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是很让人困惑的问题,即使是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有时也未必能很清楚地表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图例开起说起。
从上图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又有交集。
起源
最早的rfid雏形可以追溯到二战,当时盟军雷达为了有效地进行敌我飞机识别,在雷达上加了一种无线电发射装置,雷达探测到飞机之后给飞机发送一段特定的无线电波,如果是自己的飞机则会回执一段无线电波,雷达接收到之后就可以判定为自己的飞机,如果没有回应则认为是敌方飞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根据用途的差异现已延伸出很多的频段。作用领域也从最早的单一物体识别延伸到近场支付等场景。
相比rfid来说nfc起步晚很多,大概是2003年前后,phlips、sony、nokia三大it巨头聚在一块,在原有rfid的基础之上统一了一下并增加了一些特有的东西推出了nfc技术。
rfid分类
rfid的分类方式很多,例如按有源还是无源来分,按能量传递方式来分,本文只为了说清rfid与nfc的关系所以此处只讨论按频段来分。
根据作用领域不同,rfid分很多的频段,从低到高可分为:
1、低频
125k、134k
2、高频
13.56m
3、超高频
900m
4、微波
2.4g、5.8g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的频率,只是我们日常接触得最多的几个而已。需要注意的是900m、13.56m,这两种频率应用范围最广,我们常用的公交充值卡、饭卡、二代身份证、pboc银行卡都属于此频段,而经常用于库存管理的商品标签则以900m居多。
与13.56m不同,900m是一个泛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频率,每个国家有所差异,我们国家的频段在900m上下一点,所以一般都用900m作为代名词。
rfid与nfc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最大的共同点是都采用13.56m,而13.56m又是我们接触得最多的rfid频段,这也正是很多会弄不明白rfid和nfc的区别的原因。其实rfid的范围比nfc要广很多,除13.56m之外还有很多其它频段,而nfc只有13.56这一个频段。而nfc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近场支付和松散认证的小数据交换,nfc选用了13.56m作为基础,同时增加了一个点对点的通信,传统的rfid只能同一时间一个reader与一个 tag交互,而nfc可以两个reader之间相互传数据。
同时nfc并没有兼容所有的13.56m rfid,只是有所取舍地兼容了14443 typea和15693两种协议,对于像我们身份证这种14443 type b并不支持。
苹果M1芯片实现首款针对USB4和Thunderbolt 3的定制主控,提供全球首款符合新USB 4系统
超酷科技,带给你全新的电池管理体验!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三)
什么是RDRAM
中国移动正在叩开智能家居的大门!
关于RFID与NFC的关联和区别浅析
苹果设计之魂乔纳森的下一城:年过半百决定创业
固定频率升压型DC-DC转换器LT3579
eBay的平台自动升级解决方案
半导体行业关键技术ALD:这家公司是龙头!
分析中国CMMB、TD-LTE终端芯片市场报告
压电晶体是什么
不支持5G,三星Note 10国行版本通过认证
北京团队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比特币是如何扰乱整个金融机构的
经纬恒润首个国产化4G T-BOX已获客户定点
嵌入式电源
多电量变送器在消防巡检设备中的应用
借助机器学习的适应性来巩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ASAIM 与ABB 达成三维数字化测量技术合作,CASAIM 国有专业尺寸检测实验室助力机器人轨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