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技术纳入5G标准体系,NB-IoT发展仍需“披荆斩棘”

itu正式把nb-iot技术纳入5g标准体系。据悉,在itu-r wp5d #35会议中,3gpp技术正式被接受为itu imt-2020 5g技术标准。其中,此次通过的3gpp技术包括:中国提交的3gpp nr + nb-iot rit、3gpp 提交的nr+lte srit和nr rit、韩国提交的3gpp nr rit,而这4个5g技术提交是等同的,并且都融合成3gpp技术,统一进入5g技术标准。
面对巨大的物联网市场,业界推出了多种物联网连接技术。诸如,比较常见的有nb-iot、lte、emtc、lora。经近几年来的发展,nb-iot技术脱颖而出,在今年2月中旬,nb-iot实现国内连接数破1亿的记录。
在政策方面,我国从多出发力积极推动nb-iot建设。今年5月7日,工信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推动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打造一批nb-iot应用标杆工程和nb-iot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7月3日,3gpp宣布5g r16标准冻结,在该版本中,进一步加强了embb特性以及urllc特性。
加持,此次nb-iot技术正式纳入5g标准体系,无疑给nb-iot产业注入一剂强心剂,可以预见,2020年nb-iot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实现繁荣的生态。
nb-iot技术正式纳入5g标准,众望所归
nb-iot技术作为较早就出现的广域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由于其“大连接、广覆盖、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得到全球主流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厂商的广泛支持。
从技术演进来看,nb-iot技术一直紧随通信技术标准的发展。在3gpp r13协议中,nb-iot核心标准就已冻结;在r14协议中,3gpp定义了nb-iot性能增强特性;r15协议更是支持nr与nb-iot的共存部署方案,确保了在5g部署后存量的nb-iot终端业务不受影响。如今,5g标准格局已经形成,nb-iot被纳入5g标准体系,也意味着nb-iot将成为5g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市场发展来看,nb-iot广泛的应用于智能门锁、智能烟感、智慧停车以及智能穿戴等领域,成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敲门砖”。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建成nb-iot基站超过70万个,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超过10亿,其中nb-iot连接数已经过亿。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防疫抗疫的工作中,武汉火神山医院也采用了nb-iot烟感。iotanalytics预测,到2020年,全球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达到220亿台
在产业生态方面, nb-iot产业已经拥有包括华为海思、高通、中兴微电子等9家芯片厂商,及中兴通讯、上海移远通信、中移物联网在内的21家nb-iot模组厂商,今年已陆续发出多款产品,丰富了模组的多样性。此外,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推动了nb-iot产业生态发展。如今nb-iot纳入到5g标准体系,统一了产品技术发展路线,也能够行之有效的解决各种版本的兼容问题,为5g发展奠定基础。
由此易见,本次nb-iot技术被正式纳入5g标准体系,预示着nb-iot已经具备平滑过渡到5g的能力,将作为5g时代的重要场景化标准持续演进。
nb-iot发展仍需“披荆斩棘”
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已是全球趋势,面对实现其物联的承载技术,业内专家曾预测:nb-iot将承担2g网络80%的迁移。同时,《通知》指出,要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其中要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但nb-iot技术实现快速普及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nb-iot应用尚未全面普及。目前我国大部分nb-iot连接集中在少数城市,其他地区基站存在轻载或空载现象。
二是物联连接中采用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存量物联网连接中,2g/3g连接占较大份额,在新增物联网连接中的占比接近20%。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的过渡时期,还需加快形成以nb-iot/4g(包括cat1)/5g技术梯次承载各类物联网连接的发展格局。
三是nb-iot网络覆盖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nb-iot网络覆盖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承载2g连接迁移的要求,局部地区覆盖深度方面还要按需加强。
如今nb-iot技术已经在物联网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但其未来的建设发展,仍需协同产业各方共同推进,加强信息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未来实现规模商用值得期待。


协作式机器人具备怎样的优点
调幅广播与调频广播
Permobil推出F系列轮椅,为残疾人带来全新的移动性
关于通讯EMC方面的经验分享
正式宣布!小米与诺基亚签署合作协议,小米收购诺基亚部分专利
NB-IoT技术纳入5G标准体系,NB-IoT发展仍需“披荆斩棘”
谷歌深度学习如何处理人类语言?
国产化软件定义存储厂商杉岩推出安全存储一体机
差分放大器的噪音是否要比单端放大器的要低?为什么?
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未来将会如何?
LG电子在美国开设首家电动汽车充电器组装工厂
pads如何使用自动布线功能
MediaBox,行业音视频数字化再加速
分析天舟一号的五大亮点和三件秘密武器
电子辞典
ROHM开始量产具有业界超高性能的650V耐压GaN HEMT
夏普将开始商业化生产智能手机用 OLED 面板产品
Velia德国维亚网络,你一定要了解的专业海外服务器供应商
如何开发IoT应用与物联网的潜力及IoT应用开发的七大好处
5G、6G高倍通信浪潮 2G通讯的弊端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