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针对5G三大难题开出三副药方

要说通信领域年度最热门的两个词,毫无疑问是“5g”和“人工智能”。5g将改变社会,ai将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二者强强联合,会迸发出多么强大的生产力值得期待。不仅是通信行业,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二者的动向。
为促进5g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11月16日,5g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研讨沙龙在京召开。会议围绕5g让人工智能无所不能、5g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热门话题展开,大咖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激发出的火花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中国移动针对5g三大“难题”开出三副“药方” 在工信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运营商均展开了针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其中中国移动在5g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机、网联汽车、机器人、医疗,还有语音交互方面均取得了深入的研究成果,加快了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
在距离商用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2018年中国移动5g试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中国移动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5g试验主要围绕两个方向展开,一方面是要验证5g端到端通信技术,另一方面是5g要跟各行各业结合,目前5g距离商用,还有三大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5g需要大投入,网络建设、运营维护都要付出极大的成本。该专家表示,5g技术还有很多指标有待完善,但是抛开技术产业本身以外,5g在发展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5g网络规模增大,投入大幅增加,如何找到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更好方式,让5g网络能够尽早建立起来。如果网络都不就绪,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5g灵活运营要求高,网元参数配置灵活,业务响应快速多变。3g的时候,整个网络无线网调整的参数大概有300多个,4g的时候大概有500多个,未来5g时代,估计可能会是指数级的增长。这就会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这些参数是全新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可能都没有专业的人才来做这些相应的参数调整。另一方面是这些参数的调整力度会很细,不像原来按天按月这种调整,可能是要小时级的调整。
为了在未来网络架构设计中推进sa架构的进展,2018年6月,中国移动在mwcs上携手英特尔等厂商共同发起“5g sa起航行动”,中国移动与英特尔在现场联合发布了《5g独立架构实施指导》白皮书。
三是跨行业融合门槛高,垂直行业有众多分类,如教育、医疗、工业、农业、能源、金融、娱乐、交通、教育等。虽然中国移动也做了两年多跨行业的融合,但是还是有很多门槛需要跨越。
针对大投入、高灵活性以及融合的5g网络挑战,该专家认为未来5g发展可以对症下药,解决众多难题。第一个“药方”是开放的5g,5g一定要是产业开放、架构开放、能力开放的。第二个“药方”是智慧的5g,既有对内的智慧,又有对外的智慧。第三个“药方”是融创的5g,这种融合不仅限于表面,可能要更深层次的融合才行。
目前各方比较关注的就是终端进展。早在2018年2月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联合全球20家终端产业合作伙伴在gti国际产业峰会共同启动“5g终端先行者计划”。作为中国移动在5g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英特尔首批加入到该项计划中,携手广泛的5g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5g终端产业的创新与成熟。
ai助力5g网络由内而外的“智慧” 智慧的5g网络需要由内而外全面实现智慧。对内的智慧主要是指无线网络参数设置需要动态调整和配置,对外的智慧主要是指运营商拥有大量的运维数据没有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如何让网络为人们更好地服务,还有待探讨。
要建设智慧的5g,就是要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5g网络,亟待智慧使能。ai为5g网络注入新动能,催生更大价值。5g+ai可以实现业务服务更灵活,从而解决业务配置挑战多的问题;使网络运营更高效,从而解决运维投入大、组网复杂问题;使数据价值更凸显,解决创新受阻问题。ai在5g网络中有多方面应用,如网络自组织与自优化、基站节能、基于组合优化的时频资源最优分配等,ai将使5g变得更加智能。
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表示,中国移动ai聚焦五大领域,分布是网络、市场、服务、安全、管理。ai在5g网络中的应用主要是智慧运营(弹性扩缩容)、智能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智能排障(问题定位故障告警)、智能优化(质量分析优化调参)。
中国移动将智慧网络进行分级,主要分三层。l3网络自身智能化要求网络本身具备动态、灵活的自动化特性,目前条件受限,大多在5g网络体现;l2网络运营及延伸服务的智能化,现网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已经开展探索性尝试;l1全面的网络与服务智能化专业性强、行业壁垒高,整体处于起始阶段,需要分层级推进。未来在网络转型方面,中国移动期待ai带来跨层跨域的智能业务编排和路由调度。
