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与中国的同行合作,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半导体激光发射器。《science》杂志上将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们介绍,要研制更快、更小、更节能的光子发射器,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半导体激光器的微型化。这项技术可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芯片、高敏感度生物传感器、疾病的治疗与研究以及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等多个领域。
普通的光电子器件利用纳米发射器产生光信号来传递信息,它们已具备替代传统电子电路的潜力。但是,光电子器件的尺寸和性能却受到了“三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
插图中显示的即为超低阈值纳米发射器的结构。独立的纳米棒放置在约28nm厚的薄银层上。5 nm厚、夹在纳米棒和银膜之间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可产生共振电磁场。
不过,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系chih-kang “ken” shih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了突破。 “我们研发出了能在低于三维衍射极限下良好运转的纳米激光发射器” 他说,“我们相信这项成果会给纳米科技带来巨大影响。”最近发表的文章中,shih教授和同事们首次报道了低于三维衍射极限的连续波。发射时,纳米激光器会发出绿色的光,极细的激光已经达到肉眼难辨的水平。
这种新型元件是由掺杂了氮化铟镓的氮化镓异质纳米棒制成。此两种合金通常应用于led灯中。在发射器内部,纳米棒放置在薄的绝缘硅层上,而硅层的另一面是一层原子级光滑的银。
shih教授的实验室耗费了15年来完善这种材料。“光滑到原子级别”是保证发射光不分散、等离子体激元不逃逸的关键。所谓等离子体激元是指可承载大量信息的电子波。“原子级光滑的激元结构是减少数据遗失的功臣。”shih教授这样说。
物理系研究生charlotte sanders参与了世界最小纳米激光发射器的研发工作。她身边的分子束外延机正是由她自己设计、并在jisun kim博士的协助下建造而成。这台机器用于制造发射器中最为关键的银薄层。
纳米激光发射器的面世无疑将推动芯片通信的发展。在芯片通信中,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芯片上。采用新型发射器后,电子元件的产热问题可以杜绝。另外,还可避免芯片间传递信息时数据的丢失。
***清华大学的郭尚志(音译)教授指出:“电子和光子大小不匹配曾是实现芯片计算和光电通信的巨大障碍。”郭教授曾是shih教授的博士生。另外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系的gennady shvets教授、***清华大学的陈力俊(音译)教授也参与到此项研究中。
最常见三相异步电机自锁接线图分析
纯电动汽动力总成系统选型匹配计算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量旋科技宣布完成2000万元A+轮股权投资
无人机空中移动性管理分布式控制框架
芯片通信的革命:世界最小纳米激光发射器问世
5G的商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全新的力帆鹏飞SUV新车实车曝光:外观不输哈弗,直接叫板宝骏510!
外媒:iPhone7将迎压力传感技术、双摄像头+双扬声器
Android AudioTrack音频播放分析
“温度传感电子标签”正是针对医药冷链环节的“痛点”
电磁兼容性中电源和地的干扰分析及电磁兼容设计的处理策略
大基金重投华虹无锡与中芯国际并肩作战,筑中国半导体版图
AI诊疗的最后一步是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到来?
东风科技成功配股募资12.57亿认配率97.68%
“联合甄选,专注科学”系列 新品分享—磁光克尔综合测试平台
NAS下搭建linux命令搜索引擎教程
22000字长文传感器发展简史
陕西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
帮助用户打造全新的数字化体验,加速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