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通过三种不同的抓取动作“学会”抓取不同形状和硬度的物体

images: fzi
接近附近的物体似乎是一项无意识的行为,但该行为的发生需要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人类花了数百万年才进化到此。现在,机器人正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获得同样的能力。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一只机械手通过三种不同的抓取动作“学会”了抓取不同形状和硬度的物体。
这种发展的关键是一种叫做尖峰神经元(spiking neuron)的东西。就像大脑中的真实神经元一样,尖峰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中的人工神经元一起对时间信息进行编码和处理。研究人员研究snn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神经网络的功能,包括我们自己的神经网络。
德国fzi forschungszentrum informatik的研究人员juan camilo vasquez tieck说:“类人机器人或仿生机器人的编程非常复杂。而传统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并不总是适合利用它们的能力。”
tieck说,传统的机器人系统必须进行广泛的计算,以跟踪轨迹和抓取物体。但像本文研究的依赖snn的机器人系统,首先训练的是神经网络,来更好地模拟系统和物体的运动。之后,它通过实时适应运动,更自主地掌握项目。
tieck和他的同事们的新机器人系统使用了一种现有的机械手,名为schunk svh 5-finger hand,它的手指和关节数量与人手相同。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系统中加入了一个snn,这个系统被分成几个子网络。一个子网络单独控制每个手指,或弯曲或伸展手指。
对于每个手指,神经电路利用马达的电流和关节的速度来检测与物体的接触。当检测到与物体接触时,控制器被激活以调节手指施加的力。
tieck说:“这样一来,一般抓取动作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刚度和大小的物体。当物体移动或变形时,该系统还可以快速适应抓取运动。”
机器人抓取系统的具体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24日的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快报上。研究人员的机械手在不知道物体属性的情况下,用三种不同的抓取动作来抓物体。目标物体包括一个塑料瓶、一个软球、一个网球、一块海绵、一只橡胶鸭子、不同的气球、一支笔和一个纸巾袋。研究人员发现,首先,捏捏动作比圆柱形或球形抓取动作需要更高的精度。
tieck说:“对于这种方法,下一步要做的是整合基于事件的摄像机的视觉信息,并将手臂运动与snn相结合。此外,我们还想用触觉传感器来伸展手部。”
他说,长期目标是开发“一种系统,可以执行与人类相似的抓取动作,无需对接触点进行密集规划或进行严格的稳定性分析,并且能够利用视觉和触觉反馈来适应不同的物体。”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引导机械手学习如何抓取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华为工程师谈对ToF技术的理解
吉利控股集团与传化集团将共建汽车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NVIDIA GPU 加速 WPS Office AI 服务,助力打造优质的用户体验
实现两个CPU之间的PROFINET IO通信
OpenAI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竟会写假新闻
机械手通过三种不同的抓取动作“学会”抓取不同形状和硬度的物体
人机界面集成框架
变频器案例之纺细纱机应用
蓝牙不是一项普通的技术,它有着出色的表现
首款搭载华为HMS for Car智慧车载云服务量产车型上市!
波特率是如何工作的
新型电荷泵提供低输入和输出噪声
详解非锁/互锁/自锁的区别
“数字新基建”之特高压产业发展及投资机会
恩智浦发布两款工作频率为120 MHz的微控制器
案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盛弘有源滤波器APF
单点水位单通道高灵敏度液体(水位)检测IC-VK36W1D
荣耀畅玩5A怎么样 骁龙617+1300万像素竟不到千元!
Cipia宣布扩大与安霸的现有合作伙伴关系
广州联通与华为在大学城率先启动了5G精品网络体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