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盛会,“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9月1日至3日登陆上海世博中心。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为主题,吸引海内外200多家参展商参与,充分展示了ai行业的最新研究进程和前沿应用,为推动数据智能应用赋能数字化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大会期间,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oo张亚林在接受c114的采访时表示,当前ai场景正广泛落地,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只有通过芯片架构的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算力需求。燧原科技定位于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的双赛道,希望通过快速的产品迭代,不断推出全栈自研、高算力、高能效比的通用ai训练和推理产品,从而践行“科技创新,算力普惠”的企业使命。
自主可控:掌握ai发展的“源头”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实现包括训练和推理两个环节。训练是指通过大数据训练出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即用大量标记过的数据来训练相应的系统,使其能够适应特定的功能。而推理就是利用训练好的模型,使用新数据推理出各种结论。
由于训练侧需要大量数据去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因此ai训练芯片需要部署在云端,注重绝对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ai推理芯片注重综合指标,需要通盘考量单位能耗算力、时延、成本等多项因素。
张亚林表示,燧原科技在2018年成立伊始就树立了“做大芯片,拼硬科技”的初心,决定向技术门槛最高的ai训练芯片发起冲击。当时,人工智能最前沿的算法都是国外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源头的云端训练芯片尚未实现自主可控,国内厂商研发人工智能,宛若漂泊的浮萍,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得益于研发团队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背景,燧原科技以“三年两代”的速度推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邃思”芯片,并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大奖——“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获此殊荣的首款、也是唯一的人工智能芯片。
“邃思1.0仅用18个月就一次性流片成功,在于我们组建了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化团队,用踏实聚焦、精确到日的执行,实现了既定目标。”张亚林指出,燧原科技目前已经拥有一支高水平、建制完整、能打硬仗的全链条的团队,包括:创新研究院、芯片硬件团队、软件研发团队和产品系统团队。这些团队覆盖市场、产品架构开发、工程量产、客户支持、供应链等方方面面,为产品的快速迭代与大规模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燧原科技第二代芯片产品均已大规模落地。其中,邃思2.0基于人工智能训练专用处理器架构设计,提供强劲的全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先进的存储方案、灵活的可扩展性,广泛支持视觉、语音语义、强化学习等各技术方向的模型训练。对比第一代芯片,邃思2.0获得全新升级迭代,fp32算力提升1.6倍,存储容量提升4倍,存储带宽提升3.5倍,互联带宽提升1.5倍,是中国首款支持世界先进存储hbm2e的芯片。
邃思2.5人工智能推理芯片基于第二代gcu-cara架构,作为云燧i20高性能推理卡的算力核心,提供强劲的全精度ai算力、先进的存储方案、领先的计算能效,广泛支持视觉、语音、nlp、搜索与推荐等各类应用的模型推理。
算力普惠: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waic 2022期间,来自中国信通院的专家指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对数字经济会有3.5‰的贡献,对于gdp有1.8‰的推动。目前,国际算力竞争正呈现愈加白热化的态势。为了支撑算力的供给,全国各地都在加大算力设施的建设以及优化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燧原科技最新推出的“云燧智算机(cloudblazer pod)”将为我国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据介绍,云燧智算机是燧原科技针对大规模、集约化ai算力应用场景研发的人工智能加速集群产品,一站式预集成人工智能加速硬件、一体化开发与管理平台及配套人工智能应用软件与服务,解决当前ai算力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弱、专业性不强、交付周期长等痛点,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开箱即用的ai算力中心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算力底座、科研院所开发用算力集群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ai算力需求。
该产品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绿色低碳,pue最低可降至1.1以下;二是高速互联,节点内提供近1tb/s聚合通信带宽,节点间提供3个200gb/s(rdma)传输;三是算力协同,基于“燧池”智算平台,可将cpu、内存、存储、ai加速卡等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四是高效部署,支持方案预优化、设备预集成、系统预调优;五是超高算力,典型配置下每单元可达到8pflops的tf32浮点算力,支持按需横向扩容,支持超千卡规模集群。
在张亚林看来,未来ai必然向着集约化、系统化、合规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ai芯片、ai系统亦或是ai软件,它们的集成度会增强、算力密度会升高,能效比会提升,能够使能客户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目前,燧原科技正以“算力普惠”为方向,从优秀走向卓越。燧原科技将围绕泛互联网、传统行业、新基建、产学研四大领域,通过推动标杆项目落地,扩大业务规模,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未来算法的灵活性、算力架构的通用性和系统结构的扩展性,为更多客户提供真正的高性价比、高能效比的算力。
RFID应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PWM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4大数据库首次发布!艾睿光电『红外开源平台』二期建设完成
中兴通讯和联通完成TAPI北向接口对接,实现端到端业务快速配置和管理
采用电路编码实现立靶精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燧原科技第二代芯片产品已大规模落地
经常使用的半导体开关有哪几种
涨升不断 MLED底气何来?MLED能否告别“价格战”?
物联网都有哪些通信协议?
2299元 麦芒10手机正式开售
GSMA延长与主办城市合同:举办世界移动大会直至2024年
Digi-Key Electronics宣布分销Mag Layers USA的MMD系列模制功率电感器
人工智能和移动设备怎样接轨?
射频技术中的基本单位dB/dBm/dBw介绍
无线通信蜂窝LPWA的用途是什么?
IBM发布最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将集成到LSI下一代SoC多
虚拟电厂的定义是什么
十年前电脑DIY的那些事
三星Note10曝光采用了打孔屏设计配备45W充电器支持5G网络
74ls190引脚图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