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mos管有导通电阻,当流过电流时,导致了电压降,因此,当负载越大时,导通压降越大,输出电压越不能达到轨。
所以说,轨到轨运放不是完全的可以使输出到达电源值,要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看负载和温度(影响导通电阻阻值)的关系来决定输出能达到多大电压。
2. 运放十坑之不可忽略的输入偏置电流
设计了一个分压电路,理论上输入1v,输出2v,可是一测,总是多了近6,7百个mv。这要是进12位3v量程adc,可是要吃掉600多个码。点解?
原来运放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由于tvs漏电流和管子输入偏置电流,导致了两个输入端存在输入偏置电流(而且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器件和另外一个器件一模一样,这两者输入偏置电流还不尽相同);这两个偏置电流会与外部电阻一起形成偏置电压后,输出到后端,形成误差。如果你不巧选择了一个基于bjt设计的运放,它具有较大的输入偏置电流,就会造成很大的后级误差。如下图这种运放,真是“岂止于大,简直是莽”。
下面假设,两个输入端的输入偏置电流相同。
对于,正向输入端来说,ib+带来偏置电压几乎等于0,而对于反向输入端来说,ib-带来的偏置电压等于350mv(计算时,假设vout接地,相当于r1//r2)。因此,需要的是在正向输入端增加一个电阻,来补偿反向输入端带来的误差。
即使电源电压在4.5v-5.5v区间内发生变化,电源对运放输出的影响只有10nv。
很可惜,这个指标是指电源电压的直流变化,而不包括电源电压交流的变化(如纹波),在交流情况下,这个指标会发生非常大的恶化。spec.里面提到的只是直流变化,交流变化在后面图示里面,一般情况下,非资深工程师对待图示都是滑滑地翻过去。
如果运放电路使用了开关电源,又没有把去耦、滤波做得很好的话,后级输入精度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来看,同一款运放的交流psrr。
对于500khz开关频率的纹波,psrr+恶化到只有50db,假设纹波大小为100mv,那么对于后级的影响恶化会达到0.3mv。对于很多小信号采集的应用来说,这个误差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有些应用场景甚至会在运放电源入口做一个低通滤波(请注意电阻功耗和电阻热噪声)。
4.运放十坑之乱加的补偿电容
以前有个“老工程师”对我说,反馈电路加个电容,电路就不会震荡。一看到“震荡”这么高大上的词语,我当场就懵逼了,以后所有的电路都并一个小电容,这样才professional。
直到一天,我要放大一个100khz(运气很好,频率还没有太高,不然电压反馈运放都没法玩)的信号,也是按照经验并上一个电容,然后。。。信号再也没有正常。。。因为,并上了这个电容反馈阻抗对于100khz的信号变成了只有不到200ω,导致放大系数变化。
然,这还不是关键,问题在于:真的需要一个补偿电容吗?
