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协议与应用关键技术

一、引言
工业以太网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以太网技术,在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ieee802.3标准)兼容。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本质安全性等方面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
ethernet过去被认为是一种“非确定性”的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为it领域应用而开发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只能得到有限应用,这是由于:
etherne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采用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方式,当网络负荷较重时,网络的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ethernet所用的接插件、集线器、交换机和电缆等是为办公室应用而设计的,不符合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要求;
在工厂环境中,ethernet抗干扰(emi)性能较差,若用于危险场合,以太网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能;
ether-net不能通过信号线向现场设备供电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广,ethernet传输速率的提高和ethernet交换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在工业以太网中正在迅速得到解决。
二、ethernet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关键技术
(一)通信确定性与实时性
工业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数据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满足控制作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即信号传输要足够快和满足信号的确定性。实时控制往往要求对某些变量的数据准确定时刷新。由于ethernet采用csma/cd方式,网络负荷较大时,网络传输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要求,故传统以太网技术难 以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准确定时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一直被视为“非确定性”的网络。
工业以太网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得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采用快速以太网加大网络带宽
ethernet的通信速率从10、100mb/s增大到如今的1、10gb/s。在数据吞吐量相同的情况下,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着网络负荷的减轻和网络传输延时的减小,即网络碰撞机率大大下降,从而提高其实时性。
采用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
用交换技术替代原有的总线型csma/cd技术,避免了由于多个站点共享并竞争信道导致发生的碰撞,减少了信道带宽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降低网络负载
工业控制网络与商业控制网络不同,每个结点传送的实时数据量很少,一般为几个位或几个字节,而且突发性的大量数据传输也很少发生,因此可以通过限制网段站点数目,降低网络流量,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的实时性。
4.应用报文优先级技术
在智能交换机或集线器中,通过设计报文的优先级来提高传输的实时性。
(二)安全性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等,对应用于这些工业现场的智能装置以及通信设备,都必须采取一定的防爆技术措施来保证工业现场的安全生产。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对以太网系统采用隔爆、防爆的措施比较可行,即通过对ethernet现场设备采取增安、气密、浇封等隔爆措施,使现场设备本身的故 障产生的点火能量不外泄,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于没有严格的本安要求的非危险场合,则可以不考虑复杂的防爆措施。
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是工业以太网应用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安全性问题。工业以太网可以将企业传统的三层网络系统,即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现场设备层,合成一体,使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快、实时性更高,并可与internet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工厂的运作效率。
但同时也引人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向题,工业网络可能会受到包括病毒感染、黑客的非法入侵与非法操作等网络安全威胁。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网关或防火墙等对工业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还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多种安全机制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
(三)稳定性与可靠性
传统的ethernet并不是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没有考虑工业现场环境的适应性需要。由于工业现场的机械、气候、尘埃等条件非常恶劣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因此对设备的工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厂环境中,工业网络必须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可恢复性及可维护性。
为了解决在不间断的工业应用领域,在极端条件下网络也能稳定工作的问题,美国synergetic微系统公司和德国hirschmann,jetter ag等公司专门开发和生产了导轨式集线器、交换机产品,安装在标准din导轨上,并有冗余电源供电,接插件采用牢固的db-9结构。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主干网可采用光纤传输,现场设备的连接则可采用屏蔽双绞线,对于重要的网段还可采用冗余网络技术,以此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四)总线供电问题
