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位于韩国首尔的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全光学方法来驱动多个高密度纳米激光器阵列。
该方法可以使基于芯片的光通信链路比当今的电子设备更快地处理和传输数据。
高丽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myung-ki kim表示:“数据中心用来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
集成高密度纳米激光器阵列的光学互连的发展将改善数据中心的信息处理。这可以允许超高清电影的流媒体播放,实现更大规模的在线互动和游戏,加速物联网的扩展,并提供大数据分析所需的快速连接。”
optica期刊中描述的这项研究表明,高密集度集成的纳米激光器阵列(其中激光器之间的距离仅为18 µm)可以完全由来自单根光纤的光驱动和编程。
“电子设备正在努力跟上当今的数据处理需求,集成到芯片上的光学器件是电子设备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品。”myung-ki kim说道,“通过消除通常用于驱动激光器阵列的大而复杂的电极,我们减小了激光器阵列的整体尺寸,同时还消除了基于电极的驱动器带来的热量产生和处理延迟。”
为了发光,需要在称为泵浦的过程中为激光器提供能量。对于纳米激光器阵列,这通常是通过为阵列中的每个激光器使用一对电极来实现的,因此需要大量的片上空间和能量消耗,同时还会导致处理延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光学驱动器取代了这些电极,这种驱动器可以通过干涉产生可编程的光模式。这种泵浦光通过光学微光纤传输至纳米激光器。
用于驱动多个高密度纳米激光器阵列的全光方法
研究人员使用高分辨率转印技术制造了多个相距18 µm的光子晶体纳米激光器。该激光器阵列被集成到2 µm直径的光学微纤维的表面上。
这必须以纳米激光器阵列与干涉图案精确对齐的方式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调整驱动光束的偏振和脉冲宽度来修改干涉图案。
实验表明,该设计允许使用穿过单根光纤的光来驱动多个纳米激光器阵列。结果与数值计算吻合良好,表明纳米激光器阵列可以完全由泵浦光束干涉图案控制。
光干涉图案与纳米激光器阵列相互作用
“我们的全光激光器驱动和编程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基于芯片的硅光子系统,这可能在芯片到芯片(chip-to-chip)或片上光互连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myung-ki kim说,“然而,有必要证明硅波导的模式是如何独立控制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将是片上光互连和光子集成电路(pic)发展的巨大飞跃。”
品佳推出NXP LPC541XX系列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完整开发平台
电芯加热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是否可以解决温度不均匀这一难题?
Allpass网络在宽频率范围内偏移90度
英特尔已经向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迈进了一步
实力获评,MobTech袤博科技再度入围上海市优质大数据服务供应商目录
一种新的全光学方法来驱动多个高密度纳米激光器阵列
2021中国5G产业全景图谱报告,消费侧井喷产业侧更待挖掘
半导体清洗设备巨头宣布进军上海科创板
智慧乡村生态助农:食用菌菇房环境监控系统
特斯拉第三代太阳能屋顶入驻中国,未来将成为主要业务发展
基于物联网表计的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什么是蜂窝通信模组?-口袋物联
在RTX 4090被限制的时代下,让大模型使用RLHF更高效的方法来了
华为助力央视实现5G网络传输测试
Matter和Qorvo,助力IoT产品设计师颠覆游戏规则
中国的共享汽车行业直接跳过了传统的租车时代,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Intel宣布将把硬件保护整合至Corda区块链平台上
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学习并精通C语言
在流量资费下调的大背景下,“偷跑流量”却成为网络热词
万兆光模块对网络性能的提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