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测试的时候,有些dc参数在同样的条件下几次测试的结果相差很大。不明白是为什么?
你使用的测试机台是什么型号?测试的产品是属于哪种?还有具体什么参数,相差多少?
我们用的是credence kalos,测试的是memory,在测icc时,可能从几百ua--几十ma,实际值应该在十几ma。
credence kalos 我没有用过,不过icc不稳定原因有很多,如果其他同批产品没有这个问题的话可能是这个ic的问题,可以先做下benchtest,一般初期诊断是更换测试机台或者用标准器件做比较。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benchtest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同一颗ic多次测试他为什么会不稳定。
状态不稳定可能是icc不稳定的原因 如果同一个芯片测试不稳定而且误差比较大,可从以下2方面去看:
1. 在测量时芯片所处的状态是否稳定。
2. 芯片的input pin是否有floating,output pin是否在不停的翻转
就是自己搭模拟电路测试,用电源,示波器...比较麻烦,而且需要application board,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如果是同一颗不稳定,一般会交给da或者fa去分析,curve trace先吧。
电源干净么? 先看一下电源脚是否干净。然后换一下电流的range来看一下,最好用样品校验一下。
电源很干净,range应该也没有问题,它有10ma左右的电流,用25ma的range。应该没有问题,只是有时电流会变成100ua左右。样品在10ma左右很稳定。
如果是memory测试,可以对其写相同的数据让口上不翻转.然后看看会不会好点.但是据你所说样品没有问题的话,可能这个问题无解.
多比较
idd (icc)一般为一个器件的特征值,分布范围不会很大,100ua-10ma的变化肯定是异常的。
1) 如果真的是样品在10ma左右很稳定, 那么设备及测试程序没有问题,产品的问题可能很大,也不需要花费很大脑筋,正如code631兄说的,交给da/fa。
2)如果产品没有问题,则要确认hardware, test program方面的问题
-〉 hardware重点确认relay的动作是否稳定,可以在程序meter读之前设置断点,然后不停的strobe meter,看meter值是否稳定。这是验证hardware动作静止的情况下,电流值是否跳动。
-〉 确认drive pattern是否正常,idd和pattern有直接的关系,如果pattern编写不正常,会造成dut功耗不稳定。
但是,如果标准样品稳定,就不必分析测试系统的问题。
把device交给da的结果无非就是确认电路某个坏点或者观察一下curve trace的图形。基于楼主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这颗产品的问题,driving pattern和i/o的assignment应该不会有错,否则标准件不会过关。
如果要究其原因,我想大概要联系到半导体物理的内容了。电路参数的fluctuation造成的intermitent failure有可能是alpha粒子的轰击或者电路内部emi(电磁辐射,如果片内有感性器件的话)所造成的,我想工程上是不需要涉及到这个level的。
目前的解决方法就是请da出一个报告,主要是benchtest和curve trace的报告,观察在静态(无relay动作下)条件下icc/vcc的曲线特征。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
测试稳定性关系到你本身产品的性能、测试方法、还有硬件(设备、test board)。
1、测试不稳定的参数是否仅有vout一项?(占空比,频率?vout其它电压条件的如何?)
2、寻找测试结果的分布规律,是否变动很大?还是总是偏大/偏小?
3、你的参数测试方法?使用哪些硬件资源,dut外围器件如何?
不知道你使用的test board电路如何?
因为2576是开关电路,测试电路的emi(电磁干扰)问题尤为重要。
- 输入、输出端的连线要尽量短
- 使用单点接地方式
- 是否使用的是肖特基二极管1n5822(或者快恢复二极管)。这点往往被工程师或略,常用1n4xxx等普通整流/开关管代替,这样会造成emi增大,输出效率降低,是不稳定的一个祸因。
以前我处理过lm/mc34063,也是遇到测试稳定性差的问题。
看看你的pattern和电源滤波电容有没有问题
icc应该让chip不停的run,那么你的pattern应该是loop的,如果loop的首尾连接不好就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另外,测试仪也是个问题,你可以反复测试几个dut,看看有什么规律没有pin有没有i/o类型的,如果有外面结法是否应该检查一下内部有没有电容,charge pump一类的功耗元件
如果都不是,就要看看版图or加工了,是否内部有虚短的东西,这个比较难分析了
也就是tl431吧?3pin(to92/8sop)voltage reference,我们生产过。你能肯定是测试还是fab的问题?30ea是否为真的不良,有没有验证过?
查连线吧
因为在ft时会有handler的接触电阻和handler和tester通讯的cable的电阻.所以建议用socket将这些fail的芯片直接在tester上测,如果ok就查连线吧.
spec limit是多少?
首先,每个管芯(pass的)测试时,vout是否十分稳定,偏差是否在+-10mv之内,如果是,那么你cp和ft是否同一个测试系统,或者在cp的探针卡上和dut board 上同时用socket验证一个管芯!
