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三枝铁花
出品 | 网易手机&数码《易评机》栏目组
「如果不是郑爽,三星国行发布必占一个热搜」,照常盯三星国内发布会的同事这样说道。
2021年1月14日,三星举行全球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三星galaxy s21系列旗舰手机,四天后三星galaxy s21系列在国内也正式推出,提到这样的时间点,主要是为了说明三星相比往年的s系列发布会提前了至少两个月时间(一般在mwc前后),同时也能看得出来三星想要回归中国市场,获得用户青睐的态度。
从去年的三星s20 fe乃至回看以往的a系列,c系列,都是三星在中国市场转型、回归的动作,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三星确实想要晒诚意和性价比赢回用户,但是,每一次的售价都硬生生的把「诚意和性价比」塞了回去,而这一次galaxy s21系列的国行发布会,4999元的起售价相比去年s20系列动辄6999的起售价,降低了两千元,定价策略的改变足以让三星s21系列国行版发布值得拥有一个热搜。
《易评机》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三星送测的三星galaxy s21+与galaxy s21 ultra,也就是「大杯」与「超大杯」,从用户的角度,我们把两款机型放在一起聊一聊。
三星依然为galaxy s系列带来了三款「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旗舰手机组合,外观设计上变化不大,硬件上堆满,进一步优化galaxy生态。
三星galaxy s21系列三款新机,其中s21为聚碳酸酯后盖,这也为它整体的重量减负,来到了171g,绝对称的上轻薄小巧;而s21+与s21 ultra采用均采用双面玻璃背板+金属中框组合的机身设计拥有非常不错的握持舒适感,重量分别来到了202g和227g,但是从中杯s21到超大杯s21 ultra的过渡中,机身自重就是纤薄到坠手,这也怪不得三星,s21 ultra从227g的重量就能明白,它是为追求续航与影像体验的用户而准备。从机身正面来看,三款新机似乎跟上代s20系列几乎看不出区别,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居中开孔屏设计,简单说就是梦回s20。
关于下巴,下巴的宽窄会影响视觉的观感和使用体验,这次三星galaxy s21系列基本做了恰到好处,超大的屏占比满足了很多用户的需求。
这次与以往s系列最大的差异化在于机身背面的摄像头模组,整个模组与边框融合在一起,虽然三星已经很尽力的去掩盖镜头「凸起」的突兀感,但是很遗憾没能改变最终的结果,s21与s21+都还是ok的,但是s21 ultra真的是note20既视感,这种设计实在是需要设计团队需要足够的冒险精神才会最终选定的方案,我们能够理解的是:这是对ultra来说最佳的方案,毕竟摄像头的硬件在那摆着。机身侧面包含了电源键、音量键(机身右侧),以及usb type-c接口、扬声器、sim卡卡槽等。
总结一下外观这一块,回看galaxy s系列的手机设计,其实s系列一直有着它独有的设计因素在里面,每一代的s系列也拥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从s20开始,三星对外观的设计这一块越来越「note化」,以至于让s系列的基因有点消失;虽然外观设计的没有太多的冲击感,但不得不说的是三星并没有丢弃独有且最具优势的特点:出色的工业制造能力,怎么说,就是你拿起来这台手机,品质与握感就是三星旗舰的感觉。
屏幕配置方面,三星s21采用6.2英寸1080p super amoled屏幕,三星s21+采用6.7英寸1080p super amoled屏幕,三星s21 ultra则采用6.8英寸2k dynamic amoled屏幕。三款机型均采用均为120hz自适应屏幕,同时支持hdr 10+显示。屏幕材质使用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相比康宁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抗跌落性能提升了25%;抗刮擦性能则提升了2倍之多。其中,三星s21和三星s21+均为直屏,而三星s21 ultra为微曲面屏。三星s21和三星s21+峰值亮度可达1500nit,而三星s21 ultra峰值亮度则为1600nit。
简评:屏幕每次都说,也每次都会单提出来,业界顶级水准,三星不会让用户失望,即使目前行业内有那么多号称自家屏幕「业内第一」的品牌,但在三星这家「供应商」面前,确实都要逊色一些,最好的屏幕永远留给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
s21系列全部做到了120hz高刷新率,「超大杯」s21 ultra可以实现120hz高刷的同时开启2k分辨率,并且还能支持10-120hz自适应刷新率,这其中关键的点在于,从note20系列开始使用ltpo的oled屏幕,s21系列延续这块屏幕的使用,显然三星已经解决了2k+120hz且使用ltpo的oled屏幕的续航问题,这就是自产自销的优势。
作为三星的galaxy s系列旗舰机,在核心硬件配置上一直都是都以硬核堆料著称,这次的galaxy s21系列同样也不例外。虽然这次被小米11抢了骁龙888的全球首发,但这并不影响galaxy s21系列新品继续使用骁龙888平台。存储方面,galaxy s21和galaxy s21+均采用8gb+128gb和8gb+256gb的存储规格组合,而galaxy s21 ultra则升级为12gb+256gb和16gb+512gb的存储组合。不出意外还是lpddr5+ufs 3.1的存储规格组合。
这么看来,这次galaxy s21和galaxy s21+不仅屏幕分辨率有缩水,系统内置ram的存储也又上代的12gb缩水至8gb,这的确让人有些不明所以。
关于处理器方面,我们这次拿到的国行版三星galaxy s21系列均采用高通骁龙888处理器,5nm工艺制程,拥有1个超大核+3个大核+4小核心的架构设计,同样支持双模5g以及sub 6技术。
实际跑分来看,三星galaxy s21+以及galaxy s21 ultra都仅为63万分的水平,让人有些不解,相比于小米11那71万分的水平,虽然相比高通官方公布的73万分稍有不及,好歹也进了“70万分俱乐部”,这60多万分的成绩......你还怎么让骁龙865认你当大哥?
