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发展不仅节省人力还要节省电力,华盛顿大学(uw)的团队为了帮农人节省电力,想出了一个利用自然界生物的方法。该团队在大黄蜂的身上装传感器,让大黄蜂在飞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搜集农人需要的资料。
据futurism报导,商业用无人机已渐渐走入日常农耕作业,在一些地方农夫也使用无人机来监控植物和牲口成长情形,但对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shyam gollakota来说,大多数无人机仅能飞行20分钟,就要再度充电,长时间仍是一个「能源密集型」方案。
gollakota想出在大黄蜂的背后装传感器的代替方案,由于一只大黄蜂身重约150~200毫克,且能载运同身体甚至更重的重量,刚好很适合一个102毫克的传感器,传感器的电池是充电电池,充电一次就可以维持7小时。
至于装上传感器的方法,研究团队是将大黄蜂放进冷冻库约4~5分钟再取出,这时大黄蜂的动作就会迟缓许多,给予研究员足够的时间黏上传感器。
由于gps适配器太过耗电,研究团队改成在特定地点设置发送讯号的基地台,而蜜蜂背上的适配器,则透过和基地台间讯号强度以及角度的不同,透过三角测量来定位,并初步发现这种方法可在80公尺内定位蜜蜂。
研究团队一员sawyer fuller表示,他们开发出的系统可以得知大黄蜂较偏好哪里一区的田地,并设定传感器自动在大黄蜂飞到某区田地时,记录下温度读数。
透过这样的定位系统,以及其它传感器上的元件,蜜蜂周围的温度、湿度与光照资料即可被搜集,在大黄蜂夜晚返巢时,该传感器的电池就可以透过无线充电来恢复电力,这些传感器可搜集达30kb的资料,并也在大黄蜂返巢后自动上传资料。
尽管目前能搜集的资料量有所限制,研究团队仍在想出解决方案,最终让传感器搭载镜头元件,传送田地的实时影像,让农人得知作物健康状况。
多路竞赛抢答器
十大陨落的IT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诺基亚居榜首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系统
浦东生产线的首架ARJ21飞机已在浦东机场完成首次生产试飞
为何英特尔能在计算半导体方面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Gollakota希望在大黄蜂的背后装传感器来观察农作物的健康状况
【EsDA协议转换】Modbus转CANopen协议
使用NVIDIA Jetson Orin Nano解决入门级边缘人工智能挑战
小米6外壳发布,之前渲染图都欺骗了你
加拿大是否使用华为5G设备在联邦选举结束前很有可能不会公布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由3D打印的刚性机器人
土壤温度湿度测试仪的产品介绍
关于LabVIEW如何实现截屏
IPSec增强原理过程—L2TP over IPSec
电蜂分享HSL-USB连接器插头不通电的原因
多房间音频解决方案能够让你聆听到每一个节拍
惠普战66Pro高色域版商务笔记本评测 虽是商务本但都有点入门游戏本的味道了
针对S698系列处理器的Windows平台集成开发环境
基于可控硅的自动调光灯电路
LED显示屏色彩还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