首先,运放内部存在一个极点(把它想成就是rc低通造成的),它会造成相位的改变,最大到-90°:
如果再增加一个极点呢,它又会再次对相位进行改变,最大还可以增加到90°:
这样相位就到了-180°,这有什么问题呢?那就是“震荡”。看一下电压负反馈运放的增益:
当某些频率点上的环路增益aβ等于1,而相位为-180°的时候,这时,vout/vin会变成无穷大,电路就不稳定了。因此,当外部增加一个零点时,运放就会在某些频率点进入震荡,比如引脚上的分布电容,如下图:
这时,我们并上一个电容,相当于人为引入一个零点,把拉下去的相位,拉上来,但是,这个分布电容一般很小,使得它环路增益aβ等于1的位置非常远,在这么远的频点上,运放早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而看手册这个运放自身在100k的时候,相位余量相当的高,超过了90°,完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补偿电容。
对于跟随电路,由于存在负反馈,基本上可认为正相输入端电压和负相输入端电压是同一个值,而这颗运放在5v供电时,它的共模输入范围是-0.1v至1.5v。因此,当输入电压在1.5v左右的时候,运放就存在不能正常线性跟随的情况。
为什么不能跟随呢?来看一个三极管放大电路,它也是运放的组成部分之一,来进行举例说明。
当输入的vb发生变化时,ie就会随着vb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vc的变化,这就是跟随。若vb继续增大到,使得vc=vcc-ie x rc计算值为负数的时候,而实际上ie x rc并不能超过vcc,这时放大电路达到饱和甚至电流反相,导致输出电压固定或削峰或反向等。
6.运放十坑之不可忽略的压摆率
做1pps驱动电路,要求上升沿≤5ns,fpga输出的信号用运放跟随增强驱动后,发现上升沿达不到要求。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考虑到一个重要的指标,压摆率。压摆率是指:输入为阶跃信号时,闭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时间变化率的平均值。即输入一个理想的阶跃信号,输出会是一个带斜率信号,这个信号的爬升速率就是压摆率。
看一下这个运放的压摆率:
根本达不到要求啊,5ns只能爬升20mv,所以,上升沿根本达不到设计需求。怎么办呢?后期飞线增加了一个脉冲增强电路。
脉冲增强电路c4和r4,相当于一个微分电路c4和rl(当c x rl远小于压摆率时间)加一个直流电阻r4,使得负载rl上的信号边沿变得更加陡峭。分析一下:
a.电容c4与rl形成分压电路,根据下图的计算公式,c4上电压的变化率等于rl上的电压值。
b.那么假设电容电压变化率在0-τ范围内是几乎不变化的,那么负载rl上面的电压也是几乎不变的,一旦电容开始充电(电压发生变化),负载rl的电压就上升到顶点。记为波形1,如下图。
c.然后在电容充电结束后开始下落,为了解决没有变化率就没有电压的问题,增加一个直流电阻r4维持波形,它是一个直通波形,也就是原始波形,记为波形2。
d.两个波形合在一起后,由于波形1,波形2的上升沿得到极大增强,从而使得合成波形上升沿得以改善。
7.运放十坑之被遗忘的反馈电阻
为了扩大外部驱动能力,一般会在最后一级增加一个跟随电路,选择电流反馈运放-cfa增加运放的输出带宽。好简单哦,可惜你就是调不出来。还是先看图吧。好简单哦,可惜你就是调不出来。还是先看图吧。
什么电源轨、共模输入范围、增益积带宽、带载能力、压摆率。。。我全都考虑了啊,还是不对呢?
因为,cfa和vfa(电压反馈运放)不一样,读书时学的运放,基本上老师都是拿vfa进行举例和讲解。下图是cfa运放的模型:
它与vfa区别是,输入端不再是两个都虚断,反相输入电阻zb是个非常小的值,但又绝对不能认为是零;它的开环增益gout不再是非常大,而是约等于1;它的跨阻z可以认为是无穷大。
因此,cfa的跟随电路的电路模型如下:
解出aβ等于:
它的闭环增益是:
当没有反馈电阻zf的时候,a约等于1,zf趋近于0,aβ趋近于无穷,增益趋近于0,和想要的跟随电路完全不一样,也就是网上常说的“cfa不加反馈电阻就没信号”。(没找到这句话,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只能看下cfa手册上对反馈电阻的介绍)
因此,要增加一个反馈电阻,电路就会正常工作了。
ps:上面推导计算有技巧,只能从aβ进行计算推导,因为cfa的计算前提是反相输入电阻zb是个非常小的值;它的跨阻z可以认为是无穷大,所以,要在求极限是找到一个单一变量,如果按照最终表达进行求极限,一个函数,三个变量(zf趋近于0,zb趋近于0,z趋近于无穷),没法玩,如下图。
分析一下,正相输入端2v-10v,符合器件输入范围(vcc-1.4v),反相输入端1v-5v,我加了负电,那更是符合了;然后看放大倍数2倍,vmax=10v,也符合器件输出范围(vcc-1.4v);电源、放大倍数、去耦等等都没有问题。这是一个显得没有任何错误的原理图,但是实际上,它会在高输入电压值时发生错误。
看下仪放的内部原理,就明白了(这里选一个手上有的资料,非ad620的内部原理,其实仪放原理都差不多)
正相输入电压和反相输入电压体现在仪放内部的r2处,而真正进行输出的电压,是由v1out和v2out体现的,换一句话说,最终增加的电压值平分为两份,一份由v1out提供,它会比v1高,另外一份由v2out提供,它会比v2低。
再看原理图,在20ma的时候,vin+达到了10v,vin-是5v,放大2倍,在仪放内部需要将vin+放大到12.5v。这已经超过了仪放供电电压,因此,是绝对不可能正常工作的。
9.运放十坑之adc的采样时间被运放拖累
adc采集信号,信号稳定的时候,很准确;信号变化的时候,数据不稳定。当然了,adc有采样时间,软件工程师也知道,他采了10次,只取后5次,但是数据还是有不稳定的状态。让硬件来看电路,硬件工程师说,电路当然没有问题了,全是从别人那里扣来的,怎么在我这就有问题了?
