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MLED电视虎视眈眈,OLED或将出师未捷身先死?

尽管销量裹足不前,但是电视机产业对于新技术的追逐却从未停止,从lcd到oled,再到如今的mled,在这一连串的英文缩写背后,其实是一幅关于显示技术迭代的价值数千亿的产业变迁史。
只要是历史,就会有得意与失意。在每一次大浪淘沙般的产业进步中,在周期性的波峰交错之间,浮沉的又何止是技术。
oled进退两难
自从2010年前后,随着lcd工业化大生产,全面覆盖市面上的中低端产品后,在画质、厚度、功耗等方面占优的oled已然成为了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而从高端市场前期的发展趋势来看,oled也确实不负众望,逐步占据市场高端地位。ihs数据显示,2015年,在2500美金以上高端电视市场,oled电视全球占比仅为15.5%,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便已攀升至51.3%。
就当消费者和终端厂商们以为oled将按照lcd先高端再中低端,然后覆盖整个市场,革新整个电视行业的时候,oled电视自己却开始裹足不前。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市场oled电视的销量有增有降,并没有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大趋势,这两年间,oled电视的平均市场份额仅为0.3%。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oled电视的销量约为7.1万台,对比去年同期的8.3万台,下跌了15%左右。
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在消费级市场oled电视的售价过高。市场数据显示,55英寸oled电视平均售价在万元左右,65 英寸 oled电视平均价格更是达到了15000元左右。
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9年7月,创维宣布启动“oled普及风暴”,其55英寸的创维 s8a oled 电视售价仅为7999元。尽管创维已经尽力压低oled 电视的价格,但是一方面主流市场对于电视屏幕尺寸的关注早已转移至65英寸,另一方面,同尺寸的lcd电视售价最低甚至已经下探到了百元档,手握8000元预算的消费者完全可以购买75英寸以上的lcd电视,两方面因素相叠加,直接就凸显了“oled普及风暴”的无力感。
oled的困局
尽管我们可以将oled显示技术没有在消费级市场普及开来,简单归咎于售价过高,但是任何高端技术前期推广时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售价过高的情况,比如2004年,30英寸的lcd电视售价还处于万元以上。
那么,为何在大规模商用五年后,oled电视的售价依然过高?
首先,oled技术优势虽然明显,但缺点也很突出。诚然,oled在功耗、色彩、对比度等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是oled的平均寿命偏短这一缺点同样很明显。目前,oled面板的平均寿命不过3万小时,日常使用下来的时间不过3年左右。考虑到lcd电视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7年左右,所以更多的终端厂商并不愿冒风险强推这一新技术。
其次,终端厂商和供应链间也存在博弈关系。与lcd已经成为大部分屏厂的日常产线不同,由于韩企在oled领域抢占了先机,因此,目前oled大屏的产线几乎都被lgd垄断。再加上一台电视中,屏幕占据了七成以上的成本,终端厂商和上游屏厂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供需关系,哪家终端厂商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线被捏在lgd手上呢?
对于终端厂商来说,虽然oled足够有吸引力,但是由于lgd居于上游垄断地位,因此,一旦全力押宝oled,那么很可能就会丧失定价权以及主动权。
以苹果为例,由于其手机产品仅能选择三星生产的oled屏幕,因此,必须要与三星签订“出货协议”,但是由于市场瞬息万变,苹果也不能保证绝对完成协议规定的订货量,2020年中,未达成协定目标的苹果就向三星支付了9.5亿美元的“罚款”。
而对于lgd来说,为了维护高溢价,并且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oled商业化的前期,lgd仅选择了几家合作伙伴,也是为了保证这一技术的前期红利能够分配到合作伙伴手中。然而,问题随之而来,oled的低迷销量并没有让产业的上下游挣上钱,如火山般的矛盾在暗自蓄力,隐而不发,一旦爆发就将是赤裸裸的互相指责乃至拆台。
尽管在2019年后,lgd开始急速扩张产能。预计到2022年,lgd三家10.5代线工厂的oled面板总产能将超过1000万片。因此,现阶段,lgd的方向就变成了以销量博利润。这也就是为什么2020年小米、华为能在创维“独代oled”多年后,拿到oled屏幕资源的原因。
出师未捷身先死?
毫无疑问,oled是当下最好的显示技术,而在可预期的未来,lgd主导oled上游产能的现状也不会改变。为了在高端市场抢占先机,避开lgd技术独供的险局,终端厂商们必然要走的一条路就是跳过oled,研发“下一代显示技术”。
比如同为彩电巨头的康佳、tcl就“重仓”了mled显示技术。
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比oeld的对比度高、能耗低、色域高等优势和寿命短、色彩纯度低等劣势,mled已经可以达到千万级对比度,157%色域,使用寿命也突破了10万小时,是oled的两倍有余,能效却只是同尺寸oled的60%。
2020年中,有消息透露,苹果已对晶电、友达投资百亿,希望后两者攻克mled显示技术,为未来的苹果设备保驾护航。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发现,苹果希望摆脱三星的急切心理。
此外,考虑到lcd未来的红利即将被收割完毕,从中长期来看,oled又极易被取代,国内面板头部供应链京东方等企业在2019年末已经逐步停止了在lcd上的投资,转而加紧投资mled等面向长远未来的高端显示技术。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all in押注oled的lgd也看到了mled的大势所趋,开始在oled之外加紧布局mled技术。比如在今年的ces上,lg就展示了mled电视。而且据手机屏幕供应链传出消息的显示,苹果即将推出的新ipad pro就会搭载lgd的mled屏幕。这无疑是一个信号,一方面体现出了lgd对于新技术的敏锐,但是更多的还是昭示出lgd对于oled发展现状的不满,以及希望搭上“下一代显示技术”首班车的急切心理。
总而言之,虽然在目前高端智能电视市场上oled依然独步天下,但是其技术和市场层面的攻坚不力,也直接导致了目前供应链和终端厂商之间的观望态度。可以预见的是,当众多终端厂商和供应链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在未来几年,oled也许真的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在还没有完全普及之前,就被下一代的mled电视给彻底取代。
对于oled来说,和mled之间就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只不过,oled很可能会扮演那个更为悲情的角色。
责编ajx

通过Wi-Fi技术推动汽车转型
开关电源(Buck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及环路设计
ROS机器人如何使用Navigation导航包实现实时定位
高精度降压LED恒流驱动芯片世微AP5192产品描述
移民在美国半导体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MLED电视虎视眈眈,OLED或将出师未捷身先死?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及技术结构
到底该如何学习嵌入式?
启动电容和运行电容的接线方法
荣耀9什么时候上市?荣耀9预热视频来袭!嘲讽小米6七年力作只为撞脸荣耀8
Axon 30 Pro特性曝光:首个基于Arm Cortex-X1打造的商用CPU子系统
电工最不想碰到的故障有哪些
SMT贴片加工中产生锡珠的原因
医疗废物在线监测让医废处置乘上信息化“快车”
你一定不知道,联合利华、花王是如何将3D打印融入包装设计流程的
微型减速电机温升过高该怎么解决?顺力电机
上海贝尔IP核心网三大升级策略
浮点LMS算法的FPGA实现
电容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的说明(一)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