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市场“变天”,国内厂商上演深度内卷

海内外激光雷达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持续推进,新能源领域在经历百年变局的框架下,时代的潮流攻势也席卷到了周边连带产业。特别是智能化板块作为主机厂二级供应商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领域,可以说前端市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后端市场的同频共振。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96万辆,而同期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387.7万辆。就是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占到了全球份额的62%。也正是因为如此强大的前端市场支撑,才赋予了国内激光雷达厂商新生的沃土。
破产、退市、合并,海外厂商遭遇寒冬 过去,海外激光雷达供应商凭借产业崛起的先发优势,一直占据中行业内的绝对领先地位,这跟欧美市场完善的汽车供应链密切相关。
比如德国车企,像大众、奔驰和宝马这三巨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积累、对激光雷达的使用(全球第一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就是奥迪a8),以及对l3功能的开发和上车其实开始得早密切相关。
基于德国本土市场环境和体系标准,它们在产品研发方面更注重功能的安全性、舒适性,认证标准也更加严格,定点决策也格外谨慎。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弊端,那就是依照它们传统式的造车理念,一款车型的开发周期非常长,一般从四年到八年时间不等。
这意味着,激光雷达厂商一旦错过这一代车型,就会有较长的等待窗口,就需要持续烧钱一段时间。但如果是服务中国车企,海外激光雷达公司的工作节奏又难以适应,进而陷入两难的尴尬窘境。
比如,2022年10月,号称全球车规级激光雷达鼻祖、24年前创立的ibeo在官网上公告,德国汉堡法院已经批准其启动破产程序,成为海外激光雷达领域第一家破产的上市公司。
2022年11月6日,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和后起之秀ouster两家上市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市值仅为4亿美元,现金储备仅为3.55亿美元。
实际上从今年开年以来,ouster的股价就已经持续下跌至1美元左右,而 velodyne 的股价在宣布合并之前已经下跌近80%。股价暴跌、盈利困难,让双方生存艰难。双方进行合并的原因,直白说就是没钱了,需要抱团取暖,一起想办法活下去。
虽然两家公司合并后,股价也应声上涨,但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其中velodyne 的股价上涨了5.6%,而ouster在盘前交易中仅上涨约1%,都未出现所希望的持续大涨。
海外激光雷达公司衰退的阴云并未就此消散。紧接着在velodyne和ouster合并官宣不足两天后,另一家美股上市公司quanergy也宣布当日收盘后将暂停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决定根据《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手册》第802.01b条,对该公司启动退市程序。
合并,破产,退市,真正困住海外激光雷达厂商的原因,无非就是成本高、上车难这两个关键词。“老顽固”式的研发和上车形式,与新时代的大环境需求逐渐背道而驰。
海外激光雷达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正所谓“西边不亮东边亮”,在海外激光雷达市场变天、破产的同时,中国的国内厂商却呈现出急速发展的局面。
客观而言,激光雷达实现量产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相比海外厂商过时的保守思维,国内激光雷达厂商要激进的多,它们对这三个条件的拿捏可谓既快,又狠,还准。
众所周知,作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激光雷达的作用就是对汽车周围环境的感应和探测,相当于满足车辆的视觉需求。从自动驾驶l1到l5的五个级别来看,目前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都处于l4以下的阶段,依靠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来让汽车识别更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激光雷达在产品形态上主要分为机械式和固态式两种。velodyne最早就是生产机械式激光雷达起家,这种雷达虽精度高,但体积大,价格也更加昂贵。比如velodyne在2007年推出的hdl-64e,当时售价高达8万美元。
虽然velodyne随着mems微振镜的固态激光雷达快速崛起,也他们也推出了固态式激光雷达,但结合2021年财报中的出货量和总收入来看,其平均每台价格仍然在4126美元。相比之下,国产的半固态at128激光雷达价格则在500到1000美元之间。
