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A和QFP之间的比较及发展趋势简介

通过60年代ic(集成电路)开始蓬勃发展的通孔技术(tht)逐渐被第一代smt(表面贴装技术)取代,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舞台上80年代随着lsi在7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外围封装已经成为以qfp(四方扁平封装)为例的电子封装的主流。 90年代见证了qfp的精细推销,引领了板装配技术以应对许多挑战。尽管有细间距技术(fpt)的出现,但是板间电路组件的间距低于0.4mm仍然存在许多应该处理的技术问题。作为最佳解决方案,第二代smt在90年代的前阶段发布,即bga(球栅阵列)封装。然后,芯片级封装(csp)成为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焦点。特别是当使用倒装芯片(fc)技术时,pbga(塑料球栅阵列)开始应用于超级计算机和工作站并逐渐变得实用。第三代smt是直接芯片组装(dca),由于在可靠性,成本和kgd等方面的限制,仅适用于特殊领域。近年来,晶圆级封装(wlp)和先进的fc参与了第三代smt兼容半导体多引脚和高性能的要求。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1世纪的ic封装将朝着高密度,细间距,高柔韧性,高可靠性和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因此,了解qfp和bga之间的差异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四方扁平封装(pqfp)
pqfp显然具有ic封装市场的竞争优势。如今,由于其高附加值,电子封装正朝着封装bga,csp和超细间距qfp发展。随着引脚数不断上升,如果引脚间距小于0.5mm,如果引脚数高于200,则就300引脚的封装而言,引脚间距约为0.3mm。引脚间距越小,产品损耗将呈指数上升。随着引脚间距变小,桥接焊接将更容易发生。如果引脚间距为0.3mm,即使是一些直径小于15μm的颗粒也会带来焊球,这是桥接的常见原因。控制焊膏粒径更为重要。一旦引脚间距变小,就必须控制引线平面度和间距公差。当谈到qfp时,尺寸(40mm 2 ),引脚数(360)和间距(0.3mm)已达到极限。
显然,qfp很容易进行测试和重新设计,可以看到qfp上的所有线索。
bga
•bga和qfp之间的比较
典型的bga组件非常耐用,即使它们不小心落在地板上也仍然可以用于装配,这对pqfp来说是不可能的程度。 bga封装的主要优点在于其阵列形式,一般而言,bga组件能够在与qfp组件相同的单位区域内提供更多i/o.每当i/o计数超过250时,bga占用的空间总是小于qfp。由于bga通常具有比qfp更大的间距,因此bga元件更容易安装,从而将产生相对高的效率。当在装配前测试与包装有关的缺陷时,装配失败率可低于1ppm。到目前为止,bga组装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与封装相关的缺陷问题可能源于缺少焊球,湿度敏感性,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以及回流焊接过程中的过度翘曲。焊球尺寸方面存在巨大偏差,这是焊球间体积偏差的两倍或三倍。双焊球可能存在于焊点的位置,并且存在与金属化有关的缺陷,例如焊球和元件焊盘之间的焊接不充分。由于技术原因,bga组装允许最低的缺陷率(ppm)。
bga封装的结构比qfp具有更短的引线,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性能,从而实现bga封装的出色电气性能。然而,bga结构的最大缺陷在于其成本。在层压板和与基板承载部件相关的树脂成本方面,bga具有比qfp更高的成本。 bt树脂,陶瓷和聚酰亚胺树脂载体含有较高成本的原始组分,而qfp含有塑料模塑树脂和金属板引线框架,成本低。由于细线电路和化学处理技术,阵列载体具有相当大的成本。此外,与qfp和bga封装相比,高输出成型模具和模压机设备可以采用更少的封装技术程序。一旦量产,bga封装成本将降低,但不可能降至qfp。
就bga封装成本而言,bga封装包含合适数量的i/o引脚将是最普遍的。这种类型的封装包含封装载体侧面的所有电路,并且没有调节通孔。因此,bga封装必须承担额外费用。然而,bga封装的极高组装效率可以在本地弥补其高成本的缺点。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当i/o引脚小于200时,qfp工作正常。当i/o引脚超过200时,qfp不工作,可以应用多种类型的bga封装,从而实现bga封装的广泛应用。
•检查和bga封装的返工
bga检查和返工也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技术。虽然可以检查,但bga需要高精度设备,如x射线成像系统。
bga组件隐藏了它们在封装下的连接,导致返工的难度大于带引线的元件。周边。有关bga返工的主要问题包括:可拆卸部件损坏,更换部件损坏,电路板和相邻部件过热,局部加热和清洁导致的电路板翘曲以及某些部件的制造。返工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芯片温度,返工周期内元件的温度分布和电路板温度分布。如果所有必要的设备都需要购买,bga返工台将因以下原因而成本高昂:
a。只修改一个短路或开路缺陷是不可能的,并且必须对bga的所有装配缺陷进行返工。
b。返工比qfp更难实施,需要增加设备投资。
c。返工后的bga元件不能再用于qfp元件。
因此,bga封装的批量生产源于装配缺陷的减少,确保了高通过率。
•清洁bga封装
bga封装的突出缺点在于它们无法清除阵列封装底部留下的焊剂。到目前为止,具有大量引脚的bga元件的尺寸约为45mm2。因此,清洁问题变得如此重要。 bga清洗要求必须清除所有助焊剂和焊膏,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电力故障或信号在高功率应用中泄漏到地面。
发展趋势
可以预见,铅值低于200的pqfp将成为主要的封装技术。当铅的数量超过350时,qfp不可能被广泛应用。有两种类型的封装技术可作为i/o引脚从200到300的元件的竞争对手。因此,间距小于0.5mm的qfp封装技术肯定会被bga封装取代。

基于GPRS的远程IAP系统方案的终端产品设计
5V,5W至15W电源如何实现预升压
5G竞赛全面打响 最大赢家会是广电?
为什么调用函数的时候,有些情况下要传地址?传地址有什么好处?
vivo聚光计划第四场落下帷幕,聚焦金融电商行业营销讨论
BGA和QFP之间的比较及发展趋势简介
微软新项目Insider20年前就实现了
光纤照明和LED灯的应用
基于电解电容的数据备份电源解决方案
物联网对于哪一些行业的影响是彻底的
意法半导体的ST60A3连接器优势分析
自拍神器!OPPO F3 Plus发布在即:大光圈自拍碉堡了
英飞特2018年业绩比2017年同期上升160%-190%
安防行业正在迅速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 集成商需正视AI的挑战与影响
骨传导耳机选购推荐,性价比很高的几款运动耳机
移远通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动更多行业顺利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疫情消息:苹果市值跌破万亿 百度成立互联网医院 Facebook有新动作
一加5什么时候上市?一加5这次真的要来了,或与6月发布
FPGA应用中EDA工具常见的报错分析与处理
C51单片机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会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