要测到所有的命令,寄存器和堆栈.那你就要在设计时保证这些是可测的.即可以通过测试模式访问到这些寄存器和堆栈.因为是高速cpu所以时间不是问题,只是写pattern的人比较累.
icc测不稳也有可能是测试模块有自激引起
有的时候样品能通过,但芯片不通过,这有两中可能:1、芯片做的有点问题,芯片本身会存在自激;2、测试模块也可能有轻微自激,可以用示波器在输出端看一下波形既可,当然输入端不要接信号
看看有没有交流成份存在
虽然万用表可以只测直流部分,但是在高速测试时
交流或其他波动对测试直流的影响非常大
建议用示波器看看是否存在交流成份
如果有,是难以测准的
是否用示波器的交流档去看有没有交流电流?做icc测试时速度应该不算很快,peroid = 100ns, delay 100ms后去测,应该可以了吧
你可以多设几个采样点(sample & average),因为你的采样点要是在翻转边沿上则会很大,否则可能很小。
1、遮光问题。半导体器件受光线影响巨大(封装后光线影响彻底消失)
2、湿度问题。晶园测试环境的湿度异常的话,测出来的参数根本就不能说明问题
3、封装本身也会使参数有些漂移(中心值漂移或离散度加大),根本原因还是封装前后环境变了。而半导体器件跟测试环境息息相关。
lm1875是音频功放,测试的参数和方法也与通用运放不一样,应该按照一般功率放大器的方法进行。可以根据datasheet确定测试参数,测试电路也是根据应用电路和测试方法共同确定。
一般在单电源供电时得使用电容耦合,为了消除1/2vcc dc偏置。但是,应用工程师一般不希望使用这个电容,特别在hifi情况下,会考虑电容带来的失真。所以他们不得不使用对称双电源。
在测试时,如果使用电容耦合,thd至少不同程度地受电容性能的影响,特别如果电容出问题,测试就会出错。所以,建议能够不用电容最好。
请问用tl494控制直流180w有刷电机。电机初始阶段为何有噪音,怎样消除?谢谢。
ic出厂时都经过了100%测试的,测试通过的芯片参数都在标准值以内。良莠不齐的情况如果在datasheet列出的参数表以外,就是不合格品(正宗厂家出货不会出现的)。客户对芯片测试投入太大,我的看法是没有必要。不知道你们用的是什么片子?怎会出现这种情况?
fe是什么工作?学要什么准备知识?职业发展前途如何? 问题如题目楼主是纽卡时而大学~~^_^方便看英超了。
fe=failure analysis, 属于da的一种,不合格产品的分析,手段包括物理切开后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还有用benchtest测试电器性能,如vi,idd,等等。
dft (design for test设计ic时,把ic可测试性考虑进来,以达到将来易测试的目的的一个步骤)is including: scan chain(对时序电路的一种测试方法,在电路内部建立一个的测试环路), boundary scan(同上,测试环路过程), logic bist (逻辑电路内建测试)and memory bist(存储电路内建测试).
test pattern generation(测试图形向量产生): deterministic pattern(定性图形向量), random pattern or atpg(自动测试向量产生的随机图形向量)
test pattern compression(测试图形向量压缩): fault simulation(错误模拟), even with misr(misr=multi input shift register).
reaking :先问题问题吧! code631老兄,可做过chipset的测试吗?
code631 :chipset应该不难吧,纯logic的东西。
reaking :北桥基本上是属于纯逻辑的东西,但是南桥好像并不如此。而且现在速度越来越快,好像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能讲一下如何深入地了解chipset吗?
fuqipan1 哪里可以找到测试报告之类的资料!特别是pwm的!谢谢!
带滞后作用的光激发精密报警器
电动单座调节阀泄漏的五大解决方式的介绍
微硬盘MP3的优点
主板支持内存的最大容量
Vishay宣布推出新系列超薄、大电流的IHLP®电感器---SGIHLP系列
IC测试常见问答
全球首发天玑 7200-Ultra 移动芯片,体验小金刚 Redmi Note 13 Pro+ 蜕变新生!
基于英特尔® 至强处理器的3D建模和损毁检测
华为最新大动作!签下3大5G协议!与多国5G合作取得新进展
物联网市场带动 系统级封装技术受欢迎
2017款ThinkPad X1C评测:靠谱、有生产价值的商用笔记本
2015年全球半导体厂商支出金额排行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简介
电池包气密性测试仪技术参数
迈向智慧企业:传统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如何制作高压电源为马克思发生器供电
led灯如何消除噪音
利用APB_I2C模块搭建层次化验证平台
ePort系列集成式RJ45插座模块产品简介
红米Note4X“变种版”亮相 外形一样性能却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