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笔记本辉煌回顾

东芝笔记本辉煌回顾
今天“笔记本电脑”的概念诞生于1992年,当时的便携式电脑的体积发展到和16开的笔记本的大小差不多,因此被称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脑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分是经历了手提式-膝上型-笔记本三个阶段。
众多获得世界第一称号的东芝笔记本电脑
出于移动计算的追求,许多公司很早前就都开始了便携式电脑的研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足有一个房间那么大,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带上逛街的笔记本电脑。整个便携式电脑的发展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东芝公司在便携式电脑的历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是其中不得不说的功臣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1985年)
其实计算机还在ibm 360、370那样简陋的时代,人类就开始了便携式电脑的研发,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研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约14公斤,中央处理器为intel 8088处理器,主频为4.77mhz,128kb内存,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9英寸的单色显示器;便携式电脑最初是从手提式产品开始的。
真正使移动计算成为可能的是膝上型计算机,也就是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始祖。1985年,东芝公司推出一款型号为t1100的便携式电脑,用的处理器是不到1mhz的intel 8086处理器,512kb内存,没有硬盘,分辨率为640*200的9英寸单色显示屏,重6.8公斤。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简直不能算是电脑,就算和同期的台式电脑相比也相差甚远,但t1100的意义不在性能的提高,而是一种新的便携式设计,它把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便携性上进了一大步,这一设计使移动计算成为可能。t1100推出后,立刻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后的便携式电脑中,都采用了这一设计的基础,早期的这类产品又叫膝上型计算机,t1100当时的意义是使便携式电脑从手提式向膝上型计算机发展。
实际上,t1100在当时的实际用途却不太,在当时台式机还在以个位数的hz进步,t1100却大大地削弱了性能,使用并不方便不说,也并不方便携带,还得依赖外接电源,“便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在价格上也非常昂贵。
t1100也还不是今天说的笔记本电脑,准确来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1989年苹果发布的osborne 1,但t1100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设计,可以说是开创了移动计算的新纪元,是现在的笔记本的原型和鼻祖,所以现在一般认为t1100是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80386便携式电脑(1990年)
1986年5月,ibm发布世界第一台可独立依靠电池驱动而无须电源线的膝上型电脑pc convertible,重5.5公斤。便携式电脑的意义在方便携带外还在于携带在外的使用,电池是便携性的一大延伸,虽然当时所配的电池的使用时间很短,但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移动办公的影子了。
1990年,电脑进入386时代,东芝紧接着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80386便携式电脑t5200c,2mb内存,200mb硬盘,还第一个采用了彩色显示屏--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至此便携式电脑才算是初具规模。
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便携式电脑(1991年)
1990年t5200c开始采用stn彩色显示屏,但stn彩色显示屏技术色彩差、亮度差、对比度差、显示效果差等缺点使stn彩色显示屏不能继续担起显示屏这个重任,因此在1991年,在东芝的t3200sxc中第一个采用了tft液晶显示,彩色9.5英寸activem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cpu为intel 386 sx(20mhz),1mb 内存,120mb硬盘。
t3200sxc是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便携式电脑,相对于dstn显示屏来说,tft屏幕反应速度、可视角度、色彩、对比度、亮度都较高,可以提供了正常的显示效果。可以说t3200sxc使便携式电脑在显示领域脱离了原始社会。
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1992年)
虽然说t1100是笔记本的鼻祖,但准确来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1989年苹果发布的osborne 1,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造型更直接来自osborne 1,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便携式电脑是1991年的东芝的t3200sxc,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则是1992年的东芝4400sxc。
t4400sxc配备的cpu是intel 486 sx(25mhz),4mb内存,80mb/120mb硬盘,8.5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256色,当时的t4400sxc已经是具有今天笔记本电脑的体型,t4400sxc第一个把tft液晶显示引入笔记本电脑中。
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笔记本专用奔腾cpu机型(1994年)
