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出若干意见支持机器人 万亿市场起舞

工信部党组成员金书波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后期将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并制定《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另外,工博会近期也如火如荼的召开,会上也发布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制度。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有助于产业发展以及龙头公司的脱颖而出;接下来产业基金等具体支持政策可期,产业有望开启新一轮的并购重组行情,万亿市场起舞在即。
一揽子产业政策望落地 机器人发展望进入快车道 在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上,金书波指出,当前社会各界对发展机器人热度不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今年1-9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量达到5.09万台,同比增长30.8%,比去年全年增长率高出约9个百分点,年均增速将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着诸多新问题、新动向。一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有所突破,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二是部分自主品牌产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三是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四是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问题仍未根本改变;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建立,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等。
金书波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一是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导地方政府理性发展机器人产业;二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加快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四是建立完善标准和认证体系;五是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六是研究制定《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搭建各部门精准施策平台。
无独有偶,在之前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是整体框架,下一步会落实各个领域的子领域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对如何落实“两突破”将做出相应的部署,对机器人质量可靠性等方面会有相关的政策,预计今年年底应该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陆续出台。
今年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在关于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表示,“十三五”期间聚焦“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竞争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另外,据之前媒体报道,下一步国家将出台一些具体措施,支持真正有实力的好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对外合作。从工信部的角度,也会有更具体的重点区域发展指导,加强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引导。“政策都是辅助的,旨在创造良好环境和引导,产业的发展还是要交给市场。”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调查,目前全国规模以上机器人企业达到800多家,各地在建园区有42个,地方出台的支持政策达到77项。“散乱”的产业现状已成为阻碍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本土机器人品牌崛起 标准检测认证制度诞生 在近期举行的工博会上,沈阳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埃夫特、新时代、李群等本土机器人厂商,则在上演自主品牌的崛起。
在新松机器人展台新品发布现场,同样看到了人山人海的盛况。其首发的具有主动视觉系统的智能柔性7轴轻载复合机器人和双臂协作机器人,不仅填补国内同类型机器人空白,也是行业的首次突破。其中,双臂协作机器人拥有14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中空伺服驱动单元,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重磅奖项—工业设计金奖。
南京埃斯顿机器人有限公司则推出了钣金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生产线由智能仓储、激光切割、钣金折弯、打磨、装配、视觉抓取、包装及远程监控等单元组成。该智能产线可以按照不同企业要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现代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一条产线生产多种产品,可以对产品的数量和型号进行定制化生产。
除了本土机器人厂商,本土系统集成商也纷纷亮相。其中,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现场演示了充电宝全自动生产线。记者看到,此线体是一条全自动上料、组装、测试和包装生产线,由13套工作站整合组成,可应用于电子产品全自动无人化生产。
此外,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是国内首台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高节拍输送系统small pallet。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可应用于车身分总成自动焊接生产线,可以快速适配不同车身零件。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跞表示,和往届工博会相比,本届工博会参展机器人厂商明显增多,生态布局更加丰富,同时也开始体现出产品布局的差异性。面对未来更为广阔的机器人市场需求,本土企业仍需要选准定位,在差异化研发方面要下定决心,基于自身资源,强化原创投入。
另外,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在工博会期间实现了一大跨越。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向社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认证(cr)”标志,同时颁发首批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证书。
首批获颁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有19家,包括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棠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工业机器人企业”和“家用/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两块牌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中国机器人认证(cr)”标志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取得实质性进展,也预示着技术标准、质量规范、章程制度,将在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车载数字无线电广播
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签约 总投资超2200亿
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的连接方式和注意事项
次级侧同步整流
网络虚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工信部将出若干意见支持机器人 万亿市场起舞
.NET MAUI正式支持 Visual Studio for Mac 17.4中使用
一加手机2到底值不值得买
除了看病,人工智能还能做什么
新型无线VPN路由器硬件设计开发方案
热转印制板方法介绍
西安 10 所学校新建机房采用国内自研操作系统统信 UOS 首次大规模应用!
苹果发布MacOS Catalina 10.15.4补充更新 解决FaceTime通话问题
Kepware助力无人化控制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腾讯的“黑色星期三”
无需PWM信号即可对汽车刹车灯和其他信号LED进行精确的调光/明亮控制
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的区别
FPGA和USB3.0通信-硬件测试之SDK的安装
什么是中国1号信令,有哪些分类
全国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