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138控制共阴数码管 74hc138驱动数码管详解

74hc138驱动共阴数码管你了解多少呢?74hc138驱动共阴数码管的方式是什么呢?本文主要关于74hc138驱动共阴数码管的介绍。
什么是74hc138译码器?
38译码器有3个输入端口a、b、c和8个输出端口y0-y7。由输入端口控制输出端口的值
为什么要使用74hc138译码器
回想之前的驱动动态数码管的时候,一个段码端口控制显示的数字,一个com端口控制哪个数码管工作,段码端口接8个io引脚,com端口接8个io引脚。这样很浪费io口资源,为了节省io资源,使用38译码器接在com口,这样可以使用3个输入引脚控制8个com端口了。j15接到j16端口。
(3)为什么3个输入端可以控制8个输出端口值?
3个输入端口,每一个端口有两种状态(0或1),3个端口可以组成8中不同的状态。
(4)3个输入端口如何控制8个输出端口?
根据74ls138芯片的数据手册查询38译码器芯片的译码表即可。
分析数据手册可以得到:
(1)g1、g2*两个端口是使能引脚,并且要想让38译码器工作,g1接高电平,g2*接低电平。所以看上面38译码器的原理图中g1接vcc,g2*接gnd。
(2)当abc三个输入端口输入不同的值时,y0-y7会对应的输出低电平,回想动态数码管是共阴数码管,而38译码器y0-y7默认输出高电平,这样衔接的天衣无缝。
实验分析:
第一步:八个数码管阳极接一个io端口,来负责输出显示的数字(也就是输出对应的段码)。
第二步:八个数码管的com端分别接入38译码器的y0-y7引脚。由38译码器的abc三个输入端来控制数码管的com端口从而达到控制哪个数码管工作的目的。
第三步:根据原理图接线,j15-j16、abc分别接p1.0、p1.1、p1.2
第四步:测出数码管的段码和38译码器的译码表。
第五步:编程。
实验代码:
数码管工作原理
数码管显示亮度高,响应速度快,可以在一些比较差的环境中使用。有1位、2位、4位、8位连体等。。。也有专用于显示时间的数码管。
如图,一位数码管由8个二极管构成,7个构成“日”字型,1个是小圆点。分共阴和共阳。 共阴:所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负极。共阳:所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正极。(图(a)引脚画错了。)
驱动的原理都很简单,如共阳型数码管的驱动。图(b)右边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所有的二极管正极都接在电源正极,a、b、c、d、e、f、g、dp都接在单片机的io口上,在《51单片机复习笔记1》:http://www.51hei.com/mcu/2111.html 中介绍过驱动二极管的原理,所以这里只需要在相应的二极管负极给低电平即可让相应的二极管发光。
这里补充一下,为什么给高电平二极管就不亮,给低电平就亮呢。因为单片机是ttl电平,也就是说高电平即输出5v,低电平就不输出电压0v,二极管的正极接在电源的正极那就是5v,那么二极管的负极如果也给高电平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在二极管的负极也接到了5v,二极管两端都是5v 没有电势差,就相当于没有通电一样,自然不会发光。给低电平即0v,那么二极管就有一个5v的电势差且是正向偏置,二极管自然就发光了,共阴型恰好相反。
结语 (1)使用38译码器就是为了节省io口,如果io口够用可以不使用38译码器。
(2)动态数码管的阴极接在38译码器的八个输出引脚上y0-y7,y0-y7由38译码器的abc三个输入引脚控制。控制哪个数码管工作。
(3)测试数码管的段码和38译码器的位码。
(4)先分析原理图看如何接线,再看38译码器的数据手册看它怎么工作。最后编程。
(5)着重实验分析过程,而非知识本身,多总结学习方法。
关于74hc138驱动共阴数码管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你更深的了解74hc138。

华为mate9最新官方海报发布
直扩导航系统中数字科思塔斯环的FPGA设计与实现
3D Touch或将迎来新玩家
伺服电机损坏的最常见处理方式
2018年第三季度家用扫地机器人TOP10大盘点,看看有你喜欢的吗?
74hc138控制共阴数码管 74hc138驱动数码管详解
一文简述车载电池的报废原因及报废分辨方式
不用做表的智能BI来了,真正解放用户双手
边缘计算实现的全球定位系统欺骗检测方案
如何提高热性能和EMI性能
华为云CDN,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迅龙软件发布桌面操作系统Orange Pi OS:Win11般体验,运行海量安卓应用
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推出自动紧急转向技术
华为荣耀8青春版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荣耀8外观、配置、性能、拍照评测,青春就该如此
单片机固件如何加入版本信息
基于耦合线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频扫天线阵设计解析
苹果或在2021年上半年公布Apple Car合作伙伴
最新、最炫的无人机科技,集聚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UPS电池容量的简便计算方法
CAD制图中修剪与延伸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