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新基建大潮风起“云”涌,政企部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计算产业迎来新一轮开疆拓土。其中,开源操作系统软件既是数字化转型的承接者,又是各方云服务提供商逐鹿的猎场。时代变局之下,企业级市场占比超过80%的开源操作系统软件领域,正在发生新的“板块运动”。
当新基建遇上“开源”
对现代社会来说,大规模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底座。正如古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建先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于经济发展起到底部承托作用。我国传统基建布局已相当完善,而以数字化技术主导的“新基建”战略仍在初期阶段。
作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建设的先导,数字化“新基建“正在不断完善自身布局,大力发展以5g为代表的新联接和以高端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新计算。目前,鲲鹏计算产业正加速完善架构创新和全栈计算框架建设,不仅在处理器硬件上继续发力,更大力推进基础软件落地。
作为人与机器间的交互桥梁,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基础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没有完善的操作系统,哪怕再先进的服务器和pc也无从施展。
“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是鲲鹏生态始终坚持的信条。2019年9月鲲鹏主板开放, openeuler 操作系统也于同年12月正式开源,让osv合作伙伴可以从openeuler社区上下载操作系统安装镜像或源代码,迅速了解和掌握openeuler操作系统的实现,从而进行深度创新开发。
开源天地“兼”
目前,开源操作系统软件已经成为广大云服务提供商的主流选择。作为典范的linux已有centos、coreos、debian、oracle linux、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opensuse 和 ubuntu 等多种发行版。
即便是操作系统领域最为强势的微软公司(windows server系统)也在近年表示自家azure云服务中用户使用linux系统的比重超过一半。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提供商均基于linux的不同版本定制开发了倾向于自家云服务与功能的操作系统。
此次在鲲鹏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openeuler也是一款内核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并且基于鲲鹏处理器及华为云服务进行了深度定制。值得注意的是,openeuler与目前应用广泛的centos版本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从最上游 linux kernel 衍生而来。并且openeuler 对软件全栈进行了技术优化,包括应用、运行时、加速库、虚拟化、容器与操作系统底层等。这也意味着openeuler在鲲鹏支持的arm架构下更为顺滑,更能够充分释放计算芯片的潜能。
今年4月召开的openeuler峰会上,嘉宾江大勇介绍了 openeuler 的基本情况,截至 4 月,openeuler 的 iso 镜像下载有 9000 次,贡献代码人数 220,总贡献代码次数 5324 次,贡献者申请成立了 30+ 子项目组,并且筹备组推动关键社区组织开始动作,包括社区秘书处、技术委员会与安全委员会等。
openeuler开源,使之成为全球开源贡献者构建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开源操作系统,适用于数据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同时,openeuler也受到了众多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商和科研院所的青睐。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麒麟软件、统信软件、湖南麒麟、普华基础软件、中科院软件等多家知名基础软件开发商和科研院所参与openeuler社区筹建,陆续推出基于openeuler 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的商业发行版操作系统,并完成与鲲鹏硬件的兼容性适配。
此举引发了产业上下游的联动效应。一批硬件生产商和研究机构也表示将投入资源开展基于openeuler的计算产业终端产品。比如清华同方投入了200多名资深专家,参与多核异构计算的整机研发,全国9大生产基地也为多样性计算生态提供产能支持,同时拥有北京、深圳两大研发中心支持生态适配相关工作,现已实现对openeuler 20.03 lts及商业发行版的支持。
