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磁芯中结晶的形成原因和改善措施

结晶是铁氧体磁芯中晶体的有序排列区域,存在晶斑会对磁芯的性能产生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磁导率和磁滞损耗等方面。
1. 饱和磁通密度下降:结晶会导致晶体的大小和排列不均匀,使得磁芯的磁化能力减弱,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下降。这将限制磁芯在高磁场下的工作能力。
2. 磁导率降低:结晶会使晶体的排列不完全有序,导致磁芯的磁导率下降。磁导率是衡量磁场在材料中传播能力的指标,降低磁导率将影响磁芯的磁场分布和磁场集中能力。
3. 磁滞损耗增加:结晶会使晶体的尺寸和排列不均匀,增加材料内部的磁畴壁面积,从而增加磁芯的磁滞损耗。磁滞损耗是磁芯在磁场变化过程中因晶格磁畴重新排列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结晶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烧结时的温度梯度:在磁芯材料的烧结过程中,温度梯度的存在会导致局部温度不均匀,从而使晶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形成结晶。
2. 晶粒生长速度不一致:晶体的生长速度取决于烧结过程中材料的组成和温度条件。不同位置的材料可能具有不同的组成和温度,从而导致晶体生长速度的差异,形成晶斑。
3. 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在原材料制备过程中,如果化学成分没有均匀混合,即存在部分区域的组成偏差,会导致晶体生长不均匀,形成结晶。
改善结晶对磁芯性能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温度梯度:调整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梯度,避免烧结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减少结晶的形成。
2. 优化材料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配方和混合过程,确保化学成分均匀,并消除组成的偏差,从而减少结晶的形成。
3. 调整磁性粉体的颗粒大小和形状:通过改变磁性粉体的制备条件和后续加工工艺,控制粒径和形状分布,使晶粒尺寸更均匀,减少结晶的形成。
4. 优化掺杂剂的使用:适当引入掺杂剂,可以改变晶体的生长机制,增加晶体生长的均匀性,从而减少结晶的形成。
5. 优化磁性粉体的烧结工艺:通过调整烧结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控制晶体的生长和排列,提高晶体的完整性,减少结晶的形成。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控制材料成分和调整烧结工艺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铁氧体磁芯中结晶对性能的影响,提高磁芯的磁性能。


高新兴研发基于高通SDX55 Auto平台的车规级5G+V2X模组
日本为什么能制裁韩国半导体产业?
竞速“5G时代”,迈向产业互联
新品推荐|NÜVE EC 160二氧化碳培养箱
Anritsu S331D天馈测试仪
铁氧体磁芯中结晶的形成原因和改善措施
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网络扶贫行动
川崎机器人发布新款机器人RS013N、KJ155系列
ZigBee VS WiFi,物联网通讯协议哪个赢?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Coil design
这五台华为手机性价比很高,而且很多都在降价!
LoRaWAN在老式建筑和传统环境中的优势分析
功率电感在电路系统中的特点是什么
在AM335X平台上运行ubuntu系统和docker容器
PCB应力应变测试方案,分板应力测试,ICT应力测试,FCT应力测试,装配应力测试
IEC最新发布IEC62443-3-2,解决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
盘点:全球被动元件核心厂商一览
西联汇款与Ripple公司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
美国评估华为:没有间谍行为,只是编程太烂
谷歌新专利,自动驾驶还会自动清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