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得不承认,cmake很强大,发展了这么多年,整个生态已经相当完善,功能也相当丰富,这点xmake目前是比不了的。
当初作者(我,以下简称我)做xmake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完全替代cmake,这没啥意义,只是觉得cmake的语法和易用性满足不了我,我还是更喜欢更简单直观的方式去描述和维护项目,在不同平台下提供近乎一致的使用体验。
因此,xmake的语法描述和使用体验还是非常好的,这也是xmake最大的亮点之一,我在这块设计上做了很多改进,为了降低学习和项目维护门槛,也更容易快速上手。
在这里,我只拿xmake中一些比较占优的特性去跟cmake作对比,仅仅只是为了突出说明xmake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和易用性,并没有任何贬低cmake的意思。
如果大家看完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觉得xmake确实好用,能够满足部分项目维护上的需求,解决一些痛点,提高项目维护效率的话,不妨试试体验下。
项目源码
官方文档
xmake v2.2.6 发布, qt/android编译支持
特性支持 我先罗列下构建工具的一些主要基础特性对比,大部分特性两者都是支持的,而xmake的优势主要还是在:语法、包仓库管理、构建体验上
语法对比 空工程 xmake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main.c) cmake add_executable(test )target_sources(test private src/main.c) 源文件添加 xmake xmake支持通配符匹配的方式,添加一批源文件进来,*.c匹配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c匹配递归目录下所有文件。
这种方式,对于平常项目中新增一些文件编译,就不需要每次修改xmake.lua了,自动同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add_files(test/*.c, example/**.cpp) xmake的add_files()是非常灵活强大的,不仅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类型源文件添加,还可以在添加的同时排除一些指定文件。
比如:递归添加src下的所有c文件,但是不包括src/impl/下的所有c文件。
add_files(src/**.c|impl/*.c) 更多关于这个接口的使用说明,见相关文档:add_files接口文档
cmake cmake似乎并不支持这种方式,只能挨个添加。
add_executable(test )target_sources(test private src/main.c src/demo.c test/test1.c example/test1.cpp example/xxx/test2.cpp) 条件编译 xmake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main.c) if is_plat(macosx, linux) then add_defines(test1, test2) end if is_plat(windows) and is_mode(release) then add_cxflags(-ox, -fp:fast) end cmake add_executable(test )if (apple or linux) target_compile_definitions(test private test1 test2)endif()if (win32) target_compile_options(test private $)endif()target_sources(test private src/main.c) 自定义脚本 xmake xmake可以在编译构建的不同阶段(包括编译、安装、打包、运行),方便的插入一段自定义脚本来处理自己的逻辑,比如编译完成之后打印一行输出: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after_build(function (target) print(target file: %s, target:targetfile()) end) 或者自定义运行和安装逻辑: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on_install(function (target) os.cp(target:targetfile(), /usr/local/bin) end) on_run(function (target) os.run(%s --help, target:targetfile()) end) 在自定义脚本中,用户可以写各种复杂脚本,通过import接口,可以导入各种扩展模块来使用。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before_build(function (target) import(net.http) import(devel.git) http.download(https://xmake.io, /tmp/index.html) git.clone(git@github.com:tboox/xmake.git, {depth = 1, branch = master, outputdir = /tmp/xmake}) end) cmake cmake也可以通过add_custom_command来实现:
add_executable(test )target_sources(test private src/main.c)add_custom_command(target test post_build comment hello cmake!) 不过看了下,不同阶段,自定义脚本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add_custom_command只能用于构建阶段的自定义,如果要对安装阶段进行自定义,得:
install(script cmake_install.cmake) 并且只能整个替换安装逻辑,无法对安装前后的实现一些自定义逻辑,另外像打包、运行等其他阶段的自定义似乎不支持。
构建方式 编译默认平台 xmake 通常情况,编译默认平台执行敲xmake,执行构建期间,xmake不会依赖其他第三方构建工具,连make也不依赖,也不会生成ide/makefile文件,
而是直接调用的编译工具链进行编译,默认会根据cpu核数自动开启多任务加速构建。
xmake cmake 而cmake的通常是先生成对应ide/makefile等第三方构建文件,然后调用make/msbuild等第三方构建工具去编译。
cmake .cmake --build . 编译指定平台 xmake xmake可以以近乎一致的方式快速切换不同平台和架构来编译。
xmake f -p [iphoneos|android|linux|windows|mingw] -a [arm64|armv7|i386|x86_64]xmake cmake cmake似乎对不同平台和架构的编译配置方式,差异性还是有些的,需要花点时间研究下才行。
