中写成7nm area 1.00和5nm area 0.83的部分分别是l2和l3缓存,字母左右分别是8个cpu,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cpu部分和内存部分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显著。制造工艺的小型化减少了内存,cpu架构的更新增加了逻辑部分。
图4为2022年10月发布的英特尔第13代酷睿系列的高端“core i9 13900k”和同时发布的中端规格“core i5 13600k”。与amd锐龙7000系列几乎相同的高端和中端阵容同时上市。拆掉lid可以确认高端和中端都是一样大小的硅片。amd通过结合硅来创建阵容,而英特尔使用一个硅(停止功能,不使用制造缺陷等),cpu,io,gpu与一个硅实现有很大的不同。
图4
图5是英特尔2021年发布的“第12代酷睿i9 12900k”和2022年第13代酷睿i9 13900k的封装外观和硅片上的标识对比。2021年的12代也是共享芯片,分别做core i9/i7/i5,但是13代的配置是一样的。由于第 12 代 cpu 架构是“alder lake”,因此该芯片的符号为“adi”和开发年份“2020”。到了13代,cpu架构更新为“raptor lake”,所以字母“rpi”和开发年份为“2021”。英特尔每年都会开发新的处理器。由于amd用ryzen 7000将cpu插槽从am4换成am5,主板也得换,而intel的12代和13代都是用同样的封装,所以主板是之前的型号芯片组“intel 600”可以按原样使用。
图5
图 6显示了第 12 代 core i9 12900k 芯片和第 13 代 core i9 13900k 芯片的比较。酷睿i9 12900k搭载了一颗共16核、8个高性能核心和8个高效能核心的cpu,gpu为“uhd770”,而酷睿i9 13900k随着cpu架构的更新,效率更高核心数翻了一番,达到16个核心。“intel 7”(10nm)用于制造。由于制造工艺没有改变,高效能核心数量增加8个直接导致面积增加,面积比上一代增加了约21%。
图6
图7是2022年9月和10月发布的amd锐龙9 7950x和英特尔第13代酷睿i9 13900k与上一代cpu的面积对比。
amd上一代锐龙9 5950x采用chiplet配置,如果3硅总面积为1.00,下一代锐龙9 7950x将总面积减少11%(=0.89)。
由于 1 硅化的影响,英特尔第 12 代酷睿 i9 12900k 比锐龙 9 5950x 小 29%(= 0.71)。不过在保持相同制造工艺的同时,我们增加了高效cpu核心的数量,所以面积也有所增加,而英特尔第13代酷睿i9 13900k相比最新的锐龙9 7950x,面积差异更小,区别在于3%(0.89 和 0.8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的芯片总面积还是略小了一些。这是因为可以认为英特尔的单硅面积效率优于amd使用先进工艺。如果分割硅,则硅之间的io部分(区域效率差:难以小型化)变得很大。另一方面,中等规格的amd ryzen 5 7600x可以切割一个cpu硅片,因此硅片总面积比intel的core i5 13600k小24%。
amd 和 intel 目前分别有不同的 chiplet 和 1 silicon 制作方法。毫无疑问,未来chiplet、hbm(high bandwidth memory)等结合硅片的“硅片拼图”会越来越多,但需要充分认识到,单片硅片的优势依然很大。
WT2003Hx系列高品质语音芯片MP3音频解码IC的特征与应用优势
稳压二极管在工作中稳压原理和故障特点
400CPU掉电后无法启动怎么办
山东网络设施建设将实现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
导致无功补偿电容器运行过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AMD的“Ryzen 7000”和Intel的“第13代Intel Core”系列拆解
升级到锂离子电池的电源管理系统分析
科聪控制系统助力铸造行业向“智能”实现“质”的突破!
供应瑞邦机电中频炉 感应加热炉 高频感应设备
固态继电器应用电路图大全
精确的制造:对于PCB微电子组装至关重要
红米7曝光将采用最新的6.26英寸水滴全面屏设计并支持红外遥控
巴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会有什么改变
穿戴产品:钰泰ETA4034,具有CVP/OCP,输入电压可达30V,带NTC功能
雄安-石家庄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建设提速,将保障华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MS523 刷卡芯片兼容NXP RC523,RC522相互兼容,可用作门禁系统,刷卡系统,可读取身份证的UID芯片
Tadiran 电池UL认证和工程技术概况
什么是无极灯镇流器
在变频器中EMC滤波器有什么作用?
2023 深圳安博会 | 多维感知+AI,华为行业感知构筑城市智能感知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