先看adc的指标tcycmin=500ns和tacqmin=80ns,这是颗sar型adc,速度能上mbps,还算挺快的。所以,它连续采样10次,所用时间也才10μs左右。
而运放从信号输入到输出,并不是一个无延时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延时还带震荡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时间还会因为后级线路的pcb设计而增大。如下图:
看一下运放的指标,当4v时,达到0.01%,时间为5.1μs,此时带来的波动误差是0.4mv,而在4v范围内,一个16位adc的1lsb为0.06mv。误差可以吃掉6,7个码字,如果再加上分布电容和走线电阻,这个时间会进一步增加,使得后级稳定时间增长,从而导致误差变得更加的大。
后来,软件工程师调低了采样率,增加了采集时间,问题得以解决。
10.运放十坑之被遗忘的功耗
做过一款板卡,功耗要求很严格,因此,设计完成后,就画了电源树,计算了每个器件的功耗,没有超,然后投版,调试,一上电,功耗超标。
后面一检查,发现是运放功耗计算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下图这样的运放电路用了5个。
由于是直流驱动,在计算的时候,只考虑了运放本身的静态功耗,pd=15v x 4.2ma =63mw,按照最大静态功耗来考虑,功耗余量还绰绰有余。
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功率消耗点:运放供电电压15v到输出电压(1v-4.5v)之间的电压差,全部在运放里面消耗了,按照最大压差计算,一个电路就消耗140mw。这种耗散功率,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所以,全部都选择性的忽略了,当遇到功耗要求紧张的需求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后面改版的时候,选择了低电压给运放供电,减少了耗散功耗,满足了指标要求。
人工智能之语音识别技术的重要性
美图将舍弃联发科,改用高通芯片
led灯珠烧掉的原因有哪些
LED灯杆屏正逐步从显示市场追随者发展为行业新生力量的佼佼者
谷歌pixel XL2官方渲染视频来袭,这样的pixel XL2好多LG的影子啊!
运放放大电路设计的常见误区
诺基亚8国行版上市时间确定,首款蔡司双摄像头旗舰来袭值得期待
电子变压器的技术发展趋势
新模拟显示“无聊公司”的 LVCC 环路隧道每小时可能运送 2 万多人
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缺陷,英菲尼迪召回1797辆QX56
简单随机搜索:无模型强化学习的高效途径
3V和5V 12位轨到轨微功DAC兼具灵活性和性能
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 创了五院大中型遥感卫星研制的新纪录!
直播预告 | NVIDIA 交换网络创新加速高性能应用
中频发电机的噪声影响研究及EMI滤波电路设计
情感语音识别: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致敬经典 智能手表上运行Windows 98
华为mate10/魅族mx7/小米6Plus曝光速览
“黑科技战舰”来临,华为荣耀v8:5.7寸2K屏+1200万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