cmake -g xcode -dios_arch=arm64 .cmake --build . cmake -g visual studio 9 2008 -a x64cmake --build . 像android平台编译,配置ndk的方式似乎也很繁琐。
cmake .. -dcmake_toolchain_file=%android_ndk%uildcmakeandroid.toolchain.cmake -dcmake_system_name=android -dandroid_ndk=%android_ndk% -dandroid_toolchain=clang -dandroid_platform=android-24 安装目标 xmake xmake install cmake cmake -p cmake_install.cmake 运行目标 xmake 大部分情况下,xmake不需要写自定义脚本就可以直接加载运行编译生成的目标程序。
xmake run cmake cmake我没找到可以快速运行指定目标程序的方式,但是应该可以通过写一个自定义脚本去加载运行它。
cmake -p cmake_run.cmake 依赖支持 查找依赖库 xmake xmake也是支持跟cmake的find_package类似的接口去直接查找系统库,然后集成使用,找到库后,会自动追加includedirs, links, linkdirs等相关设置。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on_load(function (target) target:add(find_packages(openssl, zlib)) end) cmake add_executable(test main.c)find_package(openssl required)if (openssl_found)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test ${openssl_include_dirs}) target_link_libraries(test ${openssl_libraries})endif() find_package(zlib required)if (zlib_found)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test ${zlib_include_dirs}) target_link_libraries(test ${zlib_libraries})endif() 使用第三方库(conan) xmake xmake会自动调用conan工具去下载安装openssl库,然后集成使用,只需要执行xmake命令即可完成编译。
add_requires(conan::openssl/1.0.2n@conan/stable, {alias = openssl})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add_packages(openssl) cmake if(not exists ${cmake_binary_dir}/conan.cmake) message(status downloading conan.cmake from https://github.com/conan-io/cmake-conan) file(download https://github.com/conan-io/cmake-conan/raw/v0.14/conan.cmake ${cmake_binary_dir}/conan.cmake)endif()include(${cmake_binary_dir}/conan.cmake)conan_cmake_run(requires openssl/1.0.2n@conan/stable basic_setup build missing)add_executable(test main.c)target_link_libraries(main ${conan_libs}) 使用内建包仓库 xmake xmake有自建的包仓库,虽然现在里面包还不是很多,但后期会不断完善:xmake-repo
我们只需要添加相关需要的包就行了,非常方便,并且支持多版本选择和语义版本控制哦。
甚至有些常用包支持多平台集成使用,例如:zlib库等,即使编译android/iphoneos/mingw等平台,也都可以直接下载安装使用。
add_requires(libuv master, ffmpeg, zlib 1.20.*)add_requires(tbox >1.6.1, {optional = true, debug = true})target(test) set_kind(shared) add_files(src/*.c) add_packages(libuv, ffmpeg, tbox, zlib) 执行xmake命令后,会去自动从仓库中下载对应的包然后编译安装,集成链接进来,效果如下:
除了官方的包仓库,用户也可以自己创建多个私有仓库,用来集成使用一些私有包,这对于公司内部项目的依赖维护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只需要在xmake.lua加上自己的私有仓库地址就行了:
add_repositories(my-repo git@github.com:myrepo/xmake-repo.git) 或者直接命令行添加:
xmake repo --add my-repo git@github.com:myrepo/xmake-repo.git 关于这块的详细说明可以看下相关文档:
远程依赖模式
add_requires接口说明
最后,附带一张xmake的依赖包管理架构图:
cmake
这块我没看到cmake有支持,不过cmake我用得并不多,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指正。
xmake开原地址:
https://github.com/xmake-io/xmake
高阶段位机房进一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集中配置管理
一图看懂CodeArts Artifact 5大特性,揭秘大型企业制品管理面纱
人工智能年终盘点-2017年九大应用
五大LED显示屏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2018上半年业绩预告
联发科p10安兔兔跑分_p10处理器游戏性能评测
XMake和CMake对比分析
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智慧养老服务供应商智康护
上海沃爱智能科技3d打印 龙猫
保持的中频(IF)信号采集电路(AD9100/AD9618)
苹果要求印度出台手机出口优惠和降低进口关税
三星在NAND闪存市场将面临哪些挑战?
最新:瑞萨火灾工厂产能完全恢复,要100天之后
控制按钮开关安装方法
全球第一款支持SMT技术的AIoT处理器芯片发布
2012节博会百万推广计划,倾力打造品质盛会
用户吐槽特斯拉电动车续航缩水严重
基于可控硅整流器 BTA16-600B
RV减速机的机械原理对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
什么是“光伏并网柜”
Microsoft Authenticator具有新的跨平台自动填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