总线供电(或称总线馈电)是指连接到现场设备的线缆不仅传输数据信号,还能给现场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对于现场设备供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在目前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地修改物理层的技术规范,将以太网的曼彻斯特信号调制到一个直流或低频交流电源上,在现场设备端再将这两路信号分离开来。
不改变目前物理层的结构,而通过连接电缆中的空闲线缆为现场设备提供电源。
三、工业以太网协议
当以太网用于信息技术时,应用层包括ht-tp、ftp、snmp等常用协议,但当它用于工业控制时,体现在应用层的是实时通信、用于系统组态的对象以及工程模型的应用协议,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应用层协议,但受到广泛支持并已经开发出相应产品的有以下凡种主要协议。
(一)hse
基金会现场总线ff于2000年发布ethernet规范,称hse(high speed ethernet)。hse是以太网协议ieee802.3,tcp/ip协议族与ffill的结合体。ff现场总线基金会明确将hse定位于实现控制网 络与internet的集成。
hse技术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链接设备,它是hse体系结构将hl(31.25kb/s)设备连接 100mb/s的hse主干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网桥和网关的功能。网桥功能能够用于连接多个h1总线网段,使同h1网段上的h1设备之间能够进 行对等通信而无需主机系统的干涉;
网关功能允许将hse网络连接到其他的工厂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hse链接设备不需要为h1子系统作报文解释,而是将来自h1总线网段的报文数据集合起来并且将hl地址转化为ip地址。
(二)modbus tcp/ip
该协议由施耐德公司推出,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将modbus帧嵌入到tcp帧中,使modbus与以太网和tcp/ip结合,成为modbus tcp/ip。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方式,每一个呼叫都要求一个应答,这种呼叫/应答的机制与modbus的主/从机制相互配合,使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很高的 确定性,利用tcp/ip协议,通过网页的形式可以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
利用网络浏览器便查看企业网内部设备运行情况。施耐德公司已经为mod-bus注册了502端口,这样就可以将实时数据嵌人到网页中,通过在设备中嵌入web服务器,就可以将web浏览器作为设备的操作终端。
(三)proflnet
针对工业应用需求,德国西门子于2001年发布了该协议,它是将原有的profibus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形成了profinet的网络方案,主要包括: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分布式自动化系统;
规定了profinet现场总线和标准以太网之间的开放、透明通信;
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制造商,包括设备层和系统层的系统模型。
profinet采用标准tcp/ip十以太网作为连接介质,采用标准tcp/ip协议加上应用层的rpc/dcom来完成节点间的通信和网络寻址。它可以同时挂接传统profibus系统和新型的智能现场设备。
现有的profibus网段可以通过一个代理设备(proxy)连接到profinet网络当中,使整profibus设备和协议能够原封不动地在 pet中使用。传统的profibus设备可通过代理proxy与profinet上面的com对象进行通信,并通过ole自动化接口实现com对象间的 调用。
(四)ethernet/ip
ethernet/ip是适合工业环境应用的协议体系。它是由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s asso-cation)和control net international两大工业组织推出的最新成员与device net和control net一样,它们都是基于cip(controland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的网络。它是一种是面向对象的协议,能够保证网络上隐式(控制)的实时i/o信息和显式信息(包括用于组态、参数设置、诊断等)的有效传输。
ethernet/ip采用和devicenet以及controlnet相同的应用层协议cip。因此,它们使用相同的对象库和一致的行业规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ethernet/ip采用标准的ethernet和tcp/ip技术传送cip通信包,这样通用且开放的应用层协议cip加上已经被广泛使用的ethernet和tcp/ip协议,就构成ethernet/ip协议的体系结构。
四、工业以太网的优势
(一)应用广泛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如visualc++、java、visual basic等都支持以太网的应用开发。
(二)成本低廉
以太网网卡的价格较之现场总线网卡要便宜得多(约为1/10);另外,以太网已经应用多年,人们对以太网的设计、应用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大量的软件资源和设计经验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开发和培训费用,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并大大加快系统的开发和推广速度。
(三)资源共享能力强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太网已渗透到各个角落,网络上的用户已解除了资源地理位置上的束缚,在联人互联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就能浏览工业控制现场的数据,实现“控管一体化”,这是其他任何一种现场总线都无法比拟的。
(四)通信速率高
目前,10、100mb/s的快速以太网已开始广泛应用,1gb/s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传统的现场总线最高速率只有12mb/s(如西门子profibus-dp)。显然,以太网的速率要高。

Heyue贴片电解电容125℃车用系列的介绍
如何避免PCB板上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机械裂纹
一文告诉你这20家企业为什么来光亚展?
低成本的单色LCD构建菜单界面的方案介绍
导线精灵——导线覆冰智能识别监测装置
工业以太网协议与应用关键技术
vivo APEX 2020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VOC和PM2.5传感器对睡眠的帮助
2018亚太区块链峰会(夏季场)东京热辣来袭!
特斯拉:好的作品是看得见的
三星A40s全面评测 续航能力在整个手机界中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压力变送器的现场标定测试
车刀的实验
TI开发出一系列全集成式SAR型ADC
免费换电的猛犸电动已入驻深圳海岸城
创想三维新品首发 Ender-3 Max核心技术全面升级
一文分享OCS实现方法
再创新高!华为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份额43.85%,蝉联第一!
人工智能如何变得更加的务实
人工智能的10大事件详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