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充电、放电原理与电路结构讲解,全网唯一(修改版)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程师看海
 大家好,我是工程师看海,有朋友反馈本文有几处计算错误,本着严谨的原则,现更正如下(红色文字部分)。
电池充放电电路是手机中最关键的电路之一,是手机一切功能的源头,如果该电路出现问题会使得整个手机工作不稳定, 甚至无法开机。手机的电是从电池来的,电池电压经过电源管理ic后,输出到各个负载,这个电源管理芯片叫做pmic,power management ic ,比如下图所示,电池的电经过pmic后转换为一个叫做system的电,这就是手机的主电源,这个电源有的平台叫vsys,有的平台叫vph_pwr,总之万事万物都是想通的,不管叫什么电,手机来其他模块的电都是从这路电转换而来的,高端手机里有上百路电源,低端手机也有林林总总六七十路电源,都是从vsys来的。
有极个别的情况是vsys无法提供负载大电流要求,此时可以考虑直接从电池vbat抽电,当然这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应用和设计场景。
从电池的角度来看,它既放电为整个手机提供能量,也会被充电储存能量,放电时电流走的是输出路径,见上图绿色曲线路径,充电时走输入路径,见上图浅蓝色和红色路径,usb充电线的充电电流经过typec连接器进来后经过pmic或者辅助充电ic进入电池,实现充电功能;充电路径中红色的是电荷泵高功率充电,浅蓝色路径是buck低功率充电,其实把浅蓝色路径放过来就是boost升压结构,因此手机也可以升压,通过typec接口给其他设备用电。
有同学好奇,为什么充电还要走两个路径?
这两条充电路径一条是主充电路径,一条是辅助充电路径,辅助充电路径充电功率大,我们当前手机里的快充主要就是依靠辅助充电ic实现大功率充电的。
我们结合下图的充电电压电流曲线,再次深刻理解下手机充电过程,假如电池被过放,或长时间不使用,电量非常非常低,甚至低于3.5v,下图中电池是从3v开始充电的,此时叫做pre-charge预充电,预充电过程就是主充电ic在工作,充电路径见上图浅蓝色曲线,usb线缆上的电流和进入电池的电流基本一致,经过预充电后达到t1 cc阶段(cc阶段是constant current恒流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电池电压缓慢上升,而电流保持不变,图中的电流是稳定在3a,而电池电压逐渐从3v上升到3.5v,电池电量缓慢上升。
接下来到达时间t2-t3也是cc阶段,从t2开始,辅助充电ic开始介入充电过程,充电路径见上图红色曲线,此时的充电功率有了大幅变化,usb充电线上的电流可以达到4a,进入手机的电流是usb电流的2倍,大约是8a,图里辅助充电ic是降压电荷泵充电架构,特点是电压减半,电流加倍,usb提供的电流是4a而充进电池的电流是8a。假如usb提供的大约是8v,电池电压是4v,这就是电压减半、电流加倍,8v*4a=32w,此时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大约是32w,这里格外提一点,电荷泵的原理参考以前文章:《一文理解电荷泵电源原理》。
快充的持续时间是很短的,当电池到达一定程度后,充充电电流就会下降,充电过程进入t3-t4,此时的特点是,电池电压不变,而电流逐渐降低,此时叫做cv过程,constant voltage,恒压充电,不过呢,usb电流和电池电流还是保持1:2的关系,此时的充电功率也不低。
t4时间以后,充电功率就明显下降,辅助充电ic休息了,让主充电ic慢慢工作,此时是就进入cv阶段,电池慢慢也就充满电了。
以上就是手机充放电架构及工作流程的介绍,需要说一句的是,手机的电量和电压不是100%正相关关系,在要求不高的场合我们可以用电池电压粗略估计电量,但是在手机这种对电量准确性要求高的场合,高精度体验友好的电量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结合电压和电流对电量进行估计和拟合,比如有的电量计就用卡尔曼滤波估计电量,更简单点的做法是对电流积分来和电压互相补充来估计电量。此外,电池低电量时放电会特别快,不能让用户上一秒看手机还有15%的电,下一秒就突然变成1%了,甚至有的手机玩一玩游戏,电量反而蹦高了,这都是非常不友好的体验。
我们看下实际充电曲线,上图是某手机实测的充电曲线,黄色是usb电压,蓝色是usb电流,橙色是功率,大功率的持续时间只有1小段,该手机使用了更复杂的电池和充电架构设计:120w秒充技术,它采用的是两颗电荷泵设计,将usb网络的20v6a高电压和高电流转换为两路10v6a电压电流,最终汇合成10v12a的大电流输入电池,实现120w高级秒充,为了实现10v12a电池充电,该手机使用双串电池架构,双电池串联的特点是:总电压升高、容量不变;双电池并联的特点是:总电压不变,容量升高。由于电池串联,总电压加倍,在总电流相同的前提下,串联设计将会带来更快的充电功率。
以上就是手机充电放电架构和工作流程的介绍,然而笔者更期望的还是电池技术本身的进步,容量更大、更稳定、充电更快的电池才是根本。
如果看到这里,请点赞、收藏、分享三连!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程师看海
限时免费扫码进群,交流更多行业技术
推荐阅读▼
电池、电源
硬件文章精选
华为海思软硬件开发资料


2017款长安福特翼虎车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
采购弹簧疲劳试验机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NGC上玩转图像分割!NeurIPS顶会模型、智能标注10倍速神器、人像分割SOTA方案、3D医疗影像分割利器应有尽有
看完四个有趣的街头潮流科技展台 感觉人一下子到了未来
郭台铭表明不再当董事长 接班人选3选1
手机电池充电、放电原理与电路结构讲解,全网唯一(修改版)
在PSIM中进行VHDL的联合仿真
一位工程师在华为二十年职业生涯中的12件趣事
全电压恒功率高压线性恒流IC SM2098E高压线性方案的应用
基于LTC2320 SAR ADC 系列的评估电路板 DC2395A
华为呼吁在网络攻击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增加对5G技术的采用
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的那些槽点
三元锂电池对比磷酸铁锂电池,谁的自身优势更强
车载用防水电线分线连接器“9715系列”成功产品化
Magic Leap将在今年夏季推出首款增强现实头显设备,搭载英伟达Tegra X2系统
小型漂浮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为什么短路情况下电流回上升?
什么是小信号带宽(SSBW)?运放大压摆率与带宽有何关联?
太阳能厂商面临沉重资金压力
中国电信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了基于2.1GHz和3.5GHz频谱的5G时频双聚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