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工信部、国资委印发“2019专项行动通知”,明确将开展“双g双提”,推动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双双迈入千兆(g比特)时代。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超宽时代正在大步走来!
如果说固网宽带从以k计到以百兆计的十几年,iptv用视频的方式填充了带宽、增加了用户黏性,是运营商的手中利器。而从无线通信1g、2g、3g到4g也都有标志性的变化:1g模拟通信打电话,2g发短信,3g上网玩应用,4g视频加应用。那么,5g+千兆时代如果仅仅将视频从4k提升到8k,或者还是眼前这些应用,其效果显然不够惊艳——超级高速公路需要用超跑才会有感知。运营商们面前跑过的第一辆豪车是vr,要不要上车?当然!
2018年9月,中国联通发布《中国联通vr业务发展白皮书》,“云vr”(cloud vr)有望成其首批落地的5g业务;比联通更心急的中国电信,2018年9月13日在其第十届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与华为公司联合发布云vr产品,双方在当年2月共同成立商业联合创新中心(bjic),云vr是其发布的第一款产品,预计今年3季度有望商用放号;比电信跑的更快的是中国移动,2018年7月18日福建移动cloud vr项目启动试商用,2019年4月17日,浙江移动5g cloud vr友好客户招募启动。
vr对管道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强依赖,让运营商有机会借此构建差异体验建立全新赛道,这也是三大运营商纷纷上了vr这辆车的最大动因。
01为什么是vr并且必须是cloud vr?
vr并非新鲜事物,其诞生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并且2016-2017年间在国内曾十分火爆,各种高中低端软硬件层出不穷,各个展会上vr体验用户络绎不绝。即使当时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沉浸式体验仍然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所以也才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进入这个领域。然而随着资本退潮,最后却一地鸡毛。而在大众那里,也许商场里的蛋壳是他们最容易接触到vr的途径,但体验印象到目前也算不上很好。
就笔者而言,因为行业相关,从展会上拖着辫子的高端装备,到头盔式、眼镜式乃至最简单的用纸壳加镜片组装的,再到商场里的蛋壳,都亲身体验过。并没有一个让我愿意为之付费——效果好点儿的太贵,便宜的体验又不行。而且整体佩戴都还算不上舒适,压迫头部,对近视眼用户也够不友好。
实际上,vr这种沉浸式体验,很多场景都非常有想象空间。比如教育(数字博物馆、天体演示、虚拟驾驶等等),比如明星演唱会、比如旅游、看房等等。这是ar和全息也都无法取代的体验,至少目前,我们并未发现哪个业务在超级宽带时代能比vr想象空间更大并且更具有可执行的商业模式。不是vr不好,是vr之前及当下的体验不够好。
vr体验不好有硬件限制,也有内容限制,还有网络限制,其中网络甚至是影响最大的,尤其是对vr普及而言。
对vr体验影响最大的3个网络因素是:带宽、丢包、时延,至少200m以上的带宽才能保证用户基础体验,如果未来想得到舒适体验,带宽甚至要高达1g以上,而对于vr游戏等强交互业务,端到端时延必须小于20毫秒 ,才能保证无明显卡顿延迟及晕眩感。当然最好是基于wi-fi自由移动,摆脱线缆束缚。要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这样的vr业务,网络升级到千兆带宽是必须的。如今,“双g双提”动起来了,5g也来了,网络将不再是障碍。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vr创新曲线已在恢复期。国内虽然略微滞后,但已有很大起色。比如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的努力跟进,比如2019年第二季度陆续上市推出的pico g2、创维910、爱奇艺奇遇2s等等硬件已经向双眼4k终端进发,整机重量可以做到300~400克。从产业端到端而言,可以说网络、终端侧均已经为大范围普及准备好了。相比而言,内容供应特别是高质量内容/应用反而成为当前主要业务瓶颈,比如构建故事性、多场景的vr内容拍摄要求比高清/4k拍摄明显提高,确保满足优质体验的vr视频动辄几十g对网络传输以及端到端体验保障均带来巨大压力,cloud vr成为最佳选择。
