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放在最前面:
1.nolo cv1,就是这款设备。
2.不贵。
3.管用。比想象中更好用,但需要一定的调试才能实现满足甚至超乎我们预期的效果。
4.不难。事实上,这款设备的安装没有任何难度,“调试”主要是针对我们的使用环境因地制宜进行配置——也就是寻找最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一类的操作,用不了多少时间。
好了,让我们进入正题——关于“用小米vr一体机体验《beat saber》乃至更多steamvr游戏”的话题,这里有你想要知晓的一切。
一点说明
必须指出,在擅长动手的虚拟现实玩家圈子里,“用vr一体机来玩steamvr游戏”其实是个相当热门的话题:除了知名度较高的riftcat之外,在github一类卧虎藏龙技术宅出没的平台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工程范例——最著名的就是alvr。不过,诸如此类的软件方案基本都有几个共通的问题:
首先就是安装调试难度——尽管对于心灵手巧的技术宅来说不在话下,但对于缺乏软硬件折腾经验的朋友来说,想要顺顺利利把这些民间草根高手打造的app和客户端装进自己的一体机和pc中并且调校到得心应手的程度绝非易事。至于这套操作有多麻烦,看这个例子:
今年6月1日的时候,youtube知名vr专题主播sebastian放出了一部标题为《how to sideload apps to the oculus go - how to install riftcat vridge o-n the oculus go》的短片。尽管在一再强调了“如何容易”这种关键字,但诸位能猜到这部视频究竟有多长吗?
就是此人,熟悉youtube那些vr主播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
答案是8分59秒。顺带一提,安装过程中需要手动进入开发者模式。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和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微软mr头显不同,目前市面上的主流vr一体机的标配几乎都是单手柄控制器。换句话来说,即便诸位不辞劳苦折腾上半天总算搞定了软件配置连接,到头来接触到的依旧是不完整的steamvr游戏内容——更有甚者,对于某些必须用到双手柄的steamvr游戏来说,想要正常体验都是奢望。以我们都不陌生的《beat saber》为例,单凭软件方案的话,我们能够玩到的只有那个丝毫不酷炫的“单手模式”而已,蹩脚程度只怕会让大多数朋友大失所望。
alvr的github说明,解释得明明白白
也许有朋友会有疑问:既然如此,我再搞来一支一体机手柄不就可以双持了吗?没那么简单,且不说目前的vr一体机系统是否原生支持这种“双接入”模式,单从3dof手柄天生的缺陷来看,最终的体验效果也注定无法让人满意,这点我们后文另有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阶段性结论:
1.现阶段由民间草根高手开发的第三方“一体机畅玩steamvr”软件,在安装设置的便捷性方面依旧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2.单凭目前vr一体机标配的硬件系统,想要玩转steamvr游戏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需要可靠的第三方空间定位与交互控制设备。
好,让我们看看nolo
对于熟悉“移动vr”这个概念的朋友来说,nolo cv1应该不是什么陌生的名字——简单来说,利用这款套件,我们可以让原本只能坐下看片的vr手机盒子以及vr一体机摇身一变,畅玩6-dof移动vr游戏,成为一台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走触摸幻像的准高端vr设备——就理论上来说,实现了类似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微软mr头显的vr体验。不仅如此,随着软硬件系统的不断迭代完善,如今的nolo cv1甚至实现了“连接pc让vr一体机体验steamvr游戏”的功能,且实际效果远比单纯的软件方案出色得多。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具体操作吧:
首先是设备列表——
必要准备:
整整齐齐四大件
(1).小米vr一体机一台,确保电量充足;
(2).nolo cv1套件一套,确保电量充足;
(3).安装windows 10系统的pc一台,推荐显卡配置nvidia gtx1050以上,确保显卡驱动更新至最新版;
(4).5g路由器一台。
然后是设备安装——
1.在pc端安装steamvr和nolo home客户端,前者我们都知道去哪下载,后者在nolo官网上可以找到资源链接;
记得要看说明唷
2.在小米vr一体机中安装nolo home,在小米vr一体机的应用市场里可以找到这个app;
3.连接5g路由器和pc,然后把小米vr一体机与5g路由器连接,确保pc和一体机处在同一wifi网络环境中;
追求稳定的话就用网线吧
4.将nolo cv1套装中的固定卡座粘贴在小米vr一体机的上沿中央(双面胶轻松搞定),然后将套装中的头盔定位器沿着固定卡座侧面插入即可固定;利用配套的数据线将定位器和一体机连接起来;
不大,不重,线不长,不碍事
5.将nolo cv1套装中的定位基站放在水平桌面边缘(最佳高度是与肩同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适当调整),按下定位基站以及nolo cv1套装手柄的系统键,指示灯转为绿色即为开机成功;
记得给基站充好电
6.将已经安装好头盔定位器的小米vr一体机放置在正对定位基站、距离2米之外的水平地面上,确保小米vr一体机和定位基站之间没有遮挡;按下头盔定位器上方的配对键,即可自动完成高度定位校准地平面;
体验过steamvr的朋友应该对这步骤不陌生
7.将小米vr一体机以及nolo cv1的配套手柄正对定位基站,依次双击两支配套手柄上的系统键,完成正方向标定;
同样是耳熟能详的操作
8.在pc端打开nolo home客户端,然后点击主界面中央的“开启投屏”按钮;
都找到了吧?
