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海光、鲲鹏这些国产CPU,技术消化吸收完成了吗?

近几年,自主可控重要性不断提升,在多年技术积累下,逐渐出现龙芯、兆芯、海光、申威、华为鲲鹏、飞腾六大厂商,也被称为“国产cpu六君子”,在由国外主导cpu技术的环境下,共同摸索向前。
但有一个事实,目前国产cpu六家主流厂商,其实架构技术均来源于国外。看到这你可能想问,国产cpu为何要引进国外技术?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引进吸收再创新
技术引进的意义在于,学习先进设计经验,利用主流架构成熟市场生态环境。
cpu发展到现在数十年,技术逻辑极为复杂,开发工作中很多属于重复造轮子的行为;且就算从头自研出新的架构,还需要市场生态长期培育,失败概率非常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引进吸收再创新也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路径。因此,芯片设计领域从来没有什么抄袭、模仿一说。
自研阵营中,龙芯基于mips授权,研发了loongarch;申威alpha架构来源于dec公司,不过技术专利期已过,自研指令集可基于alpha进行扩展。
x86阵营的兆芯、海光,架构来源于intel和amd。兆芯收购了台湾via公司,继承了via与intel的交叉授权;海光则是从amd手中,获得了微架构zen1完全授权和x86指令集永久授权。
arm阵营,就更不用说了,华为鲲鹏和飞腾都是买自arm公司。
六大厂商技术引进的任务完成了,那吸收再创新做的怎么样了?
技术吸收消化进度,有喜有忧
龙芯引进mips架构后,研发了 loongarch,自主可控程度较高。其产品制程工艺达到12nm节点,性能逐步达到七八年前主流水平。生态环境也逐渐成长,今年完成了qq、微信等主流应用兼容适配。
海光在zen1基础上,3年时间独立开发三代产品,海光三号性能与amd三代宵龙cpu相当。可以说,海光完成了对x86架构的消化、吸收,并且迭代出一条新路,研发根基稳固。这意味海光拥有自主可控技术实力,随着未来继续发展,海光有希望自研出能与国外cpu打对手的产品。
自研路线和x86路线都有好消息,反观arm阵营就没这么乐观了。
华为鲲鹏、飞腾两家,虽然同样拥有微架构自主迭代的能力,但却没有持续迭代的权力。原因在于arm公司合作模式,只出售某一代微架构ip核授权,厂商也只能基于获得的授权进行有限的开发。目前国内arm芯片厂商获得是armv8架构,最新的v9架构已经明确不会卖给国内。
如果想以v8为基础,按v9功能特性迭代添加ip核新模块,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因有限的授权许可,会面临着侵权问题,这就是为何说国内arm厂商没有持续迭代的权利。
国内arm厂商面临着尴尬境地:基于落后的微架构开发出的产品,性能打不过别人;想拆开指令集研究出一条新路,但没有授权空间,未来发展很难说。
综上,我们要明确认识到,目前国产cpu正处于发展阶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失为一条务实的道路,重点在于吸收再创新阶段,也需要厂商担负起不同任务。龙芯、海光等披荆斩棘开辟新路,而arm厂商更多要解决某些应用领域的燃眉之急。
希望六君子通力合作,稳步向前,共同走出国产cpu光明的未来。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MUSE文化艺术产业平台介绍
Marvell与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云优先”芯片设计合作
地址边界与地址对齐
有毒气体检测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文分析2020年中国锂电池的市场现状及产业链
龙芯、海光、鲲鹏这些国产CPU,技术消化吸收完成了吗?
Nvidia Jetson Nano是否会取代树莓派
中兴通讯和华为在全欧洲范围内展开移动通信领域最重要的专利纠纷之一
7nm锐龙处理器性能曝光 基础频率达3.4GHz
为什么比特币再次暴涨
三款大众电动车有何区别 性能续航有何不同
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地图年初完成软件升级
基于LM358的红外接近传感器电路
谁可以指定物联网领域的行业标准
USB的传送速率是多少?
分析电能线损的方法有哪七种?
Five9协助国际医疗器械企业在48小时内迁移到云端
如何在Linux中安装traceroute
驾校引进首批新能源车机器人教练车,全程温和语音指导
大型医疗设备电气深化设计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