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丰田汽车在日本市场推出丰田新款mirai和雷克萨斯新款ls,新车配备advanced drive系统,该系统具备l2级自动驾驶技术。前者起售价格为8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5万元),后者起售价格为179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7.5万元)。
之前本田曾经推出全球第一台l3车,实际是只生产100辆,只租不卖。不过丰田的价格也是够高的了,估计销量也不会高。
丰田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完全达到l4级别,advanced drive系统包括一个定位用摄像头,一个前向主激光雷达,两个侧向激光雷达。还有3个ecu,分别是用英伟达xavier的adx,可能是瑞萨v3u的主计算ecu即ads,英伟达的是做冗余系统,是失效时替代ads的。还有一个专用于定位的ecu,称之为sis。
这一套大约增加了66万日元硬件成本,也就是大约4万人民币的成本,未来或许丰田车可以选装,选装价格估计得20万人民币。加上雷克萨斯ls500h本来就标配的双目系统,构成完整的l4级自动驾驶。这一套系统中前向主激光雷达成本估计最高,大约1-1.5万人民币,两个侧向激光雷达合计大约5-8千人民币,3个ecu估计要1.2-1.4万人民币。软件成本无法估算,要看多少销量了。
丰田自动驾驶框架图
两个侧向激光雷达是德国大陆汽车的flash激光雷达,即hfl-110。
hfl-110的有效距离大约30-50米,用在侧向是绰绰有余。
本文的主角是前向主激光雷达,由丰田控股公司电装开发,电装开发激光雷达的历史超过40年。在25年前,人们最早是寄希望于激光雷达的,当时毫米波雷达价格高达数万人民币,性能却很差,日本有不少企业都在努力开发激光雷达,虽然价格很高,但性能足以碾压毫米波雷达,在1995年电装开发了全球最早的量产车激光雷达,没错,就是1995年。
但是毫米波雷达价格持续下滑,在2005年,激光雷达就被彻底赶出市场。但电装并没有放弃,这次用在雷克萨斯ls500h的激光雷达,电装称之为第六代激光雷达,时间跨度超过20年。尽管过了25年,激光雷达成本也没降低多少。
一向谦虚低调的电装对这个激光雷达用词令人惊讶,电装丝毫不在意法雷奥的scala激光雷达的感受,宣称自己是全球车辆检测距离最远的激光雷达,可达200米,同样宣称水平视场角(fov)是120°,也是世界最高水平。
实际电装与scala的设计如出一辙,只是巧妙地将单向变双向。同时电装可能是二代scala的水准,也是16线设计,但也有可能更高,32线的设计。剖析电装的激光雷达,还是从专利入手,电装刚刚为自己的激光雷达设计申请了专利。
成品与专利图上的样子非常接近。
与scala一样的设计,只是scala只有一侧的激光发射器,电装是两侧。华为的第一代激光雷达也是这样的设计,当然,细节上会有所不同,否则有专利纠纷,华为的第二代激光雷达可能会是mems电磁振镜激光雷达。
上图是内部示意图。电装将激光雷达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10代表发射部分、20代表旋转镜扫描部分、30代表接收部分、40代表框架、50系列代表光接收板。
10部分包括11和12两个激光源,13和14是激光发射透镜,15是激光偏转透镜。
上图是俯视图
这是法雷奥scala的俯视图。法雷奥scala的镜子是弧面的单面镜,电装是双面的平面镜。20a发射偏转镜。21是转镜模块,23是电机,22是分区盘partition plate。
21又包括211、212和213。211和212是两面镜子,贴在213上,这样无论镜子朝哪个方向转,都可以反射光,而不是像scala那样是单向的。第一代scala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很简单,这样多了激光发射单元,成本就增加了。
这种设计确实没太多可说的,各方面都很成熟,性能也可以,特别是如果32线的话,就是成本降不下来。不过l3/l4就是成本高,就算降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其他成本也高。
丰田或者说电装的下一代激光雷达很可能是flash激光雷达,目前丰田在侧向用了德国大陆汽车的flash激光雷达,未来可能前向也是如此。早在2016年4月,电装投资了一家vcsel公司,即trilumina。目前flash主要瓶颈就是vcsel阵列功率密度不足,大约只有传统激光二极管功率的1/8-1/10。
trilumina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构架用于二维vcsel阵列,使其同时具备高能量输出和高带宽调制。阵列使用集成的微透镜来进行光束整形和控制,并且使其可以对不连贯光束进行整流,以产生紧凑、高亮度、低噪声的信息源。再有就是倒装,传统vcsel阵列都安装在基座上,并利用键合线进行电气连接。
