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两年的研发,阜时科技于近日向业界宣布,成功开发出一款适用于普通tft-lcd显示面板的屏下指纹方案,引发了行业的强烈关注与讨论。
在产业链的高度关注下,4月24日,阜时科技在深圳召开2019春季产品发布会,全球首发可量产的lcd屏下指纹方案。发布会现场包括了产品介绍、技术论坛以及样品展示等环节。公司总经理莫良华、研发副总林峰,从各个角度介绍了lcd屏下指纹的产品进展、开发初衷,以及一路上不断试错迭代的背后故事。
据了解,该公司屏下指纹的方案,在内部研发团队中前前后后进行了近2年的时间,积累了100多件专利,经历了至少三次比较重大的产品方向调整。研发团队坚持到底、不言放弃的精神,成为产品问世的关键。记者在现场试用了阜时科技的lcd屏下指纹样机,lcd屏在正常工作的同时,手指触摸屏幕内部的指纹区域,可以看到清晰稳定的指纹图像,效果不错。
目前行业主流的屏下指纹方案,是与oled面板相配套的光学屏下指纹方案,主要的原理是将可见光摄像头通过特定的制程与显示面板结合起来,利用oled面板的透光性,将指纹用“拍照”的方式获取,同时,还有一些利用超声波、光电感应元件等技术制作的屏下指纹方案在市场上推广,但量产的应用比较有限。由于背光的存在,lcd显示屏天然无法透光,这也是过去一两年指纹芯片厂商一直在寻求突破的领域。毕竟 lcd面板无论是产能还是销量上都远超oled面板,广泛采用lcd面板的消费电子产品,多数都是流行爆款,也希望能有屏下指纹方案这一卖点。由于市场上一直没有厂商推出支持lcd面板的屏下指纹,因此有人感叹:屏下指纹本来就与lcd面板无缘,lcd手机只能继续采用传统的电容式指纹方案。
在阜时科技的研发团队看来,任何技术突破,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和不断试错,方有实现的可能。理论上需要严谨的推理和论证,这本身就需要强有力的专家型人才来实现;实践上需要不断打磨完善,考验工程技术团队的攻坚能力和忍耐力——毕竟,面对不断的失败和挫折,沉不住气的团队必定半途而废。基于过去在指纹、显示技术等方面的积累,阜时科技的研发团队经历了至少三次大的方案路线调整,才进入不断收获惊喜的发展期。“在lcd屏下指纹开发上,坚持不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熬下去才能抓住最后的成功”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在研究3d人脸识别方案时,研发团队收获了大量经验,被成功吸收到屏下指纹的研发中来,使得产品研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台期之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的机会,并成功转化成可以预见的技术成果。通过对lcd背光板的不断改造与尝试,对指纹光路方案的不断调整与改进,成功解决了显示效果、指纹成像效果等瓶颈问题。在2019年春节前后,第一个可以清晰地看到指纹图像的lcd面板+屏下指纹方案,终于出现在阜时科技的实验室中。在对应 lcd 屏下指纹采集的局限环境下,阜时科技采用了算法辅助的做法,通过采用最新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优化,实现了lcd屏下指纹的快速识别,目前得知其指纹识别率可媲美传统电容式指纹,并且算法还在不断进化中。
阜时科技总经理莫良华回忆说:“经过之前好几个失败的方案,我们并没有气馁,持续研发,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最终才有今日的成果。”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国内一线的厂商在与阜时科技合作开发。在求证这件事情的时候莫良华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阜时科技欢迎所有新老客户合作共赢,希望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
事实上,早在阜时科技研究3d人脸识别方案时,其研发团队收获了大量经验,被成功吸收到屏下指纹的研发中来,使得产品研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台期之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的机会,并成功转化成可以预见的技术成果。
发布会上,莫良华和研发负责人林峰均从各自角度,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产品研发的心得,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看法。就在发布会举办的前后,研发团队又将产品的方案进行了一次调整和迭代,以期获得更大的手指检测面积。本次发布会尚未展示这次调整的最新成果,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业界看到第一台客户的整机时,应该会感受到惊艳的效果。阜时科技的整个技术团队,夜以继日,枕戈待旦,追求的就是2019年实现量产的目标。与此同时,大区域、超薄oled屏下指纹方案,以及第二代lcd屏内指纹方案,都已经开始与行业厂商配合攻关,加速研发落地。
莫良华总经理在发布会的结尾强调:“阜时科技特别讲究平等、开放,好的产品都是产品线和研发团队琢磨出来的。只要他们能够证明自己,公司的资源、资金都会不断地助推这个产品落地。我们不仅欢迎新老客户合作共赢,更是欢迎行业优秀人才、技术伙伴、投资人来我们这里寻找合适的机会,实现更大的价值。”
从此次阜时科技隆重发布业界首款lcd屏下指纹也可以看出,不仅仅中国的手机厂商已经崛起,比如这两年小米首发的编码结构光摄像头、华为的无开孔听筒、vivo和oppo在摄像头上的创新等等。而对于供应链端厂商而言同样如此,同样如此,比如说业界首款屏下指纹,并非苹果或三星首发,目前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采用,也是国内手机厂商在积极推进,可以预见,在国产智能手机终端和供应链的默契配合下,国产手机品牌未来将引领行业前沿!
N32系列MCU产品芯生态
智能门锁领域的完整指静脉方案
强劲性能与灵活易用并重的PICO-EHL4
稠密检索模型在zero-shot场景下的泛化能力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原理_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用途_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故障
阜时科技召开2019春季产品发布会,全球首发可量产的LCD屏下指纹方案
高通5G芯片骁龙888优势显著,GPU实现性能的大幅提升
新唐科技M261SIAAE主板介绍
慧荣科技预计2019全年SSD控制器出货量攀升
示波器带宽超过500 MHz,必须使用有源探头吗?
如何搭建智能焊接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功能及优势)
传音控股位列“2023中国企业科创力排行”智能消费终端行业前三
如何利用ITM实现更快的跟踪?如何在代码中使用ITM呢?
基于DSP的稳定平台伺服系统的设计研究
掌门访谈 | 优博讯董事长郭颂:争做“数字中国”建设的标杆企业!
AR云(ARCloud)到底是什么
谈谈心电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简单设计方法
云存储u盘是什么_云存储u盘的特性
通用型DSP,通用型DSP是什么意思
恒温恒湿箱及高低温试验箱的组成-贝尔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