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晶面工程方法设计具有高容量和快速电化学动力学的MOF基电极

研究背景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电极材料,越来越受到科研界的关注。但是,大多数研究中都是直接使用mof电极作为电极材料而不进行任何修饰。而大多数原始mof具有低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电导率,因此电化学性能不佳。合成后进行改性是一种优化mofs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以来一直被电池领域所忽视。  
成果简介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李洪飞研究员和华南师范大学赵灵智研究员在angew上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exposed facet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rate alkaline aqueous zinc batteries”的论文。
该论文提出用晶面工程方法设计具有高容量和快速电化学动力学的mof基电极。结果发现,热修饰策略可以调节镍基mof(pfc-8)的主要暴露面。在最佳暴露面下,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2.5 a g-1下为139.4 mah g-1,在30 a g-1下为110.0 mah g-1)和长循环稳定性。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调节后的暴露面能够诱导更强的oh-吸附行为,并优化电子结构,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研究亮点
(1)本工作报道了一种热策略来调节由1,4-双(4h-1,2,4-三唑-4-基)苯与ni2+阳离子(pfc-8)自组装而成的镍基mof主要暴露面。 (2)经过暴露面调节后,改性材料(pfc-8 350)即使在30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也显示出110.0 mah g-1的比容量。 (3)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表明,暴露面改变后,导致更强的oh-吸附行为和优化的电子结构,从而使得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提高。  
图文导读
热重分析(tga)显示,pfc-8的重量在325℃后大幅下降(图1a)。然后通过将mof加热至350℃并立即冷却至室温,来制备pfc-8 350,其显示出与原始pfc-8相似的tga曲线,表明mof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持。xps光谱(图1b)表明,两个样品的ni、o、n、c和cl元素保持不变。高分辨率n 1s xps光谱(图1c)可以拟合为400.9 ev、399.6 ev和398.6 ev的三个峰。前两个峰可分别归因于中性的和氧化的氮物种,398.7 ev处的峰归因于ni-n键,表明pfc-8和pfc-8 350样品中存在有机连接剂和金属中心之间的配位。
热修饰后,ni-n键的配位峰向负方向移动,表明部分金属配位键断裂导致配位减弱。在ni2+峰中也可以观察到结合能的降低(图1d),而在ni2p xps中没有观察到额外的峰,说明发生了金属配体键的部分断裂而不是mof结构的降解。 图1e的xrd表征显示,pfc-8的峰与模拟mof的峰非常一致,表明前体制备成功。经热修饰后,pfc-8350显示出相似的衍射峰位置,表明其晶体结构保持良好。
然而,相对峰强却大不相同。热修饰前,(110)面的峰强远高于(200)和(020)面(图1e-f),表明pfc-8主要暴露面为(110)面。相比之下,热修饰后(200)/(100)和(020)/(100)强度比大幅增加,表明pfc-8350中富含(200)和(020)面。图1g、1j的tem显示,在热修饰后,pfc-8没有发生不可逆结构演变。
图1h显示了pfc-8框架的结构和不同的晶面。每个ni原子与1,4-二(4h1,2,4-三唑-4-基)苯(btab)配体中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无限链。然后通过btab将这些链进一步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框架,而cl-则被吸引到框架上以保持电荷平衡。对于热修饰前的pfc-8,主要的(110)暴露面在每个不对称单元表面上贡献一个ni位点(图1i)。
