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操控是伪命题吗?谷歌Pixel 5上或许就消失了

说起未来交互,人们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钢铁侠。他在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时基本不需要打字,都是用语音控制 jarvis,用手势来操作虚拟界面。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那样的境界,虽然有 ar、vr,但主流设备还是智能手机,用触控操作来进行交互。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最近几年语音助手也逐渐流行起来,一些基本的操作已经可以让 ai 来完成。
对于手势操控,不少手机厂商也有研究,最近的一个是 pixel 4 上的 motion sense 功能。不过根据外媒最近的消息,google 似乎要在 pixel 5 上将其取消。
比触控操作更自然,比语音交互更快速 motion sense 的概念出自 google 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简称 atap),他们专门将一些概念性的功能成功落地,之前 google 的模块化手机项目 project ara 就是 atap 团队在负责。2015 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他们第一次展示了 project soli 计划,这是一种基于雷达的手势识别技术,比起相机识别,它更精确、快速,并且功耗低,是感知运动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宣传片中,atap 团队展示了很多 soli 技术的具体应用。流传最广的应该是这个用手指调节手表时间的动图,它没有任何物理的表冠设计,而是直接悬空操作,非常酷炫。除此之外,soli 技术还能控制收音机的音量、上一曲/下一曲,控制平板设备上设计软件的笔刷大小、颜色样式。
可以看到,soli 技术实际上是模拟了旋钮、滑块、按钮的物理操作,只是过程中手指不需要接触屏幕以及其他物理表面,而是在空中完成,就像魔法一样。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智能设备的交互不再受屏幕大小,以及复杂的交互规则限制,你可以用最自然直观的方式去控制设备。
像魔法一样,隔空操作手机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处在概念阶段,想要落地到产品上并不容易。虽然雷达可以精确识别手的动作,但它需要复杂的传感器支持,一开始的设备像投影仪那么大,后来 atap 团队将它做到了芯片级别,并且一步步缩小。2019 年,soli 技术的首款落地产品 pixel 4 发布,这也是第一款搭载雷达系统的智能手机。
pixel 4 的 motion sense 可以感知手的细微动作,功能包括加快人脸解锁,在你去拿手机时雷达会提前识别到你的动作,判断你的意图,提前亮屏开始人脸识别,算是加强版的‘抬起唤醒’。放下手机后它又会快速上锁,加强安全性。
然后是操控音乐播放,最开始只能挥手控制上一曲/下一曲,后来的更新中加入了播放/暂停,靠的是感知人手的距离。
闹钟功能就是结合了动作感知和距离感知,在你起床铃响后,用手去够手机,声音会变小,挥动手掌会关闭闹钟。
从上述的功能可以看到,motion sense 功能不只是简单的识别手的动作,而是需要和多个传感器结合,去感知距离、相对运动,以及在整个交互流程上进行优化,配合当前的交互逻辑为手势操控适配。
用 atap 团队一个演讲者的形容,手机外面就好像罩了一层气泡,它不需要你触碰到手机屏幕,就能提前感知你的动作,了解你的意图。他们提到,之前不管是触控交互还是语音交互,设备都是在被动接受指令,而雷达可以让设备拥有主动感知、提前感知的能力,变得更智能。
雷达功能对手机推广不利 设想很美好,motion sense 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也的确有用,不过具体到手机的推广上却出了问题。motion sense 需要依赖雷达发射无线电频率,但各国对于商用无线电频率的范围是有要求的。
根据 google 支持页面的显示,‘目前,motion sense 适用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日本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地区。如果您旅行所到的某个国家/地区未批准使用 motion sense,您将无法使用此功能。’(更详细的支持列表可以参考 xda 文章)
在最近的一场播客节目中, 9to5google 的编辑透露了 google 可能在 pixel 5 中取消 motion sense 功能的消息,原因可能是它会影响手机销量。
从手机产品的综合情况考虑,google 取消 motion sense 也有很多其它理由。这个功能需要在手机顶部加入很多传感器,与现在的全面屏趋势相违背。从功能上来说,它能给手机带来的体验提升也很有限。华为也在 mate 30 中加入了‘隔空操控’,不过目前也只支持上下翻页、截屏,更多像噱头。
缺少开发者支持,功能并非‘不可替代’ 新的交互方式想要推行,少了开发者的支持是不行的。我们可以拿苹果的 face id 类比,它某种意义上也是运动识别,一些自拍相机、ar 贴纸进行适配后,可以达到更精确、真实的效果,这种体验提升与产品原本的发展方向一致,开发者的适配意愿更大。而单独利用 face id 特性做出新产品,付出的创意、适配成本自然更高,目前我只看到了一个 blink 做得还不错。
手势操控也一样,如果只是上一曲/下一曲还好,只要 google 提供接口就可以了。而如果要基于它的特性去做新形态的产品,就需要 google 开放更多接口支持,开发者也要在创意、适配上付出更多。
两者有一点还不太一样,face id 承担了 iphone 人脸识别这样的基础功能,苹果舍弃它就要拿另一个技术替代,比如屏下指纹。而 motion sense 对 pixel 来说只是一个新功能,被直接拿掉的可能性太大了。
下一台手势操控设备,也许不是手机 当然,google atap 团队去研究手势操控的目的,也不局限是在手机上。概念视频里控制智能手表,甚至是没有屏幕的设备,都有未来意义。只是这样一个新功能,没有手机这种量级的消费设备去帮助推广,试错、发展的速度都会降低。
从 google 的设想来看,手势操控并不是一个伪命题,和语音操控一样,它对手机来说只是个补充,但在智能音箱上却有更大的意义。也许我们未来还会在其它设备上看到手势操控,只是可能并非 pixel 5。
本文转自:极客之选

选用医疗电子传感器的不同要求
联建光电表示将聚焦LED大屏制造核心业务
农用杀虫灯的简单介绍
智能传感器怎么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腾讯演示安全漏洞:可冒充银行等机构向用户发送短信
手势操控是伪命题吗?谷歌Pixel 5上或许就消失了
剖析智能交通的几个发展趋势
城堡防御公司发布新的人工智能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
柔性可穿戴器件对未来穿戴带来变革发展
智能门锁真的好用吗?好用在哪里?
LED电源芯片之五通道智能调光芯片SM2315E的应用特点分析
限制ASML对华设备和技术输出的新规又来了
PCB打样抗氧化制作流程和工艺控制
基于UM3561的音效发生器电路图详解
超声波管网流量监测仪
QT+Opencv粒子滤波算法实现视频目标跟踪——(二)滤波算法分析及测试
激光电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潜力不可估量
无人超市APP开发前景
导通孔、盲孔、埋孔、钻孔等,这些PCB中的“孔”你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创新K3+外置声卡评测 强大且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