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四大法宝安全是首位,国产MCU发展冷思考

微处理器和单片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欧美开始兴起,1981年8051单片机问世,到今天已经有37个年头。从各大厂商发展布局上来看,都脱离不了背后的市场行情。比如2015年开始,为争夺市场份额,布局强劲增长的物联网应用,mcu主要厂商之间发生了数起大规模并购。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从收购完成合并后的销售数据看,nxp、microchip和cypress 2016年mcu产品线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排名也相应上升。未进行大规模收购的mcu厂商则表现平平,只有个位数的增长,比如st和ti,有的出现了大幅下降,比如像samsung。
如今物联网风口持续发酵和许多新兴概念让mcu厂商有了新的发展契机,ic insights 研究报告说,mcu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到209亿美元,销售267亿颗芯片。与此同时有两个关键词笼罩了2017年的mcu市场——缺货和涨价。这到底是中国mcu厂商的危机信号还是机遇?
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8)暨第91届中国电子展即将在深圳召开。与非网记者了解到,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灵动微”)将在it和半导体芯片展区主推两款产品——mm32 mcu、mm32-link 调试器。在展会召开前夕,灵动微mcu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娄方超接受了记者采访,并解读了当下mcu市场与公司的发展之道。
灵动微电子mcu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娄方超
mcu四大法门,安全居首 在采访中,娄方超坚持认为以下四大特性将成为mcu产品价值提升的灵魂——safety / connectivity / low power / cost-effective。其中,位居首位的“safety”特性,并非通常意义上大家理解的“加密”,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安全性”,而是更为重要的“安全感”——保护客户的高附加值算法和方案。对此,娄方超介绍了灵动微的安全方面的产品——mindsafe安全技术平台。这一技术平台由三大技术板块组成:code protection(代码保护),data encryption(数据加密),safe downloading(下载安全)。
其中,代码保护:抛开传统mcu保护手段不谈,灵动微采用定制化嵌入式闪存模块,其设计和保护机理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款同类型mcu产品,可以为客户及idh伙伴提供多层次、可灵活分级授权的高安全代码保护手段。
数据加密: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风险,以灵动微的mm32 mcu产品系列为例,均内置了硬件级aes-128/192/256加解密电路,可以保护客户每一比特的珍贵数据不被窃取。除此之外,mm32 mcu超高安全等级产品中,更提供了准银行级安全手段,确保客户应用安全无忧。
下载安全:大多数时候,mcu的安全威胁并不一定来自于针对mcu芯片本身的攻击,而是在程序下载/烧录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薄弱环节中,遭到截获和破解。mm32-link调试/下载器可以化解其中危机,除可以提供用户稳定便捷的调试/下载体验之外,更与mindsafe安全技术平台中的其他两个板块结合,确保程序开发、调试、下载烧录全流程的安全。
在mcu安全方面,娄方超总结道:“灵动微深信,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安全感的体验,切实保护客户高附加值的设计和思想,方能实现与客户的共赢。”
缺货、涨价下的三大布局 众所周知,mcu是一个被巨头垄断的市场。根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mcu供应商的销售总额约为3532亿美元,其中前十名就占了当年营收的58.6%,厂商以nxp、renesas、microchip、st为主。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下的缺货涨价潮、物联网的兴起、国内晶圆厂的不断成熟和国家大基金的支持给了国内mcu厂商很多机遇。灵动微作为国内mcu原厂,又有怎样的布局?
娄方超表示:“灵动微长期致力于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积极、深入的合作,确保可以得到产能的极大保障。只要我们的代理商或客户提供准确的需求预测且信誉良好,灵动可以提供平均快达2~4周的交货周期,对于激增的临时订单,灵动也会与客户积极协商,尽力调配产能,充分保障客户生产交付。”
除了着力于产能布局,技术实力才是抢夺市场的根本,对此娄方超说道:“目前,灵动微大量提供的mcu产品覆盖180nm、110nm、55nm等主要半导体工艺节点,与此同时,基于40nm和28nm的专用mcu产品也正在积极开发或测试中。通过对芯片设计研发的大量、超前投入,使得灵动可以不断推出在功能、性能、功耗及可靠性方面更优的新产品,同时也可以对已有成熟产品持续优化迭代,确保交付的mcu产品在严格保持产品特性稳定,软件兼容的前提下,让客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不仅如此,灵动微也在用全新方案来让客户规避涨价风险,比如,2017年年中,灵动推出的mm32w无线mcu产品系列,在全球首次提出“让无线mcu原位替换通用mcu”和“让无线模块变成标准接口”的理念,使得客户能够用同一块pcb板,灵活加工有线/无线两种产品,最大程度节约了bom备料。
国产mcu发展的冷思考 正如前面所说,物联网时代下,各类终端需求重燃了mcu市场。在中国市场,由于本土oem厂商需求量大,arm内核授权的便利性,加上当地服务的天然优势,催生了不少mcu的初创企业。但想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局面还是难度颇大。
国产mcu发展不仅受现阶段国际环境影响,而且娄方超还认为:“通用mcu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艰苦投入,需要前瞻性的规划,加上极为接地气的应用推广,需要汇聚行业内包括半导体工艺、芯片设计、应用开发、工具链设计、技术支持、行销推广、供应链整合、认证管理等等各方面的专业优秀人才,并且需要保持相对长时间紧密高效的工作,才有可能拿出基本成形的mcu产品和生态体系。能否汇聚这么多的智力和资金资源,且有耐心持续投入5~10年,这可能是本土mcu发展的最大瓶颈。”
然而娄方超还坚定地表示mcu未来的机会在中国,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mcu应用“定义权”在中国。不管从消费类的玩具、手机周边、家居家电,到工业类的电机控制、汽车电子、无线通讯,甚至物联网、人工智能,在中国都有大量的开发团队和配套的支持体系,以及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应用场景。这使得mcu产品及方案的“定义权”逐步移到中国来,而这是本土mcu厂商生存成长的天然土壤。
其次,中国有距离和服务理念方面的优势。本土的mcu厂商及其员工,已经习惯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高效的行事风格,堪比外卖订餐的便捷。这一点在全球其他电子行业市场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随着国内对集成电路行业投入的加大,产业链配套越来越齐整,以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群为例,可以很容易地串联起从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到封装测试,直至失效分析的完整工业链条,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可以做到最优。
最后娄方超寄语中国mcu市场:“目前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找到比在中国更适合mcu厂商发展的机遇。灵动将始终践行‘利他’主义,打造本土mcu安全与生态,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mcu产品和服务,为我们的客户鞠躬尽瘁。”

物联网安全:保护资源受限的设备
芯片设计行业的新变革
苹果基于Micro LED显示专利:可随着时间展示不同的画面
安规电容上的丝印是什么意思呢?
从桥梁照明系统看LED技术使用已成为趋势
MCU四大法宝安全是首位,国产MCU发展冷思考
怎样去除新家装修甲醛异味 如何去除室内甲醛
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从Modbus到MQTT
三星Galaxy S21/S21+参数曝光
排母连接器塑胶材料的区别
仿生生物嗅觉传感器研究进展
美国航天局的“毅力号探测器”顺利踏上火星
小米发布新品MIX Alpha,其想象空间无限
德州仪器处理器(TI)详细资料
铝基板跟pcb板区别
科通技术携手AMD解码专业音视频及工业医疗图像新趋势
吕廷杰:5G赋能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印度首次与马斯克SpaceX合作发射通信卫星
高颜值高性能的华为荣耀8上市十个月没降价,为什么?
扫地机器人哪款湿拖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