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传感器的芯片是其最为核心的部件。近日,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罗云瀚课题组提出了使用二硫化钨纳米薄膜覆盖层进行增强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传感器灵敏度与二硫化钨覆盖层的厚度有关,其可以通过涂覆不同浓度的二硫化钨乙醇悬浮液或重复后涂覆的次数来调整。由于其大的表面面积、高的折射率和独特的光电性能,涂覆在金膜上的二硫化钨纳米片覆盖层显著提高了传感灵敏度。
此外,暨南大学提出的二硫化钨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折射率范围为1.333到1.360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99.76%。除了灵敏度增强之外,二硫化钨纳米片覆盖层还能够显示额外的优点,例如保护金属膜免受氧化、共振波长区域的可调谐性、生物相容性、蒸气能力和气敏性。

新基建2.0在新IT下初见成效
A316J(HCPL-316J)驱动电路的检修
苏泊尔电磁炉维修故障代码
芯耀辉国产先进工艺完整IP解决方案赋能产业数字化
普科分享香蕉插测试线的保养方法
新技术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如何使用免费软件发出机器人声音
自动驾驶离我们还远吗
射极反馈电阻对三极管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重要性
Hi 维修已正式成为苹果中国区首家独立维修服务商
苹果为什么对正火热的区块链不感兴趣
关于固德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应用
NVIDIA推出全新图睿处理器 发力平板电脑市场
关于某商城工程能耗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整改电路中的电源模块电磁骚扰问题
AI定制化声音产品与服务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甲醚球罐液位计应用案例
欧央行想发行数字货币的前提是什么
小米官宣小米全面屏电视Pro将于9月24日发布 或全系支持8K
劳易测集团副总裁来访中国,在中国为中国助力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