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测介质的不同
介质的不同对光电传感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反光率(透光率)的不同。由于不同的介质,其材料不同,因此反射率也有差别。介质的反光率(透光率)差别越大,相同条件下传感器对不同介质的识别率越高,传感器的适应性越好。因此,针对不同的反光率(透光率)的介质,要选用不同的传感器或不同的传感器电路参数。
因此,传感器的一些重要的传输特性曲线都给出了检测介质的反射率的指标,如标记的反射率18%,白纸的反射率为90%。两者的反射率相差很大。
不同介质的反射率
1)探测介质的不同的案例
不同的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其反光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选用传感器时,应考虑传感器探测光源的波长,以及对应此波长的介质反光率是否能满足要求。如sg-2bc探测光源的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那么,对热敏和热转印打印的黑标检测将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热敏纸上的热敏材料对红外光的反射很强,可能导致传感器无法识别热敏打印的黑标。
2、探测距离不同
传感器有最佳的探测距离。在最佳探测距离范围以外,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大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右图为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位置关系曲线。右图为sg-2bc的探测距离与输出曲线图。
探测距离与光电流的关系
从sg-2bc的探测距离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其纵向探测的最佳距离为0.8~1.2mm。在此距离上,其输出电流的变化范围最宽,灵敏度最高。针对不同反射率的介质,其输出电压的变化最大,对不同介质的判别最为准确。如果检测介质的距离经常变化,超出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就会导致传感器的灵敏度急剧降低,造成误判。
探测距离不同还表现在同一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的差异,应使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物体保持平行,这样传感器的转换效率最高。
3、环境
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主要是自然界的红外光、灰尘等因素。我们目前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主要是漫反射型,是当发射管发射光束时,目标产生漫反射,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单个的标准部件,当有足够的组合光返回接收器时,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对环境中的灰尘和光照条件敏感。因此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避免光线的直接照射和屏蔽灰尘。
新华三推动5G云网深化融合的创新和实践
嵌入式电路图怎么看(红外安全保护装置电路/GPIO和门电路/复位电路)
国产通用GPU在算法适配方面表现如何
微软正在为其下一代游戏机Xbox Series X和S引入新的fps增强模式
虚拟通信串口驱动软件与51单片机相互通信原理图
影响光电传感器正常使用的因素有哪些
高精度倾角仪
腾讯云音视频技术助力更低码率实现更高的清晰度
先进自动驾驶汽车传感系统的架构、技术挑战及解决策略
ROHM旗下蓝碧石半导体开发出非常适用于家电和工业设备的 业界顶级“低功耗&强化&安全”16bit通用微控制器“
一加7T Pro的相机得分曝光总分为114分与一加7 Pro并列
智能家居发展到现在,是否能称得上真正的智能呢?
晶振好坏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荣耀MagicWatch 2开售 官方宣布1分钟破万台
12块55寸拼接屏助力江西樟树百福花苑小区安全防范
混迹半导体十年的电路设计工程师经验总结分享
一种基于少样本目标类别图像的图像翻译模型
理论基础之PCB和FPC
挖掘机智能工厂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波峰焊参数设定标准有哪些? 浅谈波峰焊参数设定标准