9.启动小米vr一体机上安装好的nolo home app,即可自动在pc端的nolo home客户端上自动呈现出投屏画面;倘若未能实现自动投屏,可以在pc端nolo home主界面的“投屏设备”列表中找到待投屏的小米vr一体机设备,点击连接即可;
搞定画面如上。下排这四个圆弧对应的是相应设备的电量
10.虽然乍看之下步骤很多,但以上列表是将所有操作事无巨细逐一列举所呈现的结果;实际上,真正的操作难度和微软mr头显的安装设置非常相似,比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安装难度低得多。
11.一切就绪,完成#9的步骤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12.戴上小米vr一体机,拿起nolo cv1配套的手柄,开玩!
steamvr,俺来咧
体验如何?
安装简单固然是优点,但实际体验不佳也是白搭——那么,这套“nolo cv1 × 小米vr一体机 = 移动vr也能把玩steamvr”的方案运行效果究竟如何呢?
经过实机体验,目前可以确定的阶段性结论如下:
1.画面没问题——负责运行vr游戏的是pc端,一体机要负责的仅仅是画面显示而已;因此只要pc端的硬件配置合格,那么小米vr一体机屏幕上的画面绝对可以让人满意——毕竟,单就屏幕分辨率来说,小米vr一体机的参数其实并不逊色于htc vive和oculus rift;
2.延迟问题不大——即便是在pc平台,“vr无线化”也是个让众多厂商困扰许久的技术难题;拜5g所赐,如今我们反而可以用vr一体机弯道超车抢先品尝一下这道vr2.0时代的标配硬菜了——从实际体验来看,如果是放在一般家庭这种较为简单的网络环境中,那么通过5g路由器无线连接pc与小米vr一体机所产生的实际延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至少体验《beat saber》这种对节奏感十分敏感的音乐vr游戏不在话下;
3.配置需要下点功夫——这个需要特别强调一下,nolo cv1标准套装所提供的基本是一个锥形的“outside-in”追踪区域,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以及使用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定位基站的位置、高度和朝向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仔细调整;就某种意义来说,nolo cv1确实是一套相当“个人化”的vr追踪解决方案,不存在“离地××米为最佳”一类的泛用设置;当然,诸如此类的调整基本就是个熟能生巧的活计,耐心充足的朋友很快就能掌握要领;
4.能玩,且比单纯的软件解决方案好玩得多——至少这次我们确实拿起了6dof的双手柄,操作交互的自由度大幅提升,兼容的vr游戏列表大幅延长,可以亲眼见识一下过去的两年valve为何会在vr这个领域如此投入了。
综上所述,“nolo cv1 × 小米vr一体机 = 移动vr也能把玩steamvr”的体验效果,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不过,想必还会有不少朋友对这套并非100%原生的方案心存疑惑,无妨,在本文的最后,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家最关注的几个问题吧:
q&a
q:我还是不明白,如果再单独购买一支vr一体机手柄,配合其它串流软件方案岂不是性价比更高吗?
