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焦点更清晰 认识对焦原理及应用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自动对焦原理
一、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
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大发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ccd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采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 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采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 af/ae技术 ,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 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现在数码相机越来越重视自动对焦功能,尤其是几家传统相机的生产商,将传统单反相机中的高级自动对焦技术也应用在数码相机中。

Adam Tayor玩转MicroZed系列65:Zynq 应用分析 II
光传感器ISL29004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华硕将可能推出平板电脑市场
欧盟通过法国高速宽带计划 到2020年平均网速达到30M
募资近3亿 资金净额2.77亿元,集泰扩产迈出关键一步
让焦点更清晰 认识对焦原理及应用
利用电荷泵实现背光源的解决方案分析
如何抑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磁干扰
TI低功耗产品赋能低功耗美容按摩仪
室内定位UWB技术:化工厂人员定位新方案
提高新能源电池安全是重中之重
打造高校生态链 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分论坛召开
嵌入式Linux内核开发必须了解的三十道题
用降压型稳压器或线性稳压器电源时值来会为负载供电
台积电16纳米制程产能 苹果及两岸芯片厂几乎全包
基于片上系统芯片的传感器模块软硬件设计
智能机器也可以充当狗的角色?这个想法非常有挑战性
信号完整性之传输线理论
基于51单片机开发的冰箱自动开启系统
通过精确匹配的电阻网络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