1989年之前,便携式电脑都还是采用和台式机一样的cpu,主要还是采用降频的方式减少发热量和耗电量来支持便携性,1989年intel推出的80386sl/80386dl是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移动版处理器,1994年,intel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同步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mobile pentium,从75mhz起跳。
东芝公司也同步推出第一台基于mobile pentium笔记本电脑t4900ct,处理器主频为75mhz,8mb内存,772mb硬盘,10.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
从笔记本电脑使用mobile pentium处理器开始,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一样实现了从286、386时代进入奔腾时代,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pentium处理器是电脑的一个里程碑,mobile pentium处理器也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驱的笔记本电脑(1995年)
在光驱出现笔记本电脑之前,笔记本电脑只能通过软盘驱动器和外界交换数据,不但数据的容量极小而带来不便,而且软盘极易损坏,在保存和携带极为不便。1995年东芝推出的t2150 cdt在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驱,解决了软驱读取数据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使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涉足多媒体应用,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另外,另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10月ibm已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把cd-rom驱动器应用在笔记本上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
世界上第一台装载mmx奔腾cpu笔记本电脑(1995年)
mmx奔腾处理器的推出又是笔记本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继1989年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和1994年mobile pentium之后,intel公司又随之发布了mobile pentium mmx级处理器,分为mmc和tcp两种封装,有助于笔记本主板设计简化,更有利于笔记本向超轻薄方向发展。
第一款基于mobile pentium mmx级处理器的笔记本是东芝推出的tecra 730xcdt,处理器主频为150mhz,16mb内存,2.02gb硬盘,12.1英寸 tft,分辨率为640×480,10x cd-rom。mobile pentium把笔记本带入奔腾时代,mobile pentium mmx则把笔记本推向更轻薄。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zv接口的笔记本电脑(1996年)
1995年和1996年是笔记本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可以说是笔记本多媒体时代元年,一是svga高分辩率屏幕开始出现在笔记本中,二是光驱已经普遍应用在笔记本上,而更为重要的还是zv技术的应用。
zv技术(zoomed video)是1995年由东芝、索尼及一些美国芯片公司宣布的一种pc卡标准,由pc card总线直接传输数据到视频及音频系统,可减少占用cpu、pci总线资源,提高视频数据传送的速度,视频数据传送率可以达到7mb/s,同时也更节省电能。zv技术还具有mpeg-1压缩回放、mpeg-2全屏回放、全动视频、捕捉视频图像、tv-tuner支持及视频会议等功能。
1996年,东芝就把zv技术应用于推出的tecra730xcdt笔记本电脑上,大大缩小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多媒体处理性能之间的差距,笔记本开始真正进入多媒体时代。
世界上第一台迷你型的笔记本电脑(1997年)
1997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最轻最小的迷你型笔记本电脑libretto50ct,体积是210×115×34mm,大约和a4纸的大小差不多,重量只有0.85千克。
libretto50ct看起来像一个电子辞典,实际上是一款货真价实的奔腾电脑,处理器为mobile pentium 75hmz,16mb内存,800mb硬盘,6.1英寸显示屏,分辩率为640*480,预装了ms-windows 95操作系统,可以流畅地运行win95和市面上的软件,电池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libretto50ct是笔记本超便携化过程的一个高度。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1998年)
dvd数字视频光盘比vcd和ld(laser disk)在多媒体上表现更出色,被认定是ld和vcd的替代品,于1995年9月东芝、时代、华纳和索尼、菲利浦达成dvd统一标准,从此dvd不但在影视娱乐界横扫vcd,更开始进入计算机多媒体领域。
把dvd引入笔记本电脑的则是1998年东芝推出的tecra 750dvd,不但让用户可以享受到了高品质的dvd视频效果,更是适应了随着社会进步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世界上第一台低温多晶硅tft笔记本电脑(1999年)
clear super view(超显亮技术)是东芝的专利技术,低温多晶硅tft lcd显示屏也就是东芝csv显示屏,低温多晶硅其实是以液晶显示屏为基础的新一代薄膜电晶体液晶监视器制造工艺,和传统的tft lcd相比,具有更薄、更轻的体型,表现上反应速度更快、分辨率高、亮度高、可视角度大等优点,同时耗电量也更低。
1999年东芝推出的portege 3020是世界上第一台配置低温多晶硅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低温多晶硅tft液晶显示的采用不但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显示效果,为笔记本本身的轻薄化和延长电池续航能力都有重大意义。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镁制外壳的笔记本电脑(2001年)