说实话,在跑分成绩出来之后,我心里怕极了,一度感觉这次三星可能又搞负优化了,好在接下来的游戏测试中,两款手机都没有令我失望。
三星galaxy s21+
三星galaxy s21 ultra
《原神》
实际测试下,三星galaxy s21+与galaxy s21 ultra哪怕在硬件杀手《原神》下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虽然画质全开最高60fps的情况下会出现帧率不稳的情况,但实际游戏感受却要优于绝大部分手机,手机发热控制也比较良好。而在使用推荐的低配置30帧的情况下,游戏的帧率会异常稳定,完全不会出现任何卡顿的情况。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同样的游戏时间下,galaxy s21+的游戏表现竟然略优于galaxy s21 ultra,尤其是战斗场面上,galaxy s21+的帧率表现非常线性,ultra则会偶尔出现帧率大幅波动的情况。
三星galaxy s21+
三星galaxy s21 ultra
《使命召唤手游》
至于《王者荣耀》以及《使命召唤手游》方面,在两款手机上的表现非常完美,可以全程以稳定的帧率运行,perfdog监测图中有一段明显的波动,是因为我在操作时切到了后台,大家可以忽略。
三星galaxy s21+
三星galaxy s21 ultra
《王者荣耀》
最后是《狂野飙车9》,同样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游戏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卡顿的情况,perfdog监测图中帧率的几次波动是因为游玩结束进入主菜单所导致的,实际体验并不会感到卡顿。
三星galaxy s21+
三星galaxy s21 ultra
《狂野飙车9》
通过几款游戏的测试,能够明显感受到的就是,三星的两款s21系列机型在控热方面的表现非常到位,在长时间的游戏测试下,都没有出现明显发热的情况,摄像头侧面的最热区域,也不过是手感4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完全不会影响到游戏体验。
而在电池续航方面,三星galaxy s21+与galaxy s21 ultra分别搭载4800mah以及5000mah电池,相比上代galaxy s20系列整体区别不大,仅galaxy s21+的电池容量相比s20+的4500mah电池有所提升。关于快充方面,三星官方没有阐明,但galaxy s21+应该还是25w超级快充,而超大杯s21 ultra应该会继续保持上代45w快充。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当你将手机连接充电器后,手机会弹出提示,询问用户是否使用快速充电,如不选择快充,手机则会默认进行慢充,要安全还是要速度,三星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另外不出意料的是,galaxy s21系列全系产品支持加速无线充电2.0以及无线共享充电,配套方面,三星一直都走在前沿。
至于实际续航,我利用几款游戏对两款手机进行了测试,均开启最高亮度最高画质,实测半小时游戏,《原神》下galaxy s21+耗电12%,galaxy s21 ultra耗电12%;《使命召唤手游》下galaxy s21+耗电9%,galaxy s21 ultra耗电10%;《王者荣耀》下galaxy s21+耗电12%,galaxy s21 ultra耗电6%,《狂野飙车9》下galaxy s21+耗电10%,galaxy s21 ultra耗电12%。
整体来说,两款手机的续航表现都算是中上水准,除了《王者荣耀》下,galaxy s21+的表现比较奇怪,出现了耗电量过大的问题,具体原因未知,但应该是个例,更新系统后达到6%以内的平均水平应该问题不大。综合考量,两款手机的续航表现应该要明显优于前代产品,大家无需为续航担忧。
one ui方面,三星galaxy s21采用了基于android 11的one ui 3.1版本,对系统多处ui进行了调整,从视觉到动效都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动效,结合120hz高刷新率,会给人一种非常流畅的感觉,视觉冲击力是很多安卓阵营的手机无法给予的。
原生系统的黑暗模式也能够带来不错的使用体验,实际测试下,大部分第三方app也能够与one ui的黑暗模式相适配,只有少部分应用无法识别。相信以三星这种体量的厂商来说,想要推进适配应该也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另外,这次三星galaxy s21系列还特别针对用户关心的隐私安全问题从芯片端和系统层面进行了升级,提供更为全面的安全防护。比如用户在分享照片前,可将照片中的位置信息等元素删除,通过全新的私密共享功能,还可控制分享内容的访问权限和有效时长,让分享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另外,这次三星galaxy s21系列还特别针对用户关心的隐私安全问题从芯片端和系统层面进行了升级,提供更为全面的安全防护。比如用户在分享照片前,可将照片中的位置信息等元素删除,通过全新的私密共享功能,还可控制分享内容的访问权限和有效时长,让分享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智能手机体验重头戏的成像部分,s21+采用了超广广角到3倍混合变焦的常规组合,其中超广镜头为定焦;s21 ultra则要豪华地多,除了主摄是一亿像素cmos之外,它的超广还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长焦部分也是3倍+10倍的光学变焦镜组,还带了一颗激光对焦传感器。