相比之下,pfc-8 350在晶体结构中提供了更丰富的(200)和(020)暴露面。(200)和(020)两个面都具有两个不同的ni位点,具有不同的配位环境(图1k-l)。由于在碱性电池中ni位点通常作为活性位点,(200)和(020)面的ni位点的加倍可能导致比容量的提高。此外,表面原子排列也会导致不同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图 1、pfc-8和pfc-8 350的(a)tga曲线、(b)xps全谱、(c)高分辨率n 1s xps光谱,(d)高分辨率ni 2p xps光谱和(e)xrd光谱,以及(f)峰强的相应比值。(g)和(j)pfc-8 350的tem图像。(h)pfc-8框架的原子结构和不同晶面的插图。pfc-8框架中(i)(110), (j)(200)和(k)(020)暴露面示意图。 图2a 的循环伏安图(cv)曲线显示,pfc-8正极具有一个1.91 v的阳极峰和两个1.72 v和1.09 v的阴极峰。pfc-8 350正极显示出类似的cv曲线,但峰电流密度和面积增加,表明额外的活性中心导致了更大的容量。
此外,原始pfc-8在1.09 v处的阴极峰轻微移动到更高的电位(1.20 v),表明pfc-8 350电化学动力学更快。 图2b-d显示,pfc-8正极在2.5 a g-1下的比容量约为105.1 mah g-1。在30 a g-1下,比容量大大降低至约29.7 mah g-1。相比之下,pfc-8 350正极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恒流充放电(gcd)曲线(图2c)显示,即使在30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也存在较小的极化,表明倍率性能增强。 图2e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显示,pfc-8 350正极峰电流强度随着扫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显示出较小的极化,这表明其具有快速的动力学。
扫速(v)和峰值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i=avb,其中b值为1.0表示赝电容行为,b值为0.5表示扩散控制过程。对于峰1、峰2和峰3,pfc-8正极的b值分别为0.61、0.54和0.77(图2f-h)。对于pfc-8 350,相应的b值分别增加到0.67、0.68和1.0,表明zn||pfc-8 35电池中扩散和电容行为共存,动力学更快。
由于良好的倍率和稳定的电压平台,在3.9 kw kg-1的高功率密度下,zn||pfc-8 350电池提供了211.9 wh kg-1的能量密度(图2i)。即使在42.7 kw kg-1的最大功率密度下,仍能保持154.4 wh kg-1的能量密度,超过大多数水系电池甚至某些超级电容器。
图2j显示,经过改进的pfc8 350正极在10 a g-1下表现出135.6 mah g-1的稳定放电比容量,循环950次后,仍有104.7 mah g-1的比容量。而pfc-8表现出较低的初始比容量和较快的衰减,950次循环后仅剩下约23.2 mah g-1容量。
图 2、(a) 扫速为5 mv s-1时,pfc-8和pfc-8 350的cv曲线。(e)zn||pfc-8 350电池在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f)峰1、(g)峰2和(h)峰3的log(i)和log(v)之间的拟合图。(i)比较zn||pfc-8 350电池与其他碱性水系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j)pfc-8和pfc-8 350电极在10 a g-1下的循环性能。
在不同充放电阶段进行了非原位xps测量,以研究pfc-350电极的电化学过程(图3a)。高分辨率n 1s xps光谱(图3b)显示,充电时,pfc-350电极中的中性n0氧化为n+。n+信号在充电过程中增加,表明电化学反应后n物种氧化。对应金属配位(m-n)键的xps峰保持不变,没有明显变化,表明ni-n键稳定,mof结构保持良好。
放电至1.6v后,n+/n0比从1.64略微下降至1.41,而放电至0.6v后,该值进一步大幅下降至0.56。这表明,n+的减少主要发生在较低的放电平台(1.20v),1.75v下较高的放电平台可能与正极材料中镍物种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图3c显示,充电至1.95 v后,ni3+/ni2+比从初始状态的0.51增加到1.11。放电至1.6 v后,该值降至0.60,表明ni2+和ni3+之间的可逆反应由法拉第氧化还原过程触发。将电池放电至0.6 v后,未观察到从ni3+到ni2+的显著转变,这进一步证明1.75 v和1.20 v的两个放电平台分别归因于ni3+/ni2+和n+/n0氧化还原反应。 图3d显示了pfc-8 350正极在不同充放电阶段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567 cm-1处,ni-oh键的运动引起了一个明显的峰,当充电到较高电压时(b和c阶段),ni3+-o的拉伸振动出现,而在d阶段峰消失。ni-oh键的可逆生成和消失以及ni3+-o拉伸振动与xps结果吻合较好。
在充电过程中,ni2+将通过与电解液中的oh-基团反应可逆地氧化为高价,并在放电过程中还原为初始价。 pfc-8 350电极的两步反应机理如图3e所示。在充电过程中,重复配位单元中的叔胺基(c3-n)将被可逆氧化为质子化叔胺基,导致形成氧化的n+物种和电荷转移。