trilumina的板载vcsel器件结构紧凑,由单个vcsel阵列芯片组成,可通过标准的表面贴装技术倒装焊到印刷电路板上,无需用于vcsel芯片的基座载具。trilumina的vcsel器件使用了带有焊料凸点的铜柱,并使用标准的无铅表面贴装技术直接安装到pcb上,凭借trilumina独特的背发射结构,使其vcsel具有优秀的内置气密性和出色的热性能。
trilumina在2019年宣布推出业界首款获得汽车aec-q102一级认证的vcsel阵列,意味着trilumina的vcsel阵列能够在-40℃至125℃之间可靠运行,满足极其严格的汽车运行条件。在2020年11月,全球第一大vcsel厂家lumentum收购了trilumina的部分技术,即倒装芯片(flip-chip)和背发射vcsel阵列。
flash激光雷达又可看作是远距离的tof相机,电装也申请了flash激光雷达的专利,没有称其为激光雷达,而是叫tof测距装置,实际是一个意思。电装申请了tof激光雷达专利,这份专利目前只有日文版本。
这是一个典型的多级multi segment的flash激光雷达。
反射率不同的物体,在激光雷达上表现差异很大。反射率很高的物体在激光雷达上表现比较突出,反射率低的物体,有时可能无法探测到。此外,远距离和近距离也会导致激光雷达的表现差异较大。
flash激光雷达功率密度低,这就导致flash激光雷达的有效距离很短,遇到低反射率的物体可可能无法探测到。电装的专利设计针对远近距离设计了两种发光策略。
这就是在近距离使用均一光,即全局快门。远距离使用集中光,即强发光。
个人也认为flash是激光雷达的最终技术类型。flash激光雷达最容易通过严格车规,体积最小、安装位置最灵活、全芯片化、成本最低(单价可轻松做到100美元以下)、性能挖掘潜力最大(深度相机近似于当年刚刚萌芽的cmos图像传感器,最终取代了ccd),全球科技界在全局flash领域的研发投入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激光雷达,全部都是超级巨头,包括博通、索尼、三星、苹果、意法半导体、英飞凌、ams、lumentum、东芝、松下、佳能、滨松、安森美、电装、丰田都在开发flash车载激光雷达。
在光电领域,无论是spie国际光电工程学会,osa美国光学学会,isscc国际固态电路协会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是有关flash激光雷达关键部件spad或vcsel的,传统的激光雷达论文完全没有。日本在ccd领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在spad领域拥有压倒性优势。
佳能、松下和索尼都开发出100万像素的spad,性能足以超越目前所有的激光雷达接收器件性能数倍乃至数十倍。三星在2020年底的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上发表了a 4-tap 3.5μm 1.2mpixel indirect time-of-flight cmos image sensor with peak current mitigation and multi-us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的论文,提出了120万像素的tof传感器(即spad)。
关于智能传感器的三年行动
续航谁第一 华为P10、小米5C、魅族Pro6 Plus、vivo X9 Plus对比
水族温度探头电子电路图的工作过程
全新亚马逊KindlePaperwhite电子书阅读器体验 带给用户更好地阅读体验
机器学习实践中常见的七种错误盘点
丰田汽车在日本推出新款Mirai和雷克萨斯新款LS
5G时代的天线设计 射频与天线才是设计核心
东芝超高速SD卡评测 完全符合官方定义的全面升级
德赛西威黄震分享对信息安全的研究进展和汽车信息安全路线的看法
为IoT系统量身定做的电源转换器
LED分选方式:芯片与封装
基于INtime的雷达实时操控显示终端设计
雷军持续耍猴,小米6标准版需抢购
矩阵键盘的检测和独立按键有很大的区别
北斗智联出席雷诺·江铃集团合作伙伴大会
2012工业设计与用户体验大会
美国研发新算法 无人驾驶成了我们解决交通堵塞的最佳途径
拆解报告:Google Home Hub智能音箱
中国芯片市场仅占全球3% 美国则超过50%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一
华为P20Lite2019曝光 采用挖孔屏方案及LC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