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快增长速度的汽车市场之一。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增加,传感器的应用也随之快速增长。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传感器,成为汽车传感器的主流。
传统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固。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汽车领域的渗透,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拥抱全新科学技术的时代。新能源、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也应运而生,打造焕然一新的汽车产品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这些结合了新技术与高科技的新一代汽车产品,对传感器的标准、功能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传感器的重要地位也越发显著。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预测,到2016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8亿美元,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将会增长33%,达到225亿美元的规模。
然而,尽管传感器在汽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市场被外资占领、起步晚技术水平低、价格优势不明显,依然是中国汽车传感器领域发展的三大弊病。这不仅影响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汽车零配件发展的阻碍。
市场被外资占领。据了解,目前一辆国内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了几十个传感器,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多达两百个甚至更多,而其使用量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发展还在增加。然而,因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多种传感器尤其是高水平汽车传感器仍旧依赖进口。传感器市场被西门子、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大半江山,而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则依附于汽车仪器、仪表行业缓慢发展。
起步晚技术水平低。国内汽车传感器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直到如今,系列化、配套化的产业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国的汽车传感器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水平相差10多年。此外,汽车传感器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采用新工艺和开发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这些方面,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价格优势不明显。传统的“以低价取胜”的观念,在汽车传感器行业早已行不通。国外企业对提高性价比的重视,使得同类产品的价格差距逐渐拉小。相比之下,主机厂自然更愿选择可靠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进口货”。而国内企业已然不能根据成本来制定价格,而是以市场价来定成本,致使利润微薄,由此一些国内传感器生产商发展愈发艰难。
总的来看,我国的汽车传感器虽然价格优势明显,但质量上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重点控制区域,更多的用户还是会选择进口的产品。在高科技技术上,中国的汽车传感器厂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随着政策和资本的布局,我国有望形成传感器产业链,在各个细分领域出击,在世界传感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nmos晶体管的电流方程 nmos晶体管饱和伏安特性方程
汽车芯片进入快车道,并超过无线通信芯片需求
薄膜表面瑕疵缺陷检测系统的相关原理介绍
2018年5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8273个,同比增长59.5%
我国大力推动能源互联网,多项政策出台鼓励能源互联网发展,
是谁阻拦了传感器积极拥抱汽车产业的前行路?
N2797A极限温度有源探头提供可靠的高低温测试
抛弃传统硬盘分区方式,SSD存储分区的新革命:NVMe介绍
OpenVINO™ 2022.3 LTS中有哪些新特性?
细说有源光缆结构原理以及应用区域
MDR服务选择标准及MDR适合哪些企业?
从共享单车看国外人素质,摩拜入驻英国,遭破坏扔河里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推出Duris S 8紧凑型多芯片LED
A14处理器的性能超过酷睿i9处理器,ARM胜出一筹
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FH-900F—武汉风河智能科技
瑞杰凯推出自动读表及分析系统数据处理器
力士乐螺纹连接单向阀有哪几种形式
3G技术及其发展
一款在医疗监测中应用的光纤压力传感器
Smartbi动态灵活数据分析报表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