因此,成本优势成了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实现弯道超越海外厂商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成本价低以外,国内厂商作为本土化服务商也更具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车企和自动驾驶开发商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可以说非常旺盛,并且随着终端市场份额的激增,激光雷达市场也随之更受青睐。
比如在供应商层面,专注于自动驾驶开发的文远知行,已经把车上的velodyne激光雷达替换成了禾赛的产品;就连velodyne的股东百度也把自己车上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都替换成了禾赛的40线激光雷达。
至于主机厂层面,蔚来et7搭载了图达通的激光雷达,并且图达通更是拿下了蔚来的全系车型定点;理想汽车也不甘落后,l9标配了禾赛的激光雷达;小鹏汽车则给新款p7、p5装上了大疆livox的激光雷达。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格局,与极度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样竞争激烈。尤其2021年底,沙龙汽车的那句“四颗以下不要说话”,更是将激光雷达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巨大的市场需求,助推退内厂商加速腾飞 先来看下近期激光雷达市场的境况:
11月2日,禾赛发布了面向adas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该雷达用于近距补盲,拥有100°x75°的超广角fov(视场范围),并具备体积小,集成度高等优点。
据悉,目前ft120已拿到来自多家主机厂超过100万台的量产定点,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交付。
11月7日,速腾腾聚发布了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rs-lidar-e1。这款雷达拥有的120°的水平视场角,为市面上最大,综合性能最强,sop(标准操作程序)时间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
此外,亮道智能补盲激光雷达ldsatellite的spad芯片,已经通过aec-q100认证,sop时间则是在2023年第三季度。
这几家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公司,几乎都同时期发布了自己的固态补盲激光雷达,这也预示了激光雷达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与蔚来汽车“绑定”成功的图达通,预计不久后同样也会有相关大动作。
不过,和海外激光雷达厂商比,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呈现的是完全相反的局面,那就是产品上车易、公司上市难。
luminar在今年10月上市后,带动了一波激光雷达公司纷纷登陆二级市场的热潮。国内的激光雷达公司也有相关计划,最接近ipo的是禾赛科技,曾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但最终没有成功上市,“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折戟。
另一个接近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是速腾聚创,在完成了红筹架构搭建后,速腾聚创也被报道称秘密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迄今也没有走出这关键性一步,值得一提的是,速腾聚创随后更换了cfo。
近日,速腾聚创还公布了新一轮的战略融资投资方,其中包括吉利控股&路特斯科技、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以此也为其上市的后续消息释放了更大潜力。
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内激光雷达领域尚未有一家公司成功登陆二级市场。
当然了,现在没有上市也未必一定是错,看看美股的激光雷达厂商,除了前面提到的velodyne和ouster两家,根据 crunchbase的报告,其它几家上市厂商的市值都在滑坡当中,像quanergy 跌幅达到99%、aeye也有91%,相比下innoviz跌幅最低,但也有53%。
市值变现最好的都是腰斩,最惨的都退市了。如果一旦上市,估值能否撑得住也是大考验,还不如现阶段趁着市场机会继续专注于拓展市场。
完成ipo是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们的目标和愿望,但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推进,强大的市场需求,助推它们走向ipo也是迟早之事。

Redis为何选择单线程
五个提高物联网设备安全性的工具
上海雷卯推出DFN1006超小体积网口保护ESD ULC0342P26LV
苹果系列配件促销活动将在这周结束,没尝到甜头的小伙伴们抓紧咯!
一个新兴的电化学储能产业分支赛道——便携式储能
激光雷达市场“变天”,国内厂商上演深度内卷
麦克风防水透声组件拥有更好的防水透声性能
电连接器的选择方法
罗马仕RT10双向快充移动电源体验 颜值超高实力非凡值得拥有
非线性部件的模拟
Lantiq推出业界首款G.fast家庭网关参考设计
松下动力电池材料革新路径
用LED光在家种菜全过程图集
APS计划排产软件推动灯具照明行业生产精益化
一文详解ADC模拟数字转换器
LED新厂宏齐表现极佳,营运快速增温
了解SMPS损耗的公共问题
用AI,认识西门子的另一面
[组图]300V电子管稳压电源
关于LCD液晶屏的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