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高压下二氧化硫的非晶多形态相变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加压装置研究了高压下二氧化硫的物性,首次在二氧化硫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可逆非晶多形态相变,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在凝聚态物理中,非晶多形态现象十分有趣,但是发现此现象的体系还较少,研究尚不系统深入。二氧化硫是一种简单的分子气体,在工业生产、地球物理和大气环境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不同,二氧化硫是弯曲的极性分子,在高压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相图。
科研人员发现压力会诱导二氧化硫非晶化,并且存在两种高压非晶相:分子非晶相(二配位的硫)和聚合物非晶相(三配位的硫)。这是首次在二氧化硫体系中发现的非晶多形态。
研究人员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这一高压装置将二氧化硫加压至60gpa,结合低温手段,并利用拉曼光谱、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等技术,获得了0-60gpa压力区间77-300k温度区间的相变以及结构信息。科研人员通过不同温度路径的实验,发现在77-300k整个温度区间二氧化硫都遵从晶体相—分子态非晶相—聚合物非晶相的相变路径,而且该相变路径可逆,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温度路径下的非晶化相变压力有所不同,但保持在10-16gpa之间。
研究人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也验证了该相变路径,并且发现分子非晶相到聚合物非晶相的相变实质上是二氧化硫分子中的s原子从二配位变为三配位,从而形成了链状的聚合物。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理论手段的完美结合,证实了二氧化硫体系中存在非晶多形态。
该成果不仅为非晶多形态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并为理解其他材料的非晶态相变提供了参考。

电气接地的原理和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保护边缘的人工智能
区块链专家表示98%的比特币矿机在寿命内未曾产生过一个区块
在线扬尘噪声监测系统助力工地扬尘排放
电源layout布局
首次发现高压下二氧化硫的非晶多形态相变
超声波液位计不适宜在哪些场合下应用
新能源汽车带来功率半导体量价齐升
常见的几种聚类算法
2g3g4g网络有什么区别
美光发布5300和7300系列企业级固态硬盘新品
Vega显卡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还有水冷版本,现已接受预订
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设备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一芯多屏车规芯片瑞芯微RK3588M助力智能座舱
海康威视联合昆仑数智打造更专业更有价值的数字油气解决方案
骨传导耳机是怎么回事?全面了解它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纵慧芯光提供的VCSEL产品形态丰富
深度解析嵌入式软件和微控制单元 (MCU)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居然在玩跳绳
直线马达加持的电磁弹射器的XX6型两栖攻击舰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