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涂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在上班路上,刚走到公司楼下时就感觉心口不舒服,随后突发心肌梗死晕迷倒在绿化带中不省人事。
大厦的几个保安李添与涂先生同事见此情形,赶过去发现其心跳与呼吸都停止了,马上将其平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随后拿来了深圳市急救中心放在大厅救命神器aed。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目前深圳已在全市安装3500台aed。
在救助过程中,保安们一边按压一边电击除颤,三四分钟后,涂先生恢复了心跳与呼吸,随后赶到120将其送到市二院抢救。目前涂先生心脏安装了支架脱离了生命危险,他非常感谢救人保安李添与同事们。
好在涂先生这次因为旁人的警觉挽回了自己的生命,但是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有关知识,帮自己也是帮助身边的人。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发展可赢取电容器的新发展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专门为急救人员在使用真正临床aed的aed模拟除颤仪
sg-120c+型aed模拟除颤仪是专门为急救人员在使用真正临床aed之前的培训而设计的。该训练机在培训指南、训练程序方面完全模拟真实的aed机的情景,目的在于帮助急救人员熟悉aed,并掌握在急救过程中使用aed的一些必备的基础操作技能。
北京:2022年底前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日常急救服务累计出车41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呼叫满足率维持在95%以上。2022年底前,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施全覆盖。
现状:纳入120统一调度的999急救车组已出车万余次
据市卫健委介绍,7月28日,本市启动“两统一”工作,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统一为“120”,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999急救中心)首批20辆救护车、培训合格的126名急救人员纳入120系统统一指挥调度,2021年底前完成过渡。
截至目前,999急救中心纳入120统一指挥调度的车组共出车1.6万余次,日均每车组10次,人员稳定,运行良好。
此外,“北京通”app开发“医疗急救”功能,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呼叫定位,所有急救车组实现了微信、支付宝付费,目前85%的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宝付费。
年底前7条地铁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衔接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实现院前指挥调度、急救车组及院内急诊信息实时共享。
2022年底前,本市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目前地铁系统已启动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条地铁共105站将全部配置aed。
999启动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人才培养方面,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将符合条件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提供租赁型保障房。支持和引导医疗卫生人员以轮转方式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已完成管理系统开发,2021年起实施。此外,已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急救与非急救服务的业务范畴。999急救中心启动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负压救护车从年初的34辆增加至116辆,发热、疑似和确诊病人全部用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共完成相关人员转运任务近2.4万人次。
问题: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短缺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目前本市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为18分钟左右,距离国内领先水平和本市规划目标(12分钟)仍有差距。部分区域、部分时段患者搬抬服务供给不足。
今年本市新建急救工作站32个,一部分新建站点由于缺乏医护人员尚无法实现24小时运行。按照规划要求,全市还将新建200余个急救站点,医护人员缺口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此外,目前,本市重要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比例为5台/10万人,低于深圳、海口、上海等地。市民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2%,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较大。
建议:尽快剥离“非急救”业务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进一步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将现有编制持续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一线岗位倾斜。加快推动薪酬制度改革,把岗位收入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挂钩。尽快实施符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特点的专业技术等级评价机制,将岗位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
此外,为了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应尽快将非急救服务从120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中剥离出去,严格依法落实院前急救车不得用于其他活动的规定。加紧制定非急救服务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社会力量参与非急救服务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
多知一点:你必须知道的“aed”怎么用?
我们以深圳卫健委宣传片中的型号为例进行说明:
它的构造并不复杂,它由两块电极片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使用时先点击电源开关键,将两块电极片准确、牢固地贴在患者胸前相应位置,此时aed会自动检测患者心律,在5—15秒内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室颤,是否需要点击除颤,并给出语言提示。若提示为是,便要再次按动下方的放电按钮,此时,aed就会释放出脉冲电流。
电极片贴放的位置至关重要。一片需要倾斜30度左右贴在整个心脏轮廓外的左上方,即右胸上方偏中,锁骨之下的位置;另一片需要以较为水平的角度贴在心脏轮廓外的右下方,即左胸下方偏外,腋线之上的位置。这样贴放的原因是,要让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穿流过心脏。还有,在aed心律检测和放电时,要确保任何人不与患者接触,以防干扰心律分析和被意外电击。
不过,在整个医疗急救过程中,除了aed的使用外,还有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不能忽视。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bls步骤由一系列连续评估和动作组成,包括:
(1)评估和现场安全;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s)并获取aed;(3)脉搏检查;
(4)胸外按压;
(5)开放气道;
(6)人工呼吸;
(7)aed除颤;
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示意图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在叫协助者去取aed的同时,迅速展开心脏复苏(cpr)。
首先,疏散周围围观人群,确保患者环境安全,然后使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急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下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之后清理口中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运用仰头抬颏法确保气道开放: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
紧接着进行人工呼吸: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患者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在建立了高级气道后,每6-8秒进行一次通气,在通气时要不停止胸外按压。
【月度盘点】拓维信息2月精彩回顾
马斯克称2年内从缺硅变缺电 甚至阻碍AI的发展
索尼PS5将内置游戏AI助手,帮助玩家拥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华为MateX正式发布 号称全球最快的可折叠5G手机
基于PIC单片机直流电压表的汇编程序分享
男子突发心梗路人用AED成功抢救
中国开发者真实现状:30岁以下开发者人数占比超7成,近半数开发者工作在一线城市
选择PLC机型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韩国代表正在申请将韩国5G技术作为全球标准
Linux核心知识点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人工智能驱动川企智慧变革
未来的芯片演进还在继续,逻辑缩放技术仍是现代计算的基础
谷歌ARCore:安卓上的AR平台,诺基亚8已获得支持
欧姆龙投资10亿日元增设OMS二期工厂!
SiC功率器件和模块!
光伏市场未来五年组件价格将再降37%-50%
安森美推出FlexRay通信协定的总线收发器IC—NCV7381
IoT存储的落地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共筑数字生态,移远通信闪耀2022天翼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PCMark 10推出全新储存测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