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进一步引领VR行业的发展?只有整合内容与技术

2016年11月5日,在美好的周六,微鲸vr平台带来了两场vr直播,一场是在上海举办的snh48第二届风尚大赏,另一场是在昆明举行的2016中超联赛颁奖典礼。我相信无论是众多snh48的粉丝,还是数量更大的中国球迷,都会有一部分会关注其中的一场直播。而借着这同一天中相隔千里的两场vr直播,我想说说vr内容这个话题。
进入消费级市场是vr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关键 进入2016年,无论是pc、游戏主机还是移动平台,我们都看到一些消费级vr产品的出现,所谓的vr元年,其真正含义是指vr消费级市场的元年。我们都知道,其实vr在一些行业领域(比如军事、航空等)已经有了多年的应用,但如果想要成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说的“下一代计算平台”,vr必须在消费级市场实现“从零到一,再到十亿”的成长。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代计算平台,一定会经历大致的渐进循环:行业应用-休闲应用-社交应用-消费应用-(更好的)行业应用。在pc(包含互联网)时代,最早计算机和互联网主要用于军事和教育,然后用于商务办公,然后出现了大量优秀的pc游戏(《doom》、《命令与征服》、《cs》等),同时多媒体功能也让pc可以播放各种vcd和dvd,休闲应用的普及让pc成了寻常百姓家的必备,而后互联网的普及推进了通信及社交应用的发展(qq、msn、facebook等),接下来则是电子商务和购物网站的崛起(ebay、亚马逊、淘宝等)。在移动时代也是如此,最早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然后出现了简单的游戏和拍照功能,智能手机最早应用在办公领域,黑莓因为强大的邮件功能而风靡一时,而后出现的iphone和安卓是伴随着更好玩的手游和拍照功能而壮大起来的,然后是手机qq和微信的推出,以及手机淘宝、滴滴这样的生活app的成长。这里想说明一下,社交与消费应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很难严格判断两者谁先谁后,但是行业应用和休闲应用一定是先于这两者出现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vr来了,我相信其发展路径也基本如此。有人可能会说相对于pc和手机,vr不是刚需,目前看来确实是这样。不过当你回到20年前或10年前,你会发现当时的消费级pc和智能手机也不是刚需,如果没有《命令与征服》这样优秀的pc游戏或者《愤怒的小鸟》如此好玩的手游,或许pc只是放在公司的办公用品,而手机则有一部诺基亚功能机就够了。历史在反复告诉我们,全新的硬件平台只有进入消费级市场,才有可能成为新一代计算平台,而高质量内容是其进入消费级市场的关键。
内容是目前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没有之一
虽然我们都知道高质量内容是如此重要,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无论是pcvr还是psvr(主机目前只有索尼),还是移动vr(包括智能手机和vr一体机),内容缺乏都是vr普及的最大障碍。请注意,所谓的内容缺乏,并不是绝对数量(quantity)的缺乏,而是高质量内容(quality)的缺乏。无论是在steam平台,还是在苹果或安卓的应用商店,我都能找到数不清的vr游戏;而在我手机里下载了满满一屏的vr视频app,里面也有着数不清的vr视频;尽管数量众多,但真正能让我玩过两次的游戏和看过两遍的视频其实很少。
这就好像是你兴冲冲的买了一台游戏机,结果发现要么买不到游戏,要么玩到的游戏都特别low,那么过不了两天,这台游戏机就被你扔到角落里去吃灰了。消费者会出于好奇心购买一些vr硬件,但因为行业缺乏高质量内容导致其体验与预期落差太大,这样不仅透支了消费级市场的期待,更会影响vr的商业化普及。
面对内容困局,不同的公司选择了不同的做法尝试破局。有些公司选择了曲线救国,先做行业应用,同时小打小闹的进行消费级业务的尝试;有些公司做了一个大平台,然后尝试吸引ugc和cp团队加入自己的平台;还有一些公司通过深耕某一种相关技术,为其他平台或cp提供高效生产力工具;当然最后还有一类公司选择了“既自己搭台,又自己唱戏”的道路,在建设平台的同时又制作pgc内容,我前面提到的微鲸vr就属于这一类。
在我之前与微鲸vr副总裁许贤的交流中,对方表示,内容是目前生态环境下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条件,并且是没有之一。“从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以来,vr硬件在两年多时间的高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移动vr眼镜、vr一体机、pc及主机头显的完整产品链体系,任何人都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和体验需求的vr硬件产品。但在选好了vr硬件之后,用户能享受到什么体验?这就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vr游戏,还是vr视频,又或者是身临其境的vr直播?所以在目前生态环境下,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就是这些优质vr内容。”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制作什么样的高质量内容(what),如何制作这些高质量内容(how),才能推动vr行业尤其是vr消费级市场的发展?
