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范围:
传感器输出信号规格支持的加速度水平,通常用±g表示。 这是器件能够测量并通过输出精确表示的最大加速度。 例如,±3g加速度计的输出与高达±3g的加速度成线性关系。 若加速到4g,则输出可能无效。 注意,极限值由绝对最大加速度规定,而不是由测量范围规定。 4g加速度不会使±3g加速度计失效。
加速度计灵敏度:
加速度(输入)变化与输出信号变化之比。 它定义加速度与输出之间的理想直线关系(图1中的灰线)。 灵敏度用特定电源电压来规定,对于模拟输出加速度计,单位通常是mv/g;对于数字加速度计,单位通常是lsb/g或mg/lsb。 它通常表示为一个范围(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或表示为一个典型值加上偏差百分比(%)。 对于模拟输出传感器,灵敏度与电源电压成比例关系。例如,电源加倍,则灵敏度加倍。
温度引起的灵敏度变化一般用每°c的百分比(%)变化来表示。 温度效应由机械应力和电路温度系数共同造成。
图1. 非线性度衡量加速度计响应(黑线)与理想线性响应(灰线)的偏差。 此图仅用于说明,并未显示实际加速度计数据。
非线性度:
理想情况下,电压与加速度之间是线性关系,用器件的灵敏度来描述。 非线性度衡量实际灵敏度与理想的恒定灵敏度之间的偏差,用相对于满量程范围(%fsr)或正负满量程(%fs)的百分比来表示。 通常,fsr = fs+fs。 adi加速度计的非线性度非常低,绝大多数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封装对齐误差:
加速度计检测轴与封装参考轴的夹角(参加图2)。 输入轴对齐是此误差的另一种术语。 封装对齐误差的单位为度。 封装技术通常会将裸片与封装的对齐精度控制在约1°以内。
(正交)对齐误差:
多轴器件之间的角度与理想角位移(通常为90°)的偏差(参加图2)。 adi加速度计是在单片硅上采用光刻法制造而成,轴间对齐误差一般不是问题。
跨轴灵敏度:
衡量对某一轴施加一个加速度时,在另一轴上产生多大的输出,通常表示为百分比。 两个轴之间的耦合是由对齐误差、蚀刻不精确性和电路串扰共同造成。
0 g偏置电平:
指无加速度(0输入)时的输出电平。 模拟传感器通常将其表示为v或mv,数字传感器则用代码数(lsb)表示。 0 g偏置用特定电源电压来规定,通常与电源电压成比例(大多数情况下,0 g偏置标称值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0g偏置常常从多个方面加以规定:
*0g电压(v),规定0g加速度下输出的预期可能电压范围。
* 输出与理想值的偏差,也称为初始偏置误差,在25°c时规定,表示为加速度误差(g)或输出信号(模拟传感器为mv,数字传感器为lsb)。
* 0g失调与温度的关系,或偏置温度系数(mg/°c),描述温度每改变1 °c,输出的变化幅度。
* 偏置电压灵敏度,描述0偏置电平变化与电源变化的关系。 此参数的单位通常是mv/v、mg/v或lsb/v。
* 0g总误差,包括所有误差。
加速度计噪声密度:
单位为ug/rt(hz) rms,指噪声输出的功率频谱密度的平方根。 总噪声由下式确定:
噪声 = 噪声密度 * sqrt(bw * 1.6)
其中bw为加速度计带宽,由加速度计输出端的电容设置。
adi加速度计的噪声为高斯噪声且不相关,因此可通过对多个加速度计的输出求均值来降低噪声。
总噪声:
相对于理想输出的随机偏差,等于噪声密度与噪声带宽平方根的乘积。 此参数的单位通常为mg-rms。
图2. 封装对齐误差α和传感器对齐误差θ。α为传感器轴与封装轴的夹角。θ为传感器轴与正交轴的偏差,即(ysensor – xsensor)与90°之差。
输出数据速率:
在数字输出加速度计中,它定义数据的采样速率。 带宽指在规定输出数据速率时可以采样而不会混叠的最高频率信号。 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准则,带宽为输出数据速率的一半。
在模拟输出加速度计中,带宽定义为响应降至直流(或低频)加速度响应的-3db时的信号频率。
高效护牙,愉悦刷牙好物:NANK/南卡-Shiny声波电动牙刷体验评测
香橙派Orange Pi Zero Plus技术分析
钴酸锂电池正负极反应式_钴酸锂电池有毒吗
一加6价格感人双十一开门好礼一加6直降400元
我国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核心技术领域仍待突破
一文带你了解加速度计
索尼将于1月26日举行新品发布会:有望发布A7M4相机
立昂微技术优势奠定行业领先地位,发力12英寸硅片突破国际垄断
LoRaWAN模块有哪些作用
电小二1000W户外电源拆解:电感变压器用量如何
索泰gtx1080tipgf跑分评测 高端玩家越来越有福了
如何提升无线麦克风系统的传输效果及品质
LED路灯应用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分析(图)
电源设计中PCB设计应注意的五个事项
计算机视觉监控 提高产线安全和效率
基于强磁场环境下的无芯电源设计
动环监控平台功能
时代在改变: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不只是要变得更快、还要更智能
2018年将主导视频监控行业走向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
多角度光泽度计的主要规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