生态繁荣,开源共生
鲲鹏openeuler收到的热烈反应也体现了整个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战略的成功。鲲鹏计算产业有其“一云两翼双引擎”的宏大布局。
有了华为云、鲲鹏处理器等强大技术力量的支持,鲲鹏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还需要数量众多的开发者支持,云端需要尽可能多的优秀软件和服务产品涌现出来,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向办公、电商、工业、医疗等领域开枝散叶,进而支撑起庞大的生态体系。
所有这些环节中,“开源”是吸引开发者的重要手段。华为不仅对服务器操作系统openeuler进行了开源,帮助第三方操作系统厂家去开发自己的开源操作系统;还对 gaussdb 数据库内核(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原生数据库)进行部分开源。基于此,每一个操作系统厂家都可以基于华为的开源代码,做自己的商业版 os。这也是众多osv(虚拟环境下的操作系统)企业青睐华为的原因。
除此之外,鲲鹏体系之下,华为云也提供了平滑的云迁移体验。在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之时,大量的传统ict内容需要打破重构,向云端迁移,以提高效率,完成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云支持x86架构内容向华为云arm架构服务体系的平滑迁移。用户迁移后仍处于自己已经比较适应的操作环境中,极大降低了云迁移门槛,省去了后顾之忧。
比如,在疫情期间,一些使用华为welink智能办公平台的企业,既可以享受到远程智能办公的好处,又能兼容既有的oa系统,避免了员工需要重新学习,消除了抵触心理。众多osv产品的推出,会让更多企业在鲲鹏计算产业体系内找到“熟悉的感觉”,进一步增加鲲鹏的竞争力。
实际上,在全球数字经济迎来新一轮高潮的当下,osv的支持也把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带入了众多细分领域。目前参与鲲鹏的osv都是在能源、政府、交通、金融等大型政企扎堆的专业领域早有建树的操作系统开发商。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下,更多政企用户也会慕名而来。
鲲鹏的“大地雄心”
而这还不能反映鲲鹏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全部“野心”。据悉,openeuler 社区将启动培训、赋能、认证等能力提升活动,活动包含不仅限于面向操作系统领域的职业技术认证、面向软件厂商(isv)开发者培训赋能的技术沙龙、面向高校学生和初学者推出操作系统相关的技术课程和实验指导。
在openeuler夏季活动中,openeuler社区正鼓励贡献者将此系统向树莓派及rk3399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性硬件上迁移。以此成为众多开发者的帮手和开发利器。
针对大有代替vm的云原生领域,openeuler也推出了isula云原生轻量级容器解决方案,以及isulad 容器引擎。作为轻量化的容器底座,它可以为多种场景提供最灵活、最稳定、最安全的底层支撑,具备“轻、快、易、灵”等特点,并满足ict领域端、边、云场景的多种需求。
测试显示,在内存资源占用方面,100容器启动情况下,isulad比docker所占用的内存资源消耗下降68%;在并发启动速度方面,100容器并发情况下,isulad比docker要快上35%。
如今,上云已经是时代洪流,大势所趋。各路豪强英雄逐鹿,问鼎云端市场需要西进运动一般的“大地雄心”。众多osv青睐,丰富产品支持、流畅平滑的迁移体验,以及两年内招揽超过500万开发者的雄心壮志,展翅的鲲鹏推动中国ict领域展现新的格局。
封装测试龙头大佬震荡,长电科技内部行情如何分析解读?
维思资本王刚:维思资本已实现研、找、投、管、退的全面体系化
Altera Cyclone V FPGA器件可实现降低设计系统成本和功耗
国泰君安:重拾智慧环保商机,电力物联网建设加速
全液晶仪表到底是什么东西?
鲲鹏生态已获OSV全力支持,推动中国ICT领域展现新的格局
浅谈泰克示波器鲜为人知的10个特异功能
量子力学可以解释生命的起源吗?
美爆了!iPhone 8概念:曲线屏幕结合虚拟HOME键设计、不锈钢金属外框
高通宣布面向工业和企业物联网产品组合推出全新长期产品计划
三星可折叠手机将接受用户自行动手维修
工业物联网项目的五个阶段
全光网(AON),全光网(AON)的优点和结构原理及发展方向
基于PLC技术的数控热封机平台系统的设计
阻容吸收器介绍_阻容吸收器的工作原理
重磅!总理调研储能企业
跨境电商项目还在冷启动?请收好这份“破冰”秘籍
德州停电加剧芯片短缺,凸显美国对全球芯片市场的影响力
利用易云维®数字孪生工厂平台,推进工厂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芯和安格科技宣布USB 3.0 digniPHY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