vr游戏尚难普及,vr视频才是当下的重点
其实在当下的阶段,所谓的vr内容无非是游戏和视频。在游戏方面,即使是像htc vive这样的顶级vr硬件,能够提供的游戏效果依然不够,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vr游戏对于计算和图形的性能要求极高。想要让用户在佩戴vr头显时看到的画面质量达到平时裸眼看到的高清效果,游戏实际画面分辨率至少要4k,甚至需要8k或16k,这对于目前的pc和游戏主机的配置要求都是难以想象的,更不要说智能手机和vr一体机了。另一方面,想要获得好的游戏体验,消费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pcvr和psvr的价格都不便宜,尤其是在包含了pc和ps4的情况之下;而在移动这边,即使消费者可以买一个几十块的vr手机盒子,如果想要达到及格的体验,也需要消费级购买一部旗舰级智能手机搭配使用才可以实现。性能和价格的双重限制让高质量vr游戏的普及还需要等待相关的硬件升级降价以及cp团队的经验积累。
相对于vr游戏,vr视频和vr直播则更加亲民。以智能手机举例,vr视频和vr直播对于手机配置的要求要低得多,其主要的限制往往集中在网络传输上。目前很多vr视频app都提供了缓存功能,用户可以先把视频缓存到本地,然后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了;另一方面,即便使用移动网络观看效果较差,用户还可以在家通过高速wi-fi进行观看,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门槛。
除了对于性能、价格的要求,在内容本身,游戏的受众与视频或直播相比还是略少,可能会有不玩游戏的用户,但很少有不看视频或直播的用户。而且视频内容包含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的,就拿泛娱乐领域来说,至少包含了综艺、偶像、音乐、电影、电视剧等诸多子领域,这些领域的受众非常适合作为vr在消费级市场的早期用户。对于这个问题,许贤也表示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的vr内容发展会先从vr视频、vr直播等技术上发力,最终在未来形成vr游戏、vr视频、vr直播、全景拍摄等全方位的百花争鸣。”
回答了“制作什么样的高质量内容”,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制作高质量内容”。
vr视频和直播并不是拍摄那么简单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在诸多对于vr内容战略的选择中,微鲸vr的选择是既自己建平台,又自己制作精品pgc内容。这无疑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因为内容制作并不是拍摄那么简单,我们看看微鲸vr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ip。在ip概念进入大众视野之后,ip化已经成为内容创作的共识。一部新作品如果没有ip,在初期很难被大众认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大网剧这么多,真正让大众津津乐道的并没有几部。对于vr也是如此,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vr剧或者vr版mv,很少有完全原创的作品,大部分还是会借助现有的热门综艺节目或知名艺人推出其vr版内容。比如说snh48,其影响力本就在那里,这时候推出一场演唱会的vr直播或一首新曲的vr版mv,自然会有大量snh48的粉丝关注并收看。ip对于vr内容最大的价值就是自带流量,当然这种价值并不限于vr,在手游等领域也是普遍有效的。
其次是技术。制作vr视频,尤其是高质量的vr视频和vr直播,存在很多技术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在直播拍摄的过程中,需要全景摄像机和专业处理软件支持,同时需要极高的传输带宽进行推流。面对这些挑战,微鲸的选择是自研相关的技术,以网络传输技术举例,微鲸技术团队在vr直播方面通过自研的凌锥投影算法,将传输带宽降低到原有水平的50%左右,而团队的长远目标是将传输带宽降低到原有水平的20-30%左右。
