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6月21日消息,据venturebeat报道,用思维控制机器人并不像听起来那么遥不可及。麻省理工学院(mit)下属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界面,它可以读取人类操作人员的脑电波,让他们通过思维命令机器执行任务。
图:麻省理工学院(mit)下属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机器人系统监控着人类操作员的脑电波
csail主管丹妮拉·鲁斯(daniela rus)表示:“我们希望远离人们必须适应机器限制的世界。像这样的方法表明,开发一种更自然、更直观的机器人系统是非常有可能的。”该系统采用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大脑活动,其中脑电图通过连接在头皮上的电极检测大脑中的电活动,而肌电图是用于测量运动神经元产生的信号。
脑电图和肌电图都不是完美的科学,也不是特别精确。但是,通过将两者合并在一起,研究团队能够获得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更高的准确度。博士研究生、该项目论文的第一作者约瑟夫·德尔普雷托(joseph delpreto)说:“通过观察肌肉和大脑信号,我们可以开始了解某个人的自然姿势,以及他们对是否出了问题做出的仓促决定。这有助于让人与机器人的交流变得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csail团队的算法分析了“错误相关电位”(errps)的信号,这是一种神经活动模式,当人们注意到错误时,它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检测到错误的那一刻,比如当被控制的机器人即将出错时,它就会停止工作,以便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基于手势的菜单界面来纠正错误。
鲁斯表示:“这项结合了脑电图和肌电图反馈的工作,使得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可被应用到更广泛的应用中,这比我们以前只用脑电图反馈所能做的还要多。通过包括肌肉反馈,我们可以用手势远程指挥机器人,从而产生更多的细微差别和特异性。”
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的70%相比,人类监督的机器人纠正错误的时间超过97%。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系统对以前从未使用过它的人同样有效。该研究小组认为,该系统对语言障碍或行动不便的人可能更有用。
测试工程师面试经验分享
蒸汽发生器与传统锅炉有哪些不同
网络摄像机的警报输入/输出
电话机器人到底强在哪里,它有哪些优势
诺坎普体育场场内覆盖升级到5G
机器人可以通过操作人员的脑电波,思维命令执行任务
基于μCOS-II的USB主机系统设计
爱立信率先完成IMT-2020(5G)系列测试
车载逆变器对电瓶有害吗
TCL科技在智能终端产业布局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战略延伸
智慧供热:组态设计换热机组远程在线监控系统
虚拟演讲APP开发功能
OPPOReno2将于8月28日在印度发布 搭载20倍数变焦
vivox20即将发布:vivox20的三大亮点或助它成为今年最畅销手机
算力狂热时代的冷静之道:宁畅总裁秦晓宁分享企业的算力最优解
示波器DSO-X3032A维修开机自检三遍—安捷伦仪器维修
MATLAB—帮你快速入门MATLAB(基础知识篇)
多模态交互已成未来发展关键所在 思必驰紧抓发展新契机
基于分布式算法的低通FIR滤波器
DC/DC降压型μModule稳压器可抵御负载过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