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的建立及早期发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香港电台
香港的广播产生于1928年6月,至今已有74年。
1928年6月30日上午9时,香港第一家广播电台以3.55波长,845千周正式开始播音,台号为gow, 台址在香港岛毕打街的旧邮政总局两楼的录音室,这就是香港电台的前身,它的开播标志了香港广播事业的诞生。当天播出的一条重要新闻是“英皇乔治五世今日为连接欧洲25个国家及美国、日本、澳洲和印度的广播系统主持开幕典礼,他用金话筒致词”。当时制作了两小时的节目。
香港最早期的播音还可追溯早几年,于1923年至1926年间,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成“香港无线电广播社”,并在山顶设了电台,试验播放一些社会新闻和转播歌剧等。每周播放两天,每天播出两三小时。该社成员还进行过一项试验性播放音乐会的大型节目。当时的收听者主要是该社成员及一些社会上层人士。但是,这只能算业余好者的活动,不属正式广播机构,直至1929年9月28日,政府成立香港广播委员会,负责管理香港的广播电台。
gow台开播时只有英文台,广播的对象主要是西方在港人士和当地上层人士。每日播出的时间很短,产生的影响很有限。播出内容以转播英国bbc电台的对外广播为主,主要是娱乐节目。当时该台的设备也十分简陋,除了发射台和发射机外,全部播音设备只有一个话筒和一台唱机。经营方面除了少数受薪职员,其他是一些热心于无线电的业余人士。管理方面由一个市民组成的小组负责。当时收音机的用户每年需向政府缴纳4元的牌照费。到了开播半年后的1928年底,政府共发出124个牌照。当时检查无牌收音机持有人的工作主要由警察来承担。该台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所以不能播出商业广告,此规定一直执行至今。
1929年2月1日,gow台号改为zbw。台址从山顶迁往香港岛中区德辅道中的旧邮政总局大厦,并在楼内建造了一个略具水准的播音室。10月8日晚上,新建成的播音室正式揭幕。当时的代理港督萧敦出席并致词,他提到,电台由政府开办,因为没有商业机构愿意接办。同年,成立了广播委员会,当时的邮政总监史密夫被委任为香港广播史上的第一任台长(主席)。收音机牌照已增加近4倍,当年一共发出476个牌照。根据广播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1929年头8个月内,平均每个月增加32个收音机牌照。该会议记录还记载,政府在1929年给该台的津贴是1200元,并建议在1930年增至2400元。这一时期,每天广播时间为晚上9时至11时。1929年底,该台开办了新闻报道和天气报告节目,还以月薪150元聘请钟夏士彬女士担任第一位节目主任,并以70元报酬邀请一个歌剧舞剧乐队在周未节目中演出。
30年代初,由于社会发展,香港市民的收音机迅速增加,广播的影响逐渐扩大,zbw电台开办了中文粤语节目,播音时间逐渐增加为每天7小时,中英文分时段播出。节目内容包括转播英国bbc电台节目,定时播出新闻、天气报告、股市行情和英美股票价格,播放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唱片等。
1934年,zbw电台开始以英语报道新闻,同年,成立了中文台,台号为zek,这是该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35年4月,该台首次使用短波对海外广播,当时报道的是一艘著名快帆船抵达香港的情形。1938年1月,设立第二台发射机,改变了中英文节目交错播出的状况,中英文台可以同时播出。1939年1月1日,该台开始由邮政司接管,另外设了一个广播咨询委员会协助管理。30年代期间,该台在办台的规模、人员、播出时间、节目内容、收听人数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该台曾多次试图与广州电台安排交换播放节目,终因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
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火蔓延至香港,香港沦陷。12月8日起,广播一度中断。三天后,日本占领军使用原zbw电台设备开办的“香岛放送周”开始播音。至此,香港广播事业进入了三年零八个月的低潮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香港电台再次由邮政司接管,并对电台设备进行修理和补充。1945年9月15日,恢复中英文台广播。战后初期,电台的人员、经费和设备都较缺,播出时间也较短。曾有一次因为唱机的唱针用完了几乎停播,幸好及时从印度空运抵港。zbw电台经常组织演出活动,并在电台播出,市民反应很热烈,因此造就了一批名艺人和名播音员,还使市民对电台广播更加重视。这一时期,香港电台充分发挥广播的音响功能,制作和播出了一批由舞台名剧改编的广播剧,如《雷雨》、《日出》和《原野》等,并于播出的当天,在报纸上刊登广播剧的台词对白,吸引了很多读者和听众。1949年,该台英文台增设了对驻港英军的广播节目。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台在香港市民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香港广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48年8月,该台取消zbk和zek的呼号,正式定名为“香港电台”(rhk),由于业务扩展,原中环告士打酒店的旧址不敷应用,香港电台搬迁至大东电报局电讯大厦,并以该处为总部,达20年之久。
50年代期间,香港广播界除了向市民提供资讯、娱乐和教育节目之外,还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慈善赈灾募捐活动,如定期举办济贫慈善点唱会等。这种活动影响较大,每次活动都筹得不少捐款,因此后来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成为香港广播电视的一大特色。
这一时期,香港电台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改善。至1960年6月,香港电台在港岛歌赋山设立了两座4千瓦的超短波调频发射台,开始了超短波调频单声道广播,以扩大播发范围和配合中波广播服务。1968年,为了适应广播发展的需要,香港电台将中波发射台迁往新界的金山,而两座中波发射台的功率也增至20千瓦,用以改善中英文台的中波广播效果,使之覆盖扩大到全香港地区。
1968年3月香港电台从港岛中区迁至九龙广播道新大厦,以此为新的总部,并一直沿用至今。

Qorvo为5G的商用做好了准备
iPhone13刘海变小了有粉色了 售价比上代降800元
实际应用中的人类感知设计
划片机的作用将晶圆分割成独立的芯片
Crucial推出的128GB DDR4内存,密度最高的服务器内存模块
香港电台的建立及早期发展
大族协作机器人助力抗击疫情
Wi-Fi 6从Wi-Fi 5及更早版本变化而来
双踪数字示波器如何使用_双踪数字示波器使用说明
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三大落地场景
丰田用燃料电池技术研发载人月球车
启辰M50V东风启辰推出的首款MPV,日产发动机和变速箱,售价区间为6.58-8.49万元,誓要把宝骏730拉下马
新能源自主品牌市场分析,吉利夺魁,上汽一跃成黑马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打通了首个5G EPS Fallback语音视频通话
北汽新能源开启发展新模式
国内车市进一步实现恢复性增长,多家车企5月市场表现强劲
联想Daydream VR一体机通过认证,消费者将能直接在虚拟世界中畅游
一种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SoC系统架构
光电开关原理与分类
面对各行业的联合围剿小米生态链的前景还能乐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