光线充足的条件下,s21 ultra和+的主摄样张几乎没什么区别,细节丰富,色彩准确。
有一点不同之处在于,拥有激光对焦模组的s21 ultra会在被摄物体很靠近镜头时(大致是是小于25cm),启动对焦增强程序,作用很简单,就是在对焦距离较近的时候,直接切超广。比如这个猫爪子,s21u就直接切超广拍摄了,实际对焦距离更近的s21+,依然是主摄出片。
不过在弱光下,对焦增强不会启动,全程主摄出片。我个人是宁愿拍摄的时候自己选择要用超广还是主摄,而不是系统自动切超广然后我还得关掉这样的操作逻辑。
不过倒是可以理解三星会这样做的原因,毕竟不是每个用户都理解为什么凑得太近对不上焦是怎么回事,三星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是s21 ultra独享。
按我的理解,这个“手很短”的激光对焦模块主要是用来解决上代出现过的,微距对焦翻车的毛病,所以在s21 ultra上,哪怕你关掉对焦增强程序只用主摄拍微距,也不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
白天没有太大区别的主摄成像在夜景上逐渐拉开差距,光线越差,差距越大。s21 ultra大底的优势在弱光下还是相当明显的。
不过s21 ultra的白平衡会在夜间有很迷的偶发漂移,要么绿要么紫。s21+在同样的环境下拍摄,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长焦端继续拉开差距,比如3倍变焦,拥有光学变焦镜头的s21 ultra它出片就是要比s21+的3倍混合变焦强,细节对比一目了然。
再上10倍就更不用说了,s21 ultra日光下的10倍变焦清晰可用,s21+嘛,就,不提也罢。
拓展到极限的话,比如s21 ultra的100倍变焦,用来成像的意义也不大,倒是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充当“望远镜”的时候,能让你看到远处看不清的一些信息。
接下来说说夜景模式的效果,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光线特别差,就别开夜景。原因看这一对比就很明确,夜景模式能够加强暗部细节,但会大幅牺牲画面整体的细节,变得模糊,无论s21u还是s21+都是如此。
但如果是极限弱光环境,那么踏实启动夜景模式,这里的对比也能够很明确地提供启动夜景模式的理由:保证曝光,降低噪点。
这里把s21+和s21ultra放在一起对比能见差异,实际上两款手机的成像表现就是好和更好的区别。在解决了对焦问题之后,s21 ultra目前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不错,除了晚上偶尔飘走的白平衡之外,是妥妥地旗舰水准。
实际的体验了三星galaxy s21+与galaxy s21 ultra,「大杯」与「超大杯」感受还是要说一下:两款产品包括另一款「中杯」产品的外观设计很普通,在不跳出三星调性的框架下,保持s系列设计语言的延续性,但真机实际上手的感觉不可否认,那就是三星所拥有的出色的工业制造水准。
目前国行版的售价已经有了,是不是真的有「诚意」相信关注三星s系列的用户心理也有了答案,s21与s21+在「超大杯」ultra的映衬下有点差距,而s21 ultra「超大杯」则是光芒万丈,2k+120hz、更好的一亿像素镜头、s pen等都是目前安卓旗舰阵营中最顶级的存在。
三星galaxy s21系列三款产品定位划分清晰,如果有足够的预算直接上ultra,s21+中规中矩,s21则是不管在售价还是硬件都是目前可圈可点的小屏旗舰首选。
为何那些家电巨头都扎堆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
设计一款适用于终端的AI芯片的方法是什么
5G时代下VoNR将成为主流的语音技术
微雪电子气体传感器MQ-5 Gas Sensor简介
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挑战和电路配置
三星S21+/S21Ultra评测:带着诚意售价回归的最强机皇
智慧城市理念对于城市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影响
索尼Xperia 5 Plus曝光采用了带鱼屏设计
KVM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IBM开发全新技术和改进方案,实现最高量子体积研发
行业方案|半导体行业SRM供应商管理解决方案
虚拟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有着哪些前景
凯翔MegaBric分布式存储商用实践
什么是ETF,对比特币价格有何影响
PoE应用正在不断开发 满足发展的需求
浅析OpenHarmony内核SoC层级的移植适配流程
苹果放出iOS 10.3最新测试版:16G用户福利!至少省2GB存储空间!
意法半导体升级NanoEdge™ AI Studio,简化物联网产品和工业设备的机器学习软件开发
新趋势:iOS10等新闻App让媒体们尝到甜头,全都上头版头条!
华进二期以及先进封装材料验证实验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