最后是平台。一部vr视频或一场vr直播,从拍摄到传输,再到用户端的播放,需要对应的硬件、软件和平台。比如说一个用户想要观看微鲸vr的直播,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微鲸vr的app;如果用户想要获得更具沉浸感的体验,还需要配合vr眼镜使用;如果用户还想要获得更加极致的体验,同时不被手机各种推送信息所打扰,微鲸vr还为用户准备了vr一体机。
因此,从ip到技术再到平台,“vr内容”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是涉及全行业生态链的浩大系统工程,离不开生态链上相关环节的发展和支撑。理解了这个逻辑,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微鲸vr会在今年有着如此频繁的行动。
2016年5月,微鲸、smg联合美国vr影视公司jaunt联合组建“jaunt中国”。
2016年8月,微鲸vr完成对美国vr直播公司nextvr的b轮投资。
2016年7月,微鲸vr与snh48的经纪公司上海丝芭文化传媒在cj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丝芭文化将在微鲸vr平台上推出多档独家vr内容。
在体育赛事方面,微鲸vr进行了包括国足热身赛、昆仑决、2016冰上盛典、中国壁球公开赛、欧洲篮球冠军联赛、2016中超联赛颁奖典礼等赛事及活动的vr直播。
在综艺节目方面,微鲸vr参与了包括《了不起的挑战》、《盖世英雄》、《中国新歌声》、《我的新衣》等热门综艺节目的vr版节目的制作。
在偶像内容方面,微鲸vr参与了包括李宇春首支vr版mv《开放》、snh48《公主披风》vr版mv、snh48鞠婧祎《每一天》vr版mv的制作,并对李宇春“i do”致青春演唱会、mtv音乐盛典、snh48第三届总决选、snh第二届风尚大赏等活动进行了vr直播。
在其他内容方面,微鲸vr与央视合作拍摄了vr纪录片《极地》,并对10月锤子科技新品发布会进行了独家vr直播。
总结:现阶段只有整合技术与内容才能进一步引领vr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vr行业面临的内容困局,只有通过高质量pgc内容才能得以解决,而高质量pgc内容的产出也并非仅仅与内容本身相关,更需要对于vr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和整合。在多家vr企业的选择之中,我更认同微鲸的方式,这里引用许贤的一句话:“微鲸希望自己能够将技术变革能力和内容媒体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带动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链发展,也就是扮演一个行业引导者和内容产出者的角色。”我想,这也是每一家希望引领vr行业发展的企业应该选择的战略方向。

2019自然指数排行榜来了!
微型导轨在医疗设备中起什么作用?
OPPO R17正在预热,新功能灵动光圈轻松拍出优质夜景
基于数据中心网络的传输层设计
伺服电机的安装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才能进一步引领VR行业的发展?只有整合内容与技术
北斗SOC卫星导航芯片 开启中国导航新时代
怎样延长双金属温度计的寿命
机器人需要一双慧眼吗
大手笔!微软在GitHub开源的5大技术教程
DIY一个LED时尚读书灯
5G应用对综合布线行业有何影响?
今年国产B超仪市场看好 国际市场青睐便携式设备
PID控制器选型应考虑的六大技术参数
三星的折叠屏手机要提前发布了,但你会第一时间买来用吗?
美国SEC对特斯拉展开调查,因Model 3生产延迟
电子保温电饭锅饭糊了也不跳闸故障修理
小米产品总监王腾暗示小米未来或推出Pro版本
从完胜瑞萨到收购Micrel,看微芯的新晋王者之路
孟晚舟事件持续发酵之时,日本又将对华为关上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