cloud vr(云化虚拟现实)将云计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术引入到vr业务应用中,实现计算机图形渲染和内容上云,主机搬到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去,通过视频编码以后从云端以视频流的方式传到终端。cloud vr具有终端轻量化、低成本化、云端渲染的特性,更易被用户所接受,将更有效支撑vr业务未来的规模商用,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从用户层面而言,无需投入巨大成本购买主机,一体机甚至眼镜就可以实现目前vr设备里效果最好的pc vr的体验。从内容拥有者而言,不用再担心不同终端和网络影响体验,版权保护也更加得心应手。从运营商角度而言,5g发牌意味着用户新一轮的争夺,看视频4g足矣,5g需要一个新的杀手锏业务。另外,国家一直要求提速降费,如何让用户愿意付费甚至由此产生增值,也需要这么一个杀手锏业务,就像当年的iptv为宽带增值一样。
cloud vr可以让运营商做到云网协同,同时也是节省投资的好选择。千兆以及5g都需要大量投入,同时运营商急需一个亮眼并且体验感突出的业务让用户在5g千兆时代选择自己,vr这个用户有明显认知度的业务一旦体验切实提升,将很容易打开局面,而且,双眼4k头盔当前两三千的价格也比较容易被用户接受。如果运营商再拿出当年规模发展iptv的决心,统一终端规范组织规模集采,实施套餐捆绑销售模式,用户侧终端购买价格还可以更低,必将极大促进产业发展。而终端一旦普及,内容必然也是水涨船高,同时对网络的需求也是顺理成章——整个产业都将奔涌向前。
022b、2h还是2c?以及cloud vr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商业场景
cloud vr愿景美好,但是,怎么把握其当下?现实是千兆和5g都刚开了个头,跟vr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网络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的背景下,新业务探索更要集中优势争取迅速突破。vr有望先从哪块突破——2b、2h还是2c?流媒体网认为,就运营商在iptv上积累的经验以及双g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言,2h目前看是最可行的方向。iptv就是先面向家庭服务,后来也面向酒店、企业,但其实本质上尚未跳出家庭端体验,无非是企业属性增强而已。所以,2h也很可能成为cloud vr最先突破的市场,而且很可能带有比较强的社交属性,如vr巨幕影院、轻量级vr游戏等。
目前广被看好的vr商业场景有五个:vr直播、vr巨幕影院、vr全景视频、vr教育、vr游戏。
就iptv以及ott的经验而言,视频观看已是用户刚需,更是大带宽被需要的基础。而人们对网络另一重依赖则是社交需求。所以,如果vr 3d巨幕影院能打通社交属性,势将成为5g千兆时代的新刚需。永远的帝王位观影,远方的家人、朋友、恋人仿佛就坐在你身边,而且,还可以随时交流观感,而不用像在电影院观影只能出来聊。尤其用来看球赛,既亲临球场,还可以切换视角,还随时跟好哥们交流,然后因为vr的特质,在屏幕两边甚至还可以随时同步看到各球员背景,本场比赛各进球相关信息等。种种可展望的场景都将完全颠覆现有的观影和观球体验。在当前vr优质内容普遍匮乏及不成体系情况下,运营商组织周期性综艺、赛事及电影/动漫3d转码等方式快速提供3d视频内容,vr 3d巨幕将极大可能成为帮助运营商快速vr用户上规模的第一大场景。