a:并非如此。事实上,nolo cv1真正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配套的无线投屏客户端上,6dof手柄才是这组套件最重要的卖点所在。简单来说,无论是小米vr一体机还是目前市面上的其它高端vr一体机设备,即便头显本体实现了6dof空间定位机能,配套的手柄往往依旧停留在3dof的初级阶段;由此一来,即便我们通过其它软件手段实现了双持原装手柄的功能,当我们戴上头显进入《beat saber》之后,很快就会发现无论如何挥舞手臂,视野中的光剑依旧只会固定在一个不变的相对位置上进行全方向旋转而已,和我们预期中大开大合流畅自然的劈砍体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种结果想必不是诸位乐于经见的吧。
q:让我开门见山地说吧,这套方案还有什么无法忽略的短板?
a:最直接的短板就是基本追踪范围只在我们面前的180°区域,换句话来说,转身背对定位基站依旧想保持追踪效果是不现实的——当然,如果仅仅是坐下来体验驾驶模拟一类的vr游戏,或者体验《beat saber》这种只会面朝一个方向的vr游戏还是没问题的,归根结底,这种追踪效果和oculus rift最早的基础版(也就是2016年那个没有配备oculus touch的版本)以及psvr的体验基本相同;当然,如果一定要追求“可以转身”的vr游戏体验,nolo cv1也提供了一键转身的相关功能,适应一下就不难上手。
q:那么这套方案和微软的mr头显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a:第一,微软mr设备的硬件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宣传中的“更低配置也能流畅体验”仅仅停留在混合现实门户这个操作界面中,一旦真正进入游戏,实际的硬件需求丝毫不会缩水,这点只要是有过实践经验的朋友都清楚;第二,在steam平台上支持mr设备的内容会有一个专门的分类标识,筛选一下就不难发现实际数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虽然还有一些游戏和应用即便没有明确标出支持也能运行,但兼容性究竟如何那就不一定了;第三,微软mr设备目前必须通过数据线与pc连接方能正常使用,换言之即便是在居家生活的室内环境下,自由度依旧要比无线连接且兼顾pc与移动端的小米vr一体机nolo拓展方案逊色一筹。基本状况就是如此,至于如何取舍,大家根据现实条件自行决定吧。
q: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评价这套方案?
a:归根结底,“nolo cv1 × 小米vr一体机 = 移动vr也能把玩steamvr”是一种典型的“渐进提升式”vr体验方案,很符合当前主流消费者对vr缺乏认知和信任,需要逐步确认设备需求添加硬件完善体验的现状;从消费成本的角度来看,比起缺乏调研与深度体验就一步到位购买高端vr设备,这套方案的性价比要更高一些,更适合新手上路的用户接触体验vr系统。诚然,和目前最高价格标准的vr民用设备相比,nolo cv1谈不上完美,但确实可用且具备实用价值,这点是不会有错的。
一言以蔽之,关于“如何评价这套方案”,我相信这句引言就是最完美的回答:
但我以为这是不错的,我们有投枪就用投枪,正不必等候刚在制造或将要制造的坦克车和烧夷弹。
物联网如何塑造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一个关于超越的编程大赛怎么可以专属的编程语言呢?
收取汽车金融服务费是否合法?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最新消息:iPhone8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3D生物扫描取代指纹识别
32.75Gbps Virtex UItraScale GTY 收发器可以做些什么?
实测:小米VR搭配NOLO,VR一体机也能畅玩《Beat Saber》(附详尽教程)
优傲机器人公司今年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加大布局力度
IBM与美国高校合作 研发AI芯片
数字化车间是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制造的起点
东风新项目开工 将建成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5G时代趋势下FPGA产业将大有可为
关于5G时代全面开启互联互通的介绍分析
智能家居产品不需要外部电源支持也能维持长期的运转?
采用VHDL语言与FPGA实现卫星同步数字复接系统的设计
Lesson40图像采集与显示设计之FIFO的配置与使用
370电机和260电机区别 370电机为什么叫
MEMS激光雷达初创公司Blickfeld获750万欧元融资,大陆集团跟投!
数字人民币在深圳首次公测,未来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宝?
电池修复需要导通常见的误区
详细介绍十大国际顶级的电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