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的20年发展史,其实是一众品牌精心策划的“阴谋”?

说出来可能不信,充电宝在使用上的诸多场景,其实是一众品牌精心策划的“阴谋”,而且这个“阴谋”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
作为生活很常见的数码配件,移动电源又被称为充电宝,它可随时为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充电,尤其是在没有电源供应的场景下,不过,这一切都要从20年前开始讲起。
世界上第一款充电宝出现在2001年ces展会上,一个学生通过电路控制将几节aa电池拼凑起来,并给其它电子产品供电,紧接着就把它叫做移动电源。
但由于产品不够亮眼且应用场景不足,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不过“移动电源”概念算是被提出来了。
移动电源这盘“棋”,已经经历过五代技术更新
第一代:2001年~2006年
尽管2001年首次亮相的移动电源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但还是有不少厂商对它感兴趣,并基于那个产品进行优化,且确定了移动电源的核心概念:具备电路、芯片、电芯管理的可移动式充电器。
确定构成移动电源的基本条件后,移动电源产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中。不过以铅酸电池为电芯的移动电源,不到1000mah容量的体积就巨大,且几乎不具备任何安全保护,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对其并不“感冒”。
再加上当时除随身听、录音机等产品有使用场景外,再无它用的移动电源就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规模。
第二代:2007~201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产品品类的扩张,移动电源在2007年后终于有了较多的应用场景,比如给手机、数码相机、mp3/mp4充电。与此同时,移动电源的产业链开始发展,从电芯到电路控制技术,再到端口配件,都不断有研发实力的供应商加入。
此阶段移动电源的电芯开始使用18650电池,虽然容量和安全系数较铅酸电池有提升,但体积大且笨重的问题没有缓解,使用场景也还远远不够,因此依旧是不温不火。
第三代:2011年~2013年
要说大规模普及是在2011年,此时智能手机爆发性增长,尤其是不可更换电池的iphone 4发布后,给移动电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有了充分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移动电源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先是18650电池容量增大带动移动电源的容量提升,再者是电路、芯片技术的革新,给移动电源带来更高的输出功率以及更好地安全保护功能。
第四代:2014年~2018年
要说移动电源真正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核心原因,仍得益于智能手机的井喷式增长,以及手机厂商们统统采用“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在这种背景下,给移动电源提供了时来运转的绝佳机会,同时将移动电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市场激烈竞争推动了移动电源行业的成熟,同期具备轻薄容量大等优势的聚合物电芯,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很大提升,加上一流的电池厂商纷纷布局移动电源电芯的生产,让移动电源厂商有了更好地的电芯方案,并以此刷新了用户对移动电源的轻薄认知。
另外快充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让移动电源具备超薄、快充等特点,甚至出现了个性定制化这一功能卖点。比如直接自带micro usb线、type-c线和lightning线这三种接口的移动电源,不仅兼容多款设备的充电,还省得让用户额外带数据线。
又比如自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带来即放即充的便捷体验还摆脱线的束缚。但也正因为移动电源越来越多样化,导致庞大的移动电源市场变得鱼龙混杂。于是,移动电源新国标开始实施,移动电源也因此从国家层面有了明确的规范和使用要求。
第五代:2019年~至今
给用户制造更好地移动电源,到了2019年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对于一众手机厂商亦是如此,毕竟5g时代对手机续航也是一大挑战。好在,手机厂商们通过更高效率的充电的办法来提高续航,针对此时的移动电源,同样可以在充电功能上升级。
不过和手机单纯提高充电效率不同,移动电源的策略更丰富,比如在数码配件领域深耕多年的ugreen绿联,推出涵盖多种快充协议的产品,能分别为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手机进行快充。
实际上,推出全兼容快充的移动电源,可以让用户不管使用哪个品牌的手机,都能用同一款移动电源进行快充,是对用户体验升级的一大趋势。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电芯技术的不断突破,让电芯能量密度不断提升,除了让移动电源产品尺寸变得更小外,也让快充模式下的移动电源转化效率更高、使用更安全。
但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吗?
用户对移动电源的潜在使用需求还有哪些,未来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我想目前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答案。不过能确定的是,品牌在追求精品的同时,还会不断深挖用户需求。
比如绿联即将发布的第五代移动电源powerdot系列,通过调整配比实现同等电芯体积更小,优化布局带来同等功能结构更小,甚至可以说,目前几乎找不到比它更小的自带mfi认证快充线的移动电源产品了。
据了解,此系列后续还会推出自带type-c线、支持apple watch无线充电的版本。像这类集多种使用需求于一身的产品,显然更能快速戳中用户的心。
其次我们去总结移动电源这20年以来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不管是产品体验还是功能体验,都在紧贴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才能获得青睐。
那么正在看这篇内容的你,你觉得未来的移动电源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2018年全球最权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行榜,你了解吗?
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制造出油墨可印刷2D半导体
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研究
玩出新花样,拥有三个接口的U盘!
研究发现离子导电聚合物可改善神经形态器件的响应时间
充电宝的20年发展史,其实是一众品牌精心策划的“阴谋”?
中国联通5G终端入库测试正式启动
高通公布快充技术最新规划 明年实现新跨越
案例研究分析:物联网传感器在畜牧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iOS10.2余温尚存!苹果iOS10.2.1开发者预览版Beta1又来了
可快速储存热量的创新技术 为电动汽车座舱供暖
Ultra-Thin DC-DC Converters Su
内网渗透:获取Windows内Hash密码的方法
上京东预定vivo新机可享众多权益!vivo Z6和iQOO 3等你pick
RoHS测试仪有辐射吗
传台积电六大AI客户群明年投片需求将增加
苏-35单挑两架猛禽F22,我国订购即将全部到货
闭口闪点测试仪操作及原理
设计多个移动天线时如何避免效率下降问题?
解惑P4编程语言的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