出于携带重量的考虑,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采用的是高强度的工程塑料,但强度并不高和散热性也不好。但随着处理器主频的提高和散热大户显卡的采用,散热成为笔记本娇小的身体不得不处理的问题。
东芝2001年推出portege 4000的mobile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主频已经达到750mhz,虽然说是低电压版但散发的热量也不容乐观,东芝在此时采用了镁合金材料,有利于电脑的散热,并且强度更大,其强度比传统的塑料机壳强的5-20倍,在更为耐用的同时在重量上也能很好地控制,比传统的塑料机壳的密度更小,更能减轻机器的重量,整体各方面都比塑料机壳更好,并且表现也更为时尚。
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go显卡笔记本电脑(2001年)
2001年之前,出于体积、重量、散热等问题的考虑及当时显卡技术的瓶项,笔记本的图形处理能力特别是3d处理能力一直被台式机远远抛开。直到2001年,nvidia公司推出的移动版geforce 2 go才把笔记本电脑带入3d时代,移动版geforce 2 go是第一款支持3d移动的图形处理器,比台式机用geforce 2 的体积减少了54%,耗电也只有0.5w,而图像处理能力却比当时的笔记本图形处理能力提高了9倍。
同年,东芝推出第一款搭载geforce 2 go显卡笔记本电脑toshiba satellite 2800,作为支持,satellite 2800同时配备了高分辩率的大屏幕,笔记本图形工作站成为可能,satellite 2800是笔记本电脑3d时代的先驱。
世界上第一台内置dvd-rom的笔记本电脑(2002年)
轻薄是笔记本的最基本目标,之前的轻薄型笔记本出于轻薄考虑一般采用光软互换或全外置的形式,但在携带的时候带上光驱无疑令便携性打了个扣折,不带又是应用方面的一个扣折。
在上面的矛盾中,东芝提出了“后轻薄主义”,于2001年11月推出一款型号为portege 4000 的世界第一款内置dvd-rom光驱机型,在超轻薄笔记本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配备光驱的同时重量得到很好的控制。
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 4显卡笔记本电脑(2002年)
geforce 2在笔记本上的应用还是因为当时笔记本的3d性能实在无法满足一些图形处理较高的要求,2002年移动版geforce 4的出现除了满足对3d性能要求更高的工作外,更大的目的似乎还是在追赶台式机的的多媒体性能和游戏性能,第一台采用geforce 4的satellite 5100就是一款娱乐型本本。
satellite 5100在性能上是当时的高端机器,在视频、音频、网络等方面都几乎是当时顶级的配置,dvd+cdrw复合式光驱、国际顶级的harman/kardon音响、15高分辨率屏幕等都打造了一个顶级的多媒体处理平台,加上geforce 4的采用和散热技术的成熟,笔记本电脑在家用娱乐方面的表现已经开始接近台式机。
世界上最薄、电池使用最长的笔记本电脑(2002年)
说起轻薄,一般人都会记得东芝的轻薄经典r100,在2002年,东芝也打造了一款当时世界上最轻薄的而且还是电池使用时间最长的笔记本--portege 2000,重量为1.18公斤和最薄处只有14.6毫米。除了表面的轻巧,便携性的延伸--电池续航时间上,portege 2000也做到了当时的世界之最。
东芝portege 2000和目前的轻薄笔记本对比都还是轻薄中的精品,在不俗的运算性能中还配置了带16mb独立显存的是卡,尽管在i/o接口中作了些精简,但对日常常用的扩展功能却没有多大的影响,是轻薄机型中少有的兼顾各方面性能的轻薄笔记本。
世界上第一台配备遥控器的笔记本电脑(2002年)
satellite 5110是东芝笔记本在多媒体应用上的又一力作,东芝一贯采用的优质音箱、双屏显示技术和独立显卡设计等为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平台,satellite 5110世界首次采用的遥控技术更是把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多媒体技术和笔记本结合。
别一方面,东芝自主开发的遥控技术、cpad触摸板等设计使笔记本更易操作,笔记本在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众多“第一”带来的启示
今天的笔记本正是由一个个这样的“第一”积累起来的,从今天看来,上面摆出来的有些“第一”也许像是水到渠成,但无论如何,敢于做“第一”就已经是一种勇气,东芝公司之所以在笔记本领域创下的近40个第一,除了其对笔记本发展观察的独到眼光外,还因为东芝对笔记本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敢于开创的勇气
在这里摆出的这么一堆“东芝第一”并不是让人去瞻仰,而是让人去学习和借鉴,特别是笔记本里国内的oem品牌,真正要在笔记本领域成为民族工业的旗帜,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东芝笔记本20年来走过的路是值得借鉴的。创新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行业本身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

热电偶补偿方法有哪些
佳能5DS R单反相机5000万像素加持可以清晰的看到拍摄画面中的细节
解析充电用 Buck 转换器实现 CV/CC 控制的方法
水凝胶循环拉伸和压缩测试操作指南:万能试验机夹具搭配步骤解析
PADS Layout PCB布局的复用操作方法教程
东芝笔记本辉煌回顾
D类音频放大器CS8676E的特点及应用
澳大利亚:中国半导体若是自研成功,未来芯片将“一文不值”!
智能底盘国产化的机会到底在哪 本文告诉你答案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让无线物联更进一步
可穿戴崛起的开始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制造社群去中心化构建方法
一文读懂蓝牙网状网络什么是“友邻节点”与低功耗
2020年第三季度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4760万台
Redmi新机Redmi 8A将在本月正式亮相
TektronixTDS7104数字荧光示波器TDS7104
PADS Logic界面鼠标的使用介绍
OpenCV常用的 7 个示例(Python版)2
格雷码的编制规律
医疗可穿戴市场鱼龙混杂 核心技术尚待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