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谐振器到滤波器,简述SAW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一篇关于声波滤波器的文章《rf filter design – from resonators to filters》,文章作者是 gergely simon,最初发表在onscale.com的blog。【射频学堂】翻译整理,分享大家学习参阅。
为什么我们需要滤波器?
随着移动设备之间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的增加,尤其是所需带宽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频段被用于移动数据(2g 到 5g)、wifi 甚至简单的电话通话。这些需要彼此适当隔离,以避免串扰和不需要的噪声信号。为了实现这一点,使用了滤波器:它们只允许某些频率通过,并且根据这些频率的范围,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
我们想要达到什么目标?
为简单起见,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带通滤波器:它们允许两个频率之间的大部分能量通过滤波器,同时阻止超出此范围的任何内容(见图 1)。真正的设备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插入损耗表示带内信号的不完美通过,而抑制则量化了带外通过的信号量。这些以分贝 (db) 表示,插入损耗小于 -3 db,抑制至少 30 db 被认为是足够的滤波器行为。
我们如何实现它?
在滤波器中,通常使用谐振器,其典型阻抗响应如图 2 所示。
它们以各种拓扑级联,最终以尽可能高的选择性实现整体带通行为。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采用所谓的梯形拓扑,如图 3 所示。
让我们详细看一下这个例子。请注意,串联谐振器(图 3 中的洋红色曲线)比并联谐振器(图 3 中的蓝色曲线)具有更高的频率响应,并且并联谐振器的并联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器的串联谐振频率对齐(品红色曲线相对于蓝色曲线向右移动)。
现在,如果我们考虑只有一个级的设置(图 3 顶部的一个 zs 和一个 zp),可以提出以下论点,想象这基本上是一个分压器:
带外(~2.1 ghz 左侧和~2.25 ghz 右侧)两个谐振器的阻抗相当——输出大约是输入的一半
在并联谐振器的串联谐振频率附近(下截止,~2.1 ghz),并联谐振器的阻抗变为零,实际上将输出接地,显着降低信号
在分频器 (~2.2 ghz) 附近,并联谐振器的阻抗趋于显着增加,而串联谐振器的阻抗趋向于零——这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几乎造成短路,同时通过几乎理想的接地隔离开路。
在上截止频率 (~2.25 ghz) 附近,第 2 点发生相反的情况:串联阻抗趋于无穷大,将输出与输入隔离,并且透射率再次急剧下降
此外,并联谐振器的阻抗通常低于串联谐振器的阻抗(红色曲线相对于蓝色曲线向上移动)。这进一步增加了带外抑制,因为输出端的分压值始终较小(考虑带外)。
最后,请注意,通常使用传输线理论和传播波携带的功率来研究这些滤波器。尽管如此,分压器类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定性概述。
其他拓扑
梯形滤波器没有很大的带外抑制,如图 4 所示。因此,可以采用其他拓扑结构,例如格结构或组合梯格拓扑(图 5)。
有关结构和设计注意事项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参考资料和 ken-ya hashimoto:rf bulk acoustic wave filters for communications。

UnitedSiC SiC FET用户指南
基于一种抑制传导型电磁干扰的滤波器电路设计
BOE正式发布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AMD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其营收约为30亿美元
潘石屹预测5G时代下的未来世界,5G是统一语言的基础
从谐振器到滤波器,简述SAW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关于嵌入式领域的职业发展方向
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系统中的生物电位电极传感器
西班牙电信已确定将在5G核心网中使用华为设备
新唐科技DDR 总线终端稳压系列介绍
安防企业加码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行业有望开启万亿市场
基于S3C2410X嵌入式微处理器实现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应用方案
OIST研究团队想出兼具准确度和便利性的检测工具
低成本单片集成射频前端电路天线仿真与测试
智能家居引爆点何时来临,我们期待已久
虹科工业树莓派关于Node-RED的科普知识
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车载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介绍
动态数码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