游戏市场的规模无需赘言,适合2h的则是轻量级的vr游戏,比如健身。如果在跟随屏幕里的老师做瑜伽动作的时候,老师随时帮你判断动作是否达标,那肯定比目前仅仅对着屏幕接收信息要有趣、有效多了。比如,也可以来场亲子羽毛球,既不用外出风吹日晒,也不需要提前预定场地,还能达到运动量。从家庭走向户外,5g规模商用在即,5g手机+vr眼镜的终端形态由于其可携带性快速增强,未来在确保安全环境下体验3d vr游戏,伴随的社交化游戏互动更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笔者最期待的是vr教育的未来。作为千千万万中国家长中的一员,笔者深刻体会着家长们在教育投资上的义无反顾。所以,才有“中科院大数据挖掘发布的产业白皮书预测,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关。”或者“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广告投放是1000万一天,震惊了广告行业。”当然,如果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可能并不需要vr。但如果是讲银河系、讲海洋、讲人体结构,如果能虚拟现实一下,相信孩子们肯定爱学、学的好、记得牢。内容甚至不需要很多,有几款就可以跟学校达成合作了。更重要的是,学校又覆盖千千万万家庭,vr教育有机会能实现2b2h市场的同时突破。当然,vr教育除了儿童和青少年教育还有其它的,比如成人学驾驶如果可以先虚拟现实真情实感体验一段时间,则可以大大消除新手操作的紧张导致的手忙脚乱。
笔者还看好vr全景视频的2b应用。我们经常在央视看到各个地方的形象宣传,比如“好客山东”“老家河南”,伴随着的是一段唯美视频。如果这些视频换成vr的,效果估计要翻倍。本地化运营本来就是通信运营商的特色,如果跟本地政府、旅游部门等沟通好,不但彰显企业责任和情怀,容易拿到这块费用,而且如果能汇集全国各地的风光、人文等全景视频,甚至还可以结合社交互动能力,让用户足不出户游遍全国将成为现实。还有房地产行业,如果能vr看样板间、vr看装修效果图、vr查看出租房屋设施情况,也必定拥护者众多,通过现有场景的迭加用全新的体验方式呈现,对于后续2b2c、2b2h市场的场景变现导流也将是相对容易相互结合落地的。
另外一个是vr直播。永远不要低估追星族的力量,如果将vr直播应用于明星现场,恐怕要被粉丝买爆。因为即使是超级vip位,也无法做到比vr拍摄更近。vr甚至还可以多机位,比如一个团体出来的时候,粉丝可以选择看其中某一个人。未来5g手机用户也将是积极的视频内容创造者,5g时代让他们更容易更快捷地分享这些内容,用户也更容易参与。再有云和ai的加持,vr时代的抖音、快手或者已经在来的路上。
03他山之石韩国三大运营商将vr加入5g基础套餐
5g已经成为未来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之战,多个国家都抢5g首发。今年4月初,韩国运营商韩国sk电信、韩国电信和lg u+抢在美国运营商之前1小时宣布商用5g,成为第一个进入5g时代的国家。从商用到现在2个月,尽管也存在用户吐槽5g手机信号不好、流量贵等问题,但是韩国的5g发展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发展了26万用户,截至6月中旬更是达到了80万。差不多每天新增1.5到2万5g用户,而原本预期是今年底才发展100万用户。
5g时代,三家运营商明显与ott互联网内容融合加速,skt聚焦与本土电视台如kbs等的合作,lgu+注重与海外内容如netflix等的合作。资费方面,三家运营商的5g入门级套餐含8-9gb流量及手机电视,价格均为55000韩元。而余下的主力及高端三档套餐中,则增加了ott、ar/vr业务,尤以skt最为突出。据悉,目前韩国运营商的vr内容基本免费,且为快速促进提升用户规模,通过5g套餐捆绑赠送用户vr卡片机。
(2019年7月5日汇率:1韩元=0.005871人民币,最低档套餐约合人民币323元,最高套餐是kt的,约合人民币763元;其次是sk的,约合人民币734元;lgu+最便宜,约合人民币558元)
韩国三大运营商分别提供的vr/ar场景如下,各家均通过购买独家版权、制作独家内容打造差异化特色,寻找5g 2c竞争优势。
l kt:360全景直播、“5g体育馆”、视频通话、vr社交
l skt:vr主题公园“vright”、个人vr剧场、全息体育馆、电视购物3d vr试衣
l lgu+:u+ vr、u+ ar、u+ 直播(棒球、偶像、高乐夫等)、vr游戏
中国的资费不必向韩国看齐,但业务设计思想也许可以借鉴。根据我们前述对vr的分析,不管千兆的2h、2b突破还是5g的2c落地,至少vr是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方向。
vr视频面向c端的商业模式构建跟ott面临的痛点一样。怎么办?需要内容真的好,体验真的好。内容好可能还需加以时日,但体验好则离不开运营商发力,因为vr对管道的依赖是远超现有ott视频及应用的。所以,不管从vr发展的产业阶段以及需求来讲,还是从运营商自身网络发展和突破目标而言,vr都是当前可见的值得试的切入点。
