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芯片有哪一些调试技术

对于led驱动芯片的的调试技术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芯片发热
这主要针对内置电源调制器的高压驱动芯片。假如芯片消耗的电流为2ma,300v的电压加在芯片上面,芯片的功耗为0。6w,当然会引起芯片的发热。驱动芯片的最大电流来自于驱动功率mos管的消耗,简单的计算公式为i=cvf(考虑充电的电阻效益,实际i=2cvf),其中c为功率mos管的cgs电容,v为功率管导通时的gate电压,所以为了降低芯片的功耗,必须想办法降低c、v和f。如果c、v和f不能改变,那么请想办法将芯片的功耗分到芯片外的器件,注意不要引入额外的功耗。再简单一点,就是考虑更好的散热吧。
2、功率管发热
功率管的功耗分成两部分,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要注意,大多数场合特别是led市电驱动应用,开关损害要远大于导通损耗。开关损耗与功率管的cgd和cgs以及芯片的驱动能力和工作频率有关,所以要解决功率管的发热可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a:不能片面根据导通电阻大小来选择mos功率管,因为内阻越小,cgs和cgd电容越大。如1n60的cgs为250pf左右,2n60的cgs为350pf左右,5n60的cgs为1200pf左右,差别太大了,选择功率管时,够用就可以了。b:剩下的就是频率和芯片驱动能力了,这里只谈频率的影响。频率与导通损耗也成正比,所以功率管发热时,首先要想想是不是频率选择的有点高。想办法降低频率吧!不过要注意,当频率降低时,为了得到相同的负载能力,峰值电流必然要变大或者电感也变大,这都有可能导致电感进入饱和区域。如果电感饱和电流够大,可以考虑将ccm(连续电流模式)改变成dcm(非连续电流模式),这样就需要增加一个负载电容了。
3、工作频率降频
这个也是用户在调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降频主要由两个方面导致:输入电压和负载电压的比例小、系统干扰大。对于前者,注意不要将负载电压设置的太高,虽然负载电压高,效率会高点。对于后者,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a:将最小电流设置的再小点;b:布线干净点,特别是sense这个关键路径;c:将电感选择的小点或者选用闭合磁路的电感;d:加rc低通滤波吧,这个影响有点不好,c的一致性不好,偏差有点大,不过对于照明来说应该够了。
无论如何降频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所以一定要解决。
4、电感或者变压器的选择
终于谈到重点了,我还没有入门,只能瞎说点饱和的影响了。很多用户反应,相同的驱动电路,用a生产的电感没有问题,用b生产的电感电流就变小了。遇到这种情况,要看看电感电流波形。有的工程师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直接调节sense电阻或者工作频率达到需要的电流,这样做可能会严重影响led的使用寿命。所以说,在设计前,合理的计算是必须的,如果理论计算的参数和调试参数差的有点远,要考虑是否降频和变压器是否饱和。
变压器饱和时,l会变小,导致传输delay引起的峰值电流增量急剧上升,那么led的峰值电流也跟着增加。在平均电流不变的前提下,只能看着光衰了。
5、led电流大小
大家都知道ledripple过大的话,led寿命会受到影响,影响有多大,也没见过哪个专家说过。以前问过led厂这个数据,他们说30%以内都可以接受,不过后来没有经过验证。建议还是尽量控制小点。如果散热解决的不好的话,led一定要降额使用。也希望有专家能给个具体指标,要不然影响led的推广。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led驱动设计并不难,一定要心中有数。只要做到调试前计算,调试时测量,调试后老化,相信谁都可以搞led了。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安装
5G背景下的pcb有什么新的要求
四川绵阳一COF产业项目开工!
IC设计企业中微半导体深耕21年今登录科创板
干货:20个MySQL开源数据库架构设计原则
LED驱动芯片有哪一些调试技术
导热塑料替代金属 进军LED照明领域
插入式解决方案满足满足传感器数据采集的设计与挑战
虹科新品 | 破除高成本障碍的深度3D亚太赫兹扫描仪性能怎么样?
48V混合动力系统的介绍
物通博联水库防洪预警预报系统(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介绍
开路检测电路中的PNP三极管
怎样分辨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区别?什么是超级电容器?
剑指西部电子巅峰 2014年中国(成都)电子展即将开幕
创维宣布启动全球战略 为全球彩电企业开拓一片蓝海
中国信通院发布2019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营分析报告
介绍下使用 OpenCV 的三个基本功能以及噪声的类型分析与处理
分享判断三菱变频器严重故障和轻微故障的技巧方法
WBSN低能耗的时间同步算法的设计
人工智能会对物联网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