当然ai不是万能的,该专家总结了ai在网络中的适用问题和不适用问题。适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建模问题、难以求解问题、统一模式高效实现问题、最优检测与估计问题。不适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上经典设计和处理方法极为有效、经典方法已充分逼近性能界、ai学习自身局限性(例如,训练的收敛时间问题)、ai算法复杂度较高且无法显著提升性能。
5g网络助力人工智能产业落地 ai在5g网络中的应用如此深入与广泛,或将助力5g网络“大象起舞”。不过ai也需要5g,ai与5g网络相辅相成,互相助力。ai需要5g网络助力实现产业落地。英特尔通信行业技术专家表示,未来希望5g网络建设助力人工智能产业落地。人工智能场景依赖5g网络,具体表现为:云ar/vr场景需要实时计算机图像渲染和建模;车联网场景需要远控驾驶、编队行驶、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场景需要无线机器人云端控制;智能能源场景需要馈线自动化;无线医疗场景需要具备力反馈的远程诊断;无线家庭娱乐场景需要超高清8k视频和云游戏;联网无人机场景需要专业巡检和安防;社交网络场景需要超高清/全景直播;个人ai辅助场景需要ai辅助智能头盔;智慧城市场景需要ai使能的视频监控等等。
英特尔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软硬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并有领先产品推出——intel movidius myriad x 视觉加速器,超过99%的无人机均采用这款芯片,推理1tops,封装功耗<2watt,适应各种物联网设备的出色设计,通过openvino轻松采用。
总而言之,英特尔专家表示,ai赋能5g还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分别是a(algorithm,算法)、b(big data大数据)、c(computing power,算力)、d(domain knowledge,域知识)、e(ecosystem,生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5g产业蓄势待发 5g与ai的融合发展,将促进产业快速落地成熟。中国信通院某高级工程师表示,5g进入万物互联新时代,据预测,到2030年,移动网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将超过一千亿。5g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使能器,将为数字经济提供全新的关键基础设施。以5g网络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等的数字化改造,共同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技术方面,5g通过统一、灵活和可配置的空口技术框架,满足多样化场景,灵活系统设计、大规模天线及新兴技术提升系统性能。需求和新信息技术(sdn/nfv等)推动5g面向服务的新型网络架构,利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满足各行业需求。
在5g应用方面,5g通过与传统行业融合,孕育新兴信息产品和服务,产生行业应用,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在近期举办的中关村5g创新应用大赛结果中可以看出,共有34.3%的5g应用项目面向embb和urllc混合场景,体现了对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技术需求。同时看到,智慧交通、医疗健康、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和文体娱乐等领域的应用项目最多。在此次比赛中还可以发现,5g时代将涌现更多新型终端,除智能手机外,传感器、车辆船舶、智能穿戴式设备、无人机、摄像头、机器人都将内置5g通信模块,5g终端形态将多种多样。此外,针对各行业的特殊定制类终端也将越来越丰富,在“绽放杯”5g应用大赛的项目中,共有20.5%的5g应用项目使用特殊定制终端。
现在不仅是通信行业,整个社会都在推动5g与ai的融合与产业落地,相信5g改变社会,ai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即将实现!在即将到来的2018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作为中国移动重要合作伙伴,英特尔将展示一系列助力运营商5g网络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彰显英特尔在前瞻科技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生态能力。精彩值得期待。

华晨中华V3三代正式在北京上市啦!共推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6.57-10.27万元
年终盘点物联网背景下最具潜力的十大半导体并购案
康尼精机喜获舍弗勒技术创新奖
马斯克“够狂” 宣称发布了世界上最好的自动驾驶芯片
东方集成荣获“2010年中关村中小创新企业—十佳年度企业”
中国移动针对5G三大难题开出三副药方
学习嵌入式系统C语言编程的关键点
NI收购SET GmbH,加速功率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测试系统的开发
哪些因素对会影响到企业制定自己的融合CDN战略
USB接口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详细介绍双频手机支付设计方案
罗德与施瓦茨将携毫米波安检门重磅参与2023客运中心博览会
芯片为什么短缺车停产
基于HIL+RCP的三相整流电路实验分享
是德科技中标中国移动研究院移动物联网测试系统
Qualcomm年度十大SDK盘点:Hexagon SDK
未来是智能机器人取代智能音箱 还是两者共同发展暂时未可知
提供真正图形性能的移动平台GPU
VR交互技术浅析 为何头部追踪加体感才是王道?
DARPA耗资20亿美元的AI Next计划,究竟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