此外,随着电解质中oh-基团的吸附,ni2+也会被氧化成高价。在放电过程中,在较高的电位下会发生ni3+向ni2+的转化,然后在1.20v下发生n+/n0氧化还原反应。pfc-8 350正极的放电容量根据电位范围可分为两部分,即0.6-1.4v和1.4-1.95v。0.6至1.4v之间的容量来源于n0/n+氧化还原过程,而1.4-1.95v的容量范围归因于ni3+到ni2+的转变。
因此,可以相应地计算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容量贡献(图2c)。计算出n0/n+和ni2+/ni3+氧化还原过程的平均容量贡献分别约为60%和40%。
图 3、(a)非原位研究中正极的充放电曲线和相应阶段。pfc-8350正极在不同充放电深度下的(b)高分辨率n 1s xps光谱,(c)高分辨率ni 2p xps光谱和(d)ftir曲线。(e)pfc-8 350正极两步氧化还原反应的示意图。 通过计算不同晶面的吸附能,研究了对容量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oh-的吸附性能。图4a-e显示了具有不同暴露面的pfc-8原子结构,pfc-8的(100)面仅显示一个oh-吸附位点,而在(020)和(200刻面中可以观察到两个不同的oh-吸附位点。ni-o键的长度在不同暴露面上有所不同,表明表面原子构型对吸附行为有影响。
图4f比较了不同反应部位的计算吸附能。热修饰可以加强ni原子与oh-基团之间的反应,吸附能从(100)面的-2.02 ev降低到(020)面的-3.01和-3.12 ev,以及(200)面的-3.41和-3.39 ev。ni原子与oh-之间更强的配位作用将促进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此外,基于两层暴露面计算总态密度(tdos),以讨论面相关电子结构。可以在(110)、(020)和(200)面中观察到金属电子结构(图3g-i)。与(110)面相比,(020)面和(200)面在费米能级上的态密度增加,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空态更多,这有利于电化学过程中的电荷输运。
图 4、(a)-(e)pfc-8板吸附oh-基团后的原子结构侧视图。(f)oh-在不同表面的吸附能。(g)(i)(110)、(020)和(200)面的态密度。
总结与展望
本工作采用了一种热改性策略来对mof电极的暴露面进行调节。通过简单的热处理,(110)面为主的pfc-8可以转化为富(020)和(200)面的pfc-8 350,在每个不对称单元中显示出额外的镍位点。zn||pfc-8 350电池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5 a g-1下的放电容量为139.4 mah g-1,即使在30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容量仍保持在110.0 mah g-1。
此外,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42.7 kw kg-1,甚至可以与许多超级电容器相媲美。非原位表征表明,pfc-8350的镍和氮物种都可以作为电化学活性中心。重复配位单元中的ni3+/ni2+和n+/n0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对应1.75 v和1.20 v的放电平台。
dft模拟表明,与原始pfc-8相比,pfc-8 350表现出更强的oh-吸附行为和优化的电子结构,这有利于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该工作可能为设计各种电池的高性能mof基电极提供新的见解。


行业方案|建材行业SRM供应商管理解决方案
自5G商用的脚步临近,产业链对于PCB的需求开始迅速增长
大众汽车将从第二季度开始将ChatGPT整合到其汽车中
比特币风暴即将来临,史上最动荡时期,生死存亡需严阵以待
5G物联网课题组赴中山市物联网协会调研
用晶面工程方法设计具有高容量和快速电化学动力学的MOF基电极
MCU芯片研发商灵动微电子完成战略融资
AirPower和AirPods能否亮相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如何做一条合格的path?同一条path在物理设计不同阶段的变化
Core i7-10700 3DMark跑分曝光 性能与锐龙7 3700X同级
本田换帅 首席执行官八乡隆弘将卸任
u-blox LTE-M、NB-IoT通信模块支持400MHz覆盖,赋能室内外智慧场景应用
小米6plus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plus最新消息:时隔5年,马云重启网商大会,重磅嘉宾雷军会送出小米6plus吗?
卫星数字电视技术常用缩语
Eclipse安装试用Hanlp
基于DSP+FPGA的实时视频采集系统设计
5G芯片市场正在快速成长
高通正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进“5G领航计划”
今年半导体市场营收将突破3000亿美元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内部滴水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