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次单线全部应用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

2020年8月18日上午,深圳地铁6号线、10号线正式开通,这是国内第一次单线全部应用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也是深圳首批5g全覆盖地铁线,更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综合承载地铁各业务系统的新纪录。
深圳地铁6号线线路起自科学馆站,途经福田区、罗湖区、龙华区、光明区、宝安区,终到松岗站,全长约49.4公里,共设27座车站。线路建成通车后,大大方便沿线居民生活出行,同时将有效支撑光明区和龙华区的发展,助力“双区”建设,对加速特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圳地铁10号线则起自福田口岸站,途经福田中心区,沿中部发展轴穿越梅林关至坂雪岗科技城片区,线路全长29.31公里,共设24座车站。
地铁10号线兼具干线和局域线功能,是深圳市首条南北向采用8a编组的线路。福田口岸到平湖仅需时45分钟,可大幅分流福田中心区至坂田段的地面交通压力。线路建成开通后,将结束平湖、坂雪岗、华为新城、梅林关以东片区不通地铁的局面,推动城市中部高科技创新片区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地铁10号线华为站
深圳地铁再添南北动脉
英雄不再难过梅林关
对于深圳上班族来说,梅林关的拥堵之“痛”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每天上下班高峰,这里都汇聚了大批通勤的客流和车辆,而10号线的到来将使“过关之难”变为历史,有效改善梅林关拥堵问题。
从规划之初,深圳地铁10号线就被赋予了沟通深圳南北,分担既有地铁线路压力、均衡城市路网客流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解决关键的扩容问题,还要在安全性能、运行效率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优化与革新。
面对高难度目标,深圳地铁从顶层设计入手,在信息化建设上采用了业界领先的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核心,建立了一个统一、开放、智能的城轨沃土数字平台。此举不仅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提供全面支撑,也会为公众出行带来全新体验。
那么,什么是城轨云?华为的城轨云技术是如何应用在6/10号线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解密。
城轨建设:城轨云应运而生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跨度时间长,线路开设速度快,每一条线路的开通都会对整个地铁网络运营管理难度带来指数级增加,对于ict基础设施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在城轨网络化运营环境下,需要实现各运营线路业务流程及操作规则的统一管理,实现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运营生产及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要求业务应用统一部署、数据集中管理等。
城轨领域寻求通过新兴技术应用,实现自身的云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于是,城轨云的构建需求应运而生。
城轨云是智慧地铁建设的基础,对于打破信息孤岛、优化现有系统架构、承载智慧地铁业务等方面将带来颠覆性变革。
深圳地铁6/10号线应用华为城轨云
深圳地铁6/10号线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这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单线路首次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综合承载地铁各业务系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烟囱式”的垂直体系架构,可实现ict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并为深圳地铁的智慧化应用奠定基础,为未来的数智升级带来全新动能。
通过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统一业务平台,承载综合监控系统(iscs)、列车自动监控(ats)的备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pis)、安防系统(含视频监视、门禁等子系统)、车场智能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计算机部分)等子系统,大大降低线路各专业重复性投资,实现各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快速部署,简化运维难度,提升运营运维效率。
城轨云方案为整个平台安全性提升80%,it资源利用率至50%以上。平台统一发放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业务部署以典型车站作为模板,采用克隆复制技术,30分钟内可完成20个车站实时服务器业务部署。
不仅如此,线路还配合使用模块化机房方案,单个车站的机房面积可节省约50%,节省电费约200万/年,节省机柜空间约10%,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值低至1.5。
深圳地铁6&10号线是轨道交通行业首次将线路多个业务系统的建设,与最新的云计算技术进行融合,为未来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新型云架构,实现高可靠运输、高效率运营以及集中化运维的目标,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智慧地铁
全国第一条云计算轨道交通线路
深圳地铁6/10号线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对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使运营生产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同时各子系统之间集成度加强,各业务部门协同作业,实现运营生产过程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作业的远程集中控制,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与自动化孤岛。
在城轨云平台基础上,结合华为云fusioninsight能力构建深圳地铁大数据分析平台,支撑设备健康、能耗管理、客流统计、线路中心级监控、应急决策和图像型火灾分析等线路级数据分析;华为还联合生态合作伙伴为智慧地铁各业务子系统智能联动、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城轨云+大数据平台整合地铁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盘活数据资产,使深圳地铁6/10号线在“一图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一键可知全局”和“一体运行联动”。
前所未见的5g出行体验
解锁全线新魅力
深圳地铁6/10号线均已实现5g信号全线覆盖,成为深圳首批5g全覆盖地铁线路,乘客无论是从站厅站台还是在地铁上,只要进入5g的覆盖范围内,使用5g手机,即可享受到5g网络带来的便捷体验。
过去,地铁上的乘客使用4g网络时,遇上客流密集的情况,网络容量不够,用户上网体验下降,偶尔拥塞到消息都发不出去。5g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解决这样的问题,5g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及网络容量,支持智能终端流畅的接入互联网络。
不管你是在深圳地铁6/10号线售票厅,或者是在拥挤的队伍中,都可以稳定地使用5g网络。
在深圳地铁、华为和三大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仅用十周就完成了站台、站厅和隧道站点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要知道,工作人员只能在夜间地铁试运行停运的几个小时内完成安装与调试工作,如此高的效率背后也是深圳速度。
当我们在地铁上享受5g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这背后是5g建设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随着5g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将能如同现在的4g一样,感受到5g “无处不在”的全线新魅力。
展望未来
5g+城轨云加速智慧地铁实现
5g 网络除了带给乘客不一样的上网体验,其技术的独特价值还能给地铁的建设、生产、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带来便利。
在地铁建设期间,5g网络可以提供充足的无线带宽支持工程建设的可视化管理服务。在地铁运营中,利用华为airflash5g车地转储解决方案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可以将车载cctv视频与车载监测数据自动上传到城轨云平台,可实现设备健康管理和状态的及时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从状态管理到预防性管理的转变。
5g改变社会,赋能千行百业。将5g技术赋能在地铁网络中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与城轨云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切实帮助地铁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隐患问题及时排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技术将融入到地铁系统的点点滴滴,让人们出行更方便,乘车更安全,体验更舒适。

光电开关和接近开关的区别
分光计的应用
SWC-101M-R1波导同轴转接器
HDMI:加扰如何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
Altera Cyclone V FPGA和SoC FPGA虚拟目标开发工具荣膺EDN中国2012最佳产品奖
国内第一次单线全部应用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
知识视频悄然崛起,知识视频创作者该何去何从
无线派力荐 富勒A25G无线鼠深度详测
影响LED智慧灯杆的多个因素和现状分析
迅雷11.1.3.1110正式版来了:免费使用云盘功能,支持电脑、手机同步
彩色电视机的低压电源电路
电子的激情从何来的?
荣耀v9深度测评:荣耀v9值得入手吗?
科研人员开发出“TARF”系统,可实现水下潜艇与飞机的直接通信
高通首款5G SoC现身跑分库,单核跑分成绩与骁龙730接近
诺基亚:我们已为5G商用的到来做完万全准备
PCB的两种电性测试方法
3D打印在医疗领域已用于眼科治疗的多个场景
一文看懂LTE五大关键技术和日常维护
人类已成功研制出可用意念操控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