而随着vr体验的提升,反过来也会促进千兆固网、5g的普及,因为用户对更高带宽有需求了。
04cloud vr不是一两家企业能撬动的产业需形成合力
当下这个阶段,vr已经到了可以形成一些应用,具备形成规模性商用的条件。产业部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里有明确的vr专门章节,跑的快的地区江西、青岛、广州、福州、深圳等都有了自己的区域政策。idc的预测显示,2019年全球ar/vr市场空间将超过204亿美元,同时未来三年仍将保持69.6%年复合增长率。
而从消费终端到网络、从平台到内容生产,这些领域又都包含着非常多的细分产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而从游戏到文化、从教育到医疗,vr与诸多行业的融合,令这个产业链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产业生态的成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cloud vr能否商业成功,这不是一个靠一家两家企业能撬动的产业。如今,正有无数企业合力奋斗,比如,汇集了60多家cloud vr产业合作伙伴的vr open lab。
2017年10月,华为在全球超宽带高峰论坛(ubbf)上正式发起vr open lab产业合作计划。如今,已覆盖cloud vr产业的各个环节,打造了业界首个cloud vr渲染云平台、电信级vr内容聚合平台、cloud vr一体机,初步构筑了端到端的cloud vr产业生态,在高通量fov分发、异步渲染、高清晰视角切换、8k vr直播/点播实时转码等关键vr技术方面行业持续领先。并助力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浙江公司,中国电信等全球运营商开启了cloud vr的试商用,其中福建移动的cloud vr用户目前月活率已达到60%以上。
吸引用户也好,实现商业变现也罢,要么获取全新的体验,要么有独特的价值。不管是面向行业,还是个人家庭,必须先有一个最基础模型,然后围绕这个去展开不同的场景化的连接。基于ilab和x labs两大创新实验室,华为呼吁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到产业推进的过程,并携手vr openlab的合作伙伴共同围绕2b、2h、2c领域的双g cloud vr商业场景开展联合创新:2b领域,重点聚焦影视、教育、医疗等垂直行业进行商业孵化,以vr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2h领域,依托iptv的家庭用户规模效应,重点发力教育、巨幕、直播等重交互场景,加速vr在家庭中的应用;2c领域,基于5g网络的建设,重点发力社交等轻交互场景,使能个人用户的vr极致体验。
做vr做4k到了管道依赖性这么强的情况下,更需要运营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甚至,cloud vr不需要像iptv发展几千万用户规模,百万级别用户商用规模就有机会把现有vr产业快速撬动起来。现在要做的,是把内容先搬到云上去,并努力让老百姓接受。这需要华为的努力,更需要运营商的支撑,还需要产业上下游共同携手!
AITO问界M5荣获行业首个车载语音助手A级权威认证
哈弗M6欲超“同门兄弟”哈弗H6,售价在8.9万到11.2万之间
Agilent安捷伦N5227A网络分析仪67GHz
从冷战到深度学习,机器翻译历史不简单!
喜讯|扬杰科技荣获“江苏省优秀企业”
超宽时代正大步走来!三大运营商纷纷上了VR这辆车
2023 SENSOR CHINA 日程公布,同期会议亮点活动一网打尽!
红米Note4x高配版和红米4x曝光:配置、性能抢先看!新机升级的可不止一点
语义分割速览—全卷积网络FCN
为什么无线AP比无线路由器的价格更贵
上海泗博与Kepware携手玩转智能楼宇监控
ADALM2000实验:硅控整流器
PCB短路查找器DIY制作
视频监控在低照度下使用是否会受到影响
人工智能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
什么是“压敏电阻”,它的作用是什么
小米加快国际化进程 前路坎坷
电源散热解决方案
安森美半导体于2015嵌入式世界大会展出用于成像、连接、及物联